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伦敦西区旅游演出 继《西城故事》之后

时间:18:56:42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9评论:0

  1. 伦敦西区音乐剧订票

  继《西城故事》之后,百老汇陆续推出一些风格迥异的音乐剧,《吉卜赛》(1959)、《音乐之声》(1959)、《卡米洛特》(1960)、《您好,多莉》(1963)、《屋顶上的小提琴》(1964)、《滑稽女郎》(1964)、《油脂仔》(1972)、《平步青云》(1975)、《芝加哥》(1976)、《安妮》(1977)、《第42街》(1980)以及红极90年代的《美女与野兽》、《狮子王》、《化身博士》《为你疯狂》以及心理剧《化身博士》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不少作品从纽约到世界,从舞台到屏幕,展示了音乐剧这一独特艺术品种的千姿百态。伦敦西区的《奥立弗》“挑战”百老汇。

  2. 伦敦西区歌剧院

  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有很多代表性建筑,最主要的有:

  1 海港大桥:坐落在澳大利亚悉尼的杰克逊海港,号称世界第一单孔拱桥的宏伟大桥。是早期悉尼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像一道横贯海湾的长虹,巍峨俊秀,气势磅礴,与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隔海相望,成为悉尼的象征。

  2 悉尼歌剧院:在现代建筑史上被认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之一。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

  3 悉尼塔: 位于悉尼市中心,高达三百零四点八米,是全澳大利亚最高的建筑。一共有九层。两层旋转式餐厅,两层是瞭望大厅。透过钢化玻璃可以瞭望全悉尼各个角落。并备有高倍望远镜,借助它可以把周围七十公里内的景物尽收眼底。

  4 维多利亚女王大厦: 坐落于悉尼市中心最繁华的乔治大街上,被著名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赞美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购物中心”。建筑本身是圆顶的罗马风格结构。对澳大利亚人来说,维多利亚女王大厦是商场,是休闲的好去处,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澳大利亚人的骄傲。

  5 悉尼市政厅: 地处中心位置,建于1869年,其音乐大厅展现了最为完美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内部的百年纪念堂内装有巨大的管风琴,以其妙不可言的音响效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架由八千多支管装配而成的管风琴是在伦敦打造并于1890年用轮船运到澳大利亚的。

  3. 伦敦西区音乐剧订票网

  音乐剧是二十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戏剧、音乐、舞蹈于一体,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且通俗易懂,所以很受大众欢迎。

  音乐剧起源于19世纪末英国的一种诗歌载体,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乐剧和歌剧有很多不同之处,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可以允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亦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唱歌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

  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

  4. 伦敦西区剧院

  不是电影,是舞台剧《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舞台戏剧,2016年7月30日在英国伦敦西区的宫殿剧院首演,分上下部演出。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讲述的是第7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19年后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已经长大成人的哈利在魔法部的工作以及与自己三个孩子的关系。

  5. 伦敦西区歌剧

  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悲剧),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喜剧  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喜剧),错中错,终成眷属,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悲喜剧(正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历史剧  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十四行诗  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斑鸠等。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 --- 1616年4月23日),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思想家、作家、戏剧家,诗人。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他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1590~1600年的伊丽莎白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

  6. 伦敦西区音乐剧订票官网

  音乐剧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轻歌剧(Operetta)、喜剧(Comedy)和黑人剧(Minstrel Shows)。

  初期的音乐剧并没有固定剧本,甚至包含了杂技、马戏等等元素。自从1927年《演艺船》(画舫璇宫)开始着重文本之后,音乐剧开始踏入它的黄金岁月。这时期的音乐剧多宣扬乐观思想,并经常以大团圆的喜剧结局。

  直至1960年代摇滚乐和电视普及之前,音乐剧一直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娱乐和演艺形式。1980年代以后,英国伦敦西区(West End)的音乐剧演出蓬勃,已经追上百老汇的盛况。

  后来出现法语音乐剧(如《悲惨世界》[后改编为英文版]、《星梦Starmania》、《钟楼怪人》、《罗密欧与茱丽叶》、《小王子》等),德语音乐剧(如《伊丽莎白》、《吸血鬼之舞》、《丽贝卡》、《鲁道夫》等),以及由其他各种不同语言写成的音乐剧。

  扩展资料:

  与歌剧比较:

  和歌剧的区别是,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面亦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例如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

  但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分界线仍然有不少学者争议,例如格什温(Gershwin)作曲的《波吉与贝丝》(台湾翻译「乞丐与荡妇」)(Porgy and Bess)就曾同时被人称作歌剧、民谣歌剧(Folk Opera)和音乐剧。一些音乐剧如《悲惨世界》是从头到尾都有音乐伴奏,而一些轻歌剧如《卡门》却有对白。

  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虽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华格纳(Richard Wagner)在十九世纪中期已经提出总体艺术(Gesamtkunstwerk),认为音乐和戏剧应融合为一。

  但在华格纳的乐剧(music drama)里面音乐依然是主导。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份更重要。

  7. 伦敦音乐剧订票官网

  《猫》、《西贡小姐》、《歌剧魅影》、《悲惨世界》并称世界四大音乐剧。《猫》,是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据T·S·艾略特(T. S. Eliot)的诗集 《老负鼠讲讲世上的猫》谱曲的音乐歌舞剧。

  《西贡小姐》是由Claude-Michel Schonberg与Alain Boublil共同创作的一部音乐剧。《剧院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是根据法国作家卡斯顿·勒胡(Gaston Leroux)的小说《Le Fantom De L'opera》改编的。《悲惨世界》改自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说。

  8. 伦敦东区音乐剧

  音乐剧(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

  音乐剧起源于英国,历史上第一部音乐剧是约翰·凯的《乞丐的歌剧》,首演于1728年伦敦,在当时被称为了民间歌剧。音乐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对白、歌唱、表演、舞蹈,通过台词、歌曲、肢体动作、音乐等的紧密结合,将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