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胡宇桐 气运联盟成立最初

时间:13:23:38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1评论:0

作者/六六

编辑/老根儿

“脸上这么厚的粉底,满头发胶,看起来特别浮躁。

在《闪光的乐队》备采间里,一身红色连体裤的胡宇桐和叨叨吐槽起自己一点不含糊。

自嘲帅气精致的妆造和摇滚老炮张楚老师站一起,特别格格不入,“我有一个瞬间真的想过,在节目中间把头发剃了”。

第四次参加乐队类型的节目,胡宇桐抱着“想来学习学习”的心态,费尽口舌争取到了和张楚合作的机会。

的确,《闪光的乐队》对每一个年轻乐手来说,都是很珍贵的机会。

你能看到乐队真正多元化的内核。

国风、rap、民谣、摇滚,音乐类型不设限;实力唱将、经典记忆、特立独行的潮流表达,都可以在这一方舞台上冲撞融合,焕发光彩。

作为节目中唯一的职业鼓手,“不能太低调”是胡宇桐闪光之旅的目标。

打鼓的胡宇桐和“低调”确实不沾边,鼓就是他最激烈的表达。

几十分钟的采访,胡总全程手不离鼓棒,谈起鼓也能称得上是滔滔不绝。

但谈到音乐之外的内容,胡宇桐和舞台上热情肆意的样子不同。

低沉缓慢的回应中又带点冷幽默,问到是不是又把家搬来了,他呆萌的说“被你猜中了”。

录制后总是最晚回家、陷入选队友的循环、鼓凳有一种魔力... ...时间好像又回到了2020年夏天。

但总有些东西悄悄发生了改变,关于“从一名鼓手开始,我希望我老了还是一名鼓手”这句话,我们看到了他更多底气和多坚定。

坚定的冒险家

“在这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我都觉得似曾相识,包括熟悉的选人环节。

叨叨在节目开播前问他和李润祺有没有继续组队时,他还卖个关子只说“每一期都有可能打乱重组”。

初舞台胡宇桐获得了组内最高的投票数,成了大家最期待合作的音乐人。

但面对萧敬腾的橄榄枝,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我队友的想法”。

“我们出去聊。

”“你想选哪个?”“我想宠他这一次。

”... ...胡总的霸道中处处透着关心体贴,谁能不心动呢?

在和李润祺一番“密谋”之后,胡宇桐婉拒了老萧。

拒绝萧敬腾,无疑是个仗义但冒险的举动。

一个是因为气运联盟队长的责任感,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团队。

,他说没有F-man是一种摸索,在经历这么多磨合和探索后,他对于队长这个身份越发驾轻就熟了,“我们乐队”被他挂在嘴边,就像他曾说的五个人要做五个人更有意义的事情,是大过于对一个人有意义的。

另一方面,胡宇桐心里早就锁定了第一个合作人选。

第一期最终选人环节,胡宇桐和李润祺主动出击,找到了不善言辞的张楚老师。

这样的结果并不算意外,在舞台表演环节,张楚的表演就激发了胡宇桐的表达欲,和身边的小伙伴激情科普当年“魔岩三杰”窦唯、张楚、何勇在红磡的光辉盛景。

谈起内地摇滚乐的名场面,谁能绕开1994年的红磡体育馆呢?

胡宇桐和叨叨谈到与偶像张楚老师组队,还生出了一些“容貌焦虑”。

一年前,他以偶像乐队的标签出道,如今提起乐手与偶像的身份区别,他还是有自己的焦虑。

这份焦虑在站在张楚老师身边时,被格外放大。

好在故事结局不错,胡宇桐用真诚的星星眼打动了张楚老师,如愿组队。

信念感强,认定了就走下去,去争取,似乎是他擅长的事情。

比如他在疯狂喜欢机车的日子里,曾经挑战一万公里的机车之旅。

在雨天伸手不见五指的山路上遇上机车快没油,他就一直在头盔里面给自己打气,听一些会让自己安心的歌坚持。

对鼓的热爱,丝毫未减,走到哪里都带着一双鼓棒。

这次闪光之旅也不例外,“工作人员听到哪里有敲敲打打的声音了,就知道是我在”。

沉浸在鼓中,让鼓成为主角

“不能太低调”是胡宇桐闪光之旅的目标,“该展示就要展示”。

漫不经心的转鼓棒、行云流水的侧身双手交错、嘴角的邪魅一笑,正中心脏的鼓点刺激起了在场每个人的肾上腺素,打鼓时的胡宇桐肆无忌惮地肆放着男性魅力和野性美。

凭借初舞台的两首歌曲,胡宇桐成功吸引了众多乐坛前辈青睐的目光。

张碧晨看他转鼓棒的眼神简直和屏幕前的我一模一样。

“这个鼓手不错”,在各位音乐人赞赏的眼神和摇摆的身体中,透露着“这小伙是何方猛将”的肯定。

“把鼓搬到舞台前面来”,是胡宇桐一直在做的事情。

为了让鼓享受舞台的聚光灯,他选择站着打鼓;

