• 微信

鹰獒 曾帮僧侣转经筒

时间:13:23:46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22评论:0

喜马拉雅山上分布着一种犬,为村民日夜守护着村庄,它就是传说中的藏獒,那时,藏獒还鲜为人知,但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藏獒被无良奸商炒成了“活奢侈品”。

除了藏獒,喜马拉雅山上还有一种喜欢吃牛肉的“鹰獒”,它与藏獒的画风可谓迥异,这种犬体态非常小,幼犬只有茶杯大小,可以放到口袋里把玩,长大了也就10斤左右。

01虽叫猎犬,但从未狩过猎,一直养在僧院中

“鹰獒”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犬种,它曾与冬虫夏草、猫眼宝石被称为“藏地三绝”,深受藏民的喜欢。

大约在公元7世纪,“鹰獒”就在青藏高原出现了,虽然大家喜欢称它为“西藏猎犬”,但“鹰獒”不是猎犬,也从来没有参加过狩猎活动。

“鹰獒”一直被养在雪山下的僧院中,与僧侣为伴。

后来由于它们聪明好学,就被驯化成能帮僧侣转经筒的“祷告犬”。

关于“鹰獒”,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远古时期,青藏高原缺衣少食,有位英雄去取天神赐予的青稞,一路历经很多磨难,危急时刻,他的“鹰獒”将青稞叼起,并带回了西藏。

此后,西藏人更加喜爱“鹰獒”,“鹰獒”慢慢成了一种尊贵的象征,并逐渐变成了西藏上层贵族豢养的宠物,许多高官贵族都以拥有一只“鹰獒”为荣。

02朝鲜新罗皇室把“鹰獒”送给日本天皇,慈禧太后在御犬厩也养了4只“鹰獒”

“鹰獒”不仅深受西藏上层贵族的喜爱,也受到紫禁城中的皇室贵胄们的青睐,还慢慢传到了朝鲜与日本,乃至欧洲。

在公元8世纪,朝鲜半岛就出现了“鹰獒”的踪迹,新罗皇室为了讨好日本人,还将“鹰獒”作为礼物送给日本天皇。

直到16世纪,“鹰獒”开始进入了欧洲,慢慢被认可为猎犬中的单独品种。

到了清朝,“鹰獒”从西藏传入北京,开始在皇宫中饲养。

据传慈禧太后也喜欢“鹰獒”,在御犬厩就养了雪球、风、月亮、雨过天晴4只“鹰獒”。

此后,有钱有闲的公子哥儿们也开始跟风,争着豢养“鹰獒”,闲得无聊的时候,还把“鹰獒”放在桌案上互相争斗而取乐。

03与藏獒体态相似,但相对娇小,据说最小才拳头大,不到1公斤,身高不足15厘米

在藏语里,“鹰獒”叫“郭齐”(音译),“郭”是鹰的意思,“齐”是狗的意思,翻译成汉语就是“鹰獒”。

“鹰獒”又名西藏獚,大家习惯称它为西藏猎犬,当然,它还有好些别名,比如袖狗、宫廷犬、祷告犬等等。

“鹰獒”的身体轮廓十分匀称,和藏獒体态相似,但相对娇小,显得玲珑可爱。

它的体重在4-7公斤之间,身高仅20-26厘米。

据说最小的体重不到1公斤,身高不足15厘米,主人总喜欢将它放在袖口中玩乐。

它的头部比较小,却总是骄傲地昂着;黑色的眼圈十分漂亮,眼睛为深褐色,明亮而富有表情,目光总是瞄准正向前方;耳朵不大不小,上面有大量羽状饰毛。

下颌略微突出,上下颌各有一对尖锐的犬齿,整齐的上门牙与下门牙的内侧紧贴着,臼齿也比较尖锐、强健,能切断食物, 啃咬骨头时,上齿与下齿之间的压力可达165公斤。

“鹰獒”长有双层被毛,很自然地平躺在身上,脸部和腿前部的毛发相对平滑,耳朵和腿后覆盖着羽状的饰毛,长而丰厚的“披肩”覆盖在颈部,身躯的被毛长度相当,尾巴上和臀部的毛发也较长。

04对自己主人富有感情,从来不信任陌生人,脾气还有点倔

“鹰獒”向来活泼聪明,但脾气有点倔,十分怕生。

它们对自己的主人富有感情,能够和主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鹰獒”的警惕性很强,对陌生人十分冷漠,从来不信任陌生人,不熟悉的人要想得到它的信任,十分困难,所以主人不用担心它会跟陌生人走。

不仅脾气怪,还很有个性。

生气时,眼睛瞪圆,眼光凶猛;悲伤时,眼睛湿润,感觉像在倾诉;高兴时,目光晶亮,露出牙齿,尾巴摇动得很厉害;恐惧时,耳朵下垂,被毛耸立,身体颤抖。

如果“鹰獒”要发动攻击,这时它的耳朵直立向前,皱起鼻子,上唇上提并颤动,露出上排牙齿,颈部和背部的毛耸立,体躯僵直,尾伸直不动,同时发出咆哮式的吠叫声,它在警告:再逼近的话,我就要开始攻击了。

这家伙还有很强的嫉妒心,如果同时养五六只,你最好对它们一视同仁,否则很容易就引起它们之间的争斗。

05食管壁上有丰富的横纹肌,毒物进入胃里后,会引起呕吐反射被吐出来

“鹰獒”这家伙长期生活在雪域高原上,你别看它个头小,也练就了一个好身板。

拥有很大的肺活量,即使长途奔跑,也不会缺氧。

到了炎热的夏季,“鹰獒”会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依靠唾液中水分的蒸发来散热,借以调节体温。

嗅觉也很灵敏,据说“鹰獒”还能辨别食物中是否有毒。

即使万一误食了有毒食物,也不用担心其安危,因为它的食管壁上有丰富的横纹肌,呕吐中枢发达,毒物进入胃里后会引起强烈的呕吐反射,“鹰獒”直接把吞入胃内的毒物吐出来。

“鹰獒”的祖先以捕食小动物为主,偶尔也用块茎类植物充饥,被人类驯养之后,“鹰獒”的食性也发生了变化,变得爱吃牛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