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你怎么看待所谓的酒桌文化 本来这时候他喝的已经差不多了,

时间:13:43:08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21评论:0

  酒桌文化和酒文化一字之差,可意义却谬之千里。

  在国内,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酒桌文化——喝酒的规矩。这些所谓的酒桌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让你多喝,喝多,喝醉,喝倒。所以小编觉得,这种酒桌文化是不值得提倡的。

  小编有个好哥们,头一年去老丈人家走新亲,就差点因为这种酒桌文化送了小命。怎么回事呢?这个兄弟年前结的婚,可谓是又娶媳妇有过年,好事赶一起了,新婚忙碌加之过年准备,过年时就累感冒了,第二天一早就和媳妇一起开车去老丈人家拜年,他岳父兄弟6个,这哥们是最小的女婿,可谓娇客呀。

  岳母和几个婶子大娘忙了一上午,准备了满满三桌菜,岳父兄弟几个还不算,担心陪不好新客,又叫了邻居家能喝的后生过来作陪。酒席一开始,这兄弟想以感冒不适不能喝酒为由少喝一点,结果大家一通劝,入了席就喝上了。

  他岳父这边的规矩是新客上门要给长辈敬酒,晚辈要给新客敬酒,而且为表心意,给长辈敬酒用酒杯(长辈年纪大了不能多喝),晚辈给新客敬酒要用茶杯,一茶杯能盛半斤酒,当然不会倒满可一杯也有二两,他老婆家堂兄弟多,孩子也多,这样晚辈就多,一圈还没下来,这哥们就直呼喝不下了,五六个晚辈端酒,合起来就一斤了。但这是晚辈们头一回给自己敬酒,怎么着也得接着呀,于是他老婆就边说少倒点边给他拿了个大茶杯,把接的酒先喝一小口剩下的倒杯里慢慢喝。

  多亏了这个大茶杯,让他暂时能少喝不少,就这样晚辈们敬酒他喝的也有半斤了,他岳父这里还有一个规矩,就是新客头一次来,长辈们要给新客添酒,也就是每个长辈给随意倒一些酒,寓意夫妻长长久久,这个酒必须得喝。好几位长辈这添的酒差不多有半斤 ,这样下来,两拨人倒的酒就差不多一斤了,摆在哥们面前。

  本来这时候他喝的已经差不多了,平时也就是半斤的量。这天也加着兴奋,高兴,一边说笑一边就把长辈添的半斤酒又给喝下去了,到这为止的话,基本上会醉但还不至于出问题。关键是那帮喊他姑父的晚辈们,一看哥们把长辈添的酒全喝了,马上就开始起哄说,要姑父把他们敬的酒也给喝了。他老婆在娘家也不好意思太护着老公,就没有阻拦晚辈们纠缠,只是说哥们已经喝多了之类的话,实在没办法,哥们只有接着喝了,眼看着已经扶着桌子坐不稳了,端酒杯手都在晃,这时岳母出来了。还是丈母娘疼女婿,当然首先是疼女儿,一看女儿不好意思阻拦,女婿又不好推脱,从厨房走过来就一通解围,接过女婿的酒杯替他喝了。

  老婆开车带他回到家,一直睡到晚上还是没有醒酒,家里人赶忙把他送到医院,医生一看就说酒精中毒,幸亏送来医院了,如果在家睡一晚上不定会怎样呢,严重的如果呕吐物堵塞气道,在酒醉昏睡状态很容易窒息丧命。就这样,这哥们在医院输了三天液才慢慢恢复过来,这还得感谢他岳母挡了半茶杯酒,不然还没有这么快恢复。

  这就是@耕读随笔 的解答,希望题主喜欢,欢迎朋友们指点评论。

  酒桌文化的核心不外乎两点,一能喝,二会喝。能不能喝酒,和天赋有关,靠后天锻炼,成长的空间有限。千杯不醉是天赋,好比电脑硬盘,不是你天天存取文件,就会变大。

  不能喝酒的上了酒桌,容易变成众矢之的,你越推脱,越有好事者给你敬酒,他就是想看看你,喝多少酒,就开始出洋相了。如果你话多,那你就是第一个滑倒桌子底下的。

  喝酒和玩牌不一样,酒桌上很不容易出老千,当你端起酒的时候,很多双眼镜盯着你呢。况且出千很危险,脑门很容易招致酒瓶子砸过来,最低也得自罚三杯,得不偿失。

  不能喝酒,还在酒