为了让鼓更有存在感,他自己焊了一组电鼓,还设计了灯光秀配合发光的鼓棒;

“架子鼓打唱”这个词,最开始可能只是一句玩笑话也可以。

但在胡宇桐粉丝的高期待下,慢慢竟然真的开始了尝试。

编鼓、焊鼓、玩电子鼓、灯光的调试、舞台的呈现、乐队的配合......除了十年如一日的练鼓之外,关于鼓、关于乐队的方方面面,也是他的钻研领域,他的确把鼓发挥到了最大价值。

像萧敬腾所说,胡宇桐的鼓“可以秀,又很有实力,很有审美”。

这次来参加《闪光的乐队》,不知道胡宇桐和他的鼓又会和不同的音乐产生什么碰撞,他说“如果有可能,我想和每位音乐人都合作一次,这不是一句端水的话,这是一句真心话”。

我们也开始期待,这个冬天他能发生什么突破极限的事儿?

无论鼓是不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它一直都是胡宇桐生命里的主角。

进采访间的时候,鼓棒像饰品一样在附着在他的手上,并没有什么突兀。

不到半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他不下三次的想对旁边的道具鼓做点什么。

“这个鼓不行”,我们想让他展示一小段,他随手试了一下就直说算了吧。

然后大腿、墙壁、空气......都在接下来的半小时里成了道具鼓的替代品。

“你看我要把腿这样横跨过去,才能从鼓中出来,特别费事。

“哦对了,练鼓的时候连厕所都是实在憋不住了才去。

“但我要是看个文件,我总想先去厕所转一圈。

音乐与生活,都认真热爱

在胡宇桐身上,热爱这个词特别的耀眼。

在他遇见鼓之前,叛逆的他过过一段自由自在但碌碌无为的日子。

然后有过短暂的目标,想过做DJ,学美容美发,做厨师,在遇见热爱之前,他好像没有找到得以存在的光亮。

直到遇到鼓,他的能量开始倍速增长,以打击乐第一名考入吉林艺术学院,提前修完了学分,大三去美国MI进修,他会偷偷藏在鼓房等保安查完楼,然后就拥有了通宵的练鼓时间。

辞掉三年的金融工作决心重新打鼓时,他把自己关在一间地下室里练习了半年。

组过两支乐队,开过几十场livehouse,为陈粒、李荣浩等众多歌手伴奏过,如今已经是成熟鼓手的胡宇桐,仍然有至今不敢尝试的领域。

“对爵士来说,我的心沉不进去”,在他心里,他可以去尝试爵士的年龄是40岁。

他说起这段话的时候非常深沉,好像在心中默默规划起了接下来12年的安排。

和胡宇桐聊天,很奇妙。

在那天的聊天中,这样认真思考的深沉是一种常态。

答案结尾常常有时会有一个轻飘飘的“嗯”,似乎是在和自己确认说的没有问题。

在听到不错的建议时,这个“嗯”的语气又微微上扬起来。

偶尔还会有语出惊人的时刻。

讲到节目组的合宿生活,他又拎着十几个大箱子把半个家搬了过来,宿舍里的上层空间都被他利用了起来,说自己的宿舍杂而不乱,井井有条。

叨叨问道只能带着三样东西呢?一阵思考之后,他说“那我走?”

谈到最近在装修的房子,思考一阵开始了关于装修如何避雷的“絮絮叨叨”。

谁不说胡总热衷于提升生活品质高呢?

叨叨和小姐妹沉迷胡总的冷幽默,搞错了流程,对面的胡宇桐已经看起了热闹,“打起来!打起来!”

游戏环节让他唱一首和鼓有关的歌曲,他就开始了“什么歌都和鼓有关”的乐理性思考,结果答案是“没想出来”。

实在是被他百思不得其解的表情可爱到了,大家没忍住笑了起来,他才发现自己太过认真了,说罢就放话“等我给你们来点敷衍的”。

不过三题,他又陷入了“哪首歌最适合乐队尝试”的紧急大搜索,“哎,我这个人就是随便不起来”。

的确,尤其是提到热爱的鼓和乐队的时候。

音乐与生活填满了他人生的缝隙,这样充实丰满的人生会累吗?

在胡宇桐逐渐暴露东北口音的边缘,叨叨问他2021的关键词,他又思考了一阵,回了我们一句东北话:“累挺!”

那新年愿望呢?

“2022,要继续累挺,但是要心里觉得很值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