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在那场宴会上

时间:15:39:25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51评论:0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改编自儿童小说,原著作者或许已经在童真与残酷现实中选择其一,而导演在改编过程中,尤其是影片结尾更遵循残酷现实的逻辑,不过在我看来,本片仍然是一部优质的大屠杀题材电影。

影片中的小男孩布鲁诺,诠释得极具灵气。

他曾如此快乐地和小伙伴们“飞翔”于街道中,而即便是在告别前,亦犹然不忘再多玩一次“飞翔”游戏。

与此相悖的是,他又注定是唯一出离于欢送宴会的人,手扶着木梯站在高处,目光疑窦地注视着楼下饮酒起舞的大人们。

那一刻,布鲁诺稚嫩的眼神中开始腾起一股忧虑,那是分明不同于玩耍时的情绪,而是恍若一直镌刻于内心潜意识中的不安。

笼罩全片的悲剧气质亦从这一细节中开始一寸寸昭然若揭。

与布鲁诺的悲剧相对应的,还有姐姐Gretel“逐渐沦落”的悲剧。

,Gretel并不像布鲁诺那般显露出迷惘的孤独;她确是欣欣然混迹于大人中的小孩,一如她日后对希特勒对法西斯的迷恋。

而那个“法西斯”家庭教师不合时宜的出现,亦促使了Gretel悲剧性地迈入“被洗脑”的命运弯路。

迁入新居后,布鲁诺没有玩伴,活动范围仅限于院落之内。

大门外有守备森严的卫兵,父亲的下属—— 一个目光锐利的中尉似乎随时都在监视着大家的言行,厨房的帮工帕维尔是个犹太人,整天穿着条纹衣服(囚衣)进进出出,母亲对他不无敌意,并告诫儿子不要和他随意交谈。

这一切都让布鲁诺不知所措,他只能百无聊赖地坐在秋千上发呆。

小小年纪的他并不能理解,在与人为敌的同时,自己的安全同样受到威胁,并失去了自由,处于另一种无形的牢笼之中,战争本身就是这样一柄双刃剑。

不久,布鲁诺无意中发现后院的窗外有一条隐秘小道,道路尽头是一处“农场”,他并不知道那就是关押犹太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烟囱里飘出的恶臭味是焚烧尸体时散发的。

隔着高高的铁丝网,他结识了一个穿着条纹睡衣的男孩希姆尔,同是八岁,希姆尔已在集中营中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除了结尾在地下室释放毒气,影片中几乎没有任何杀戮的镜头,而两个孩子稚言稚语的对话却让观众看到了更多。

片中最后一幕,毒气室外挂着和散落一地的条纹睡衣,默默无声地在控诉着。

如此震撼的场景,最终将观众的心一网打尽,为布鲁诺纯洁的灵魂,为战争中未泯灭的人性。

这些如金子般宝贵的精神,是否能带来人们对和平的深入思考和实践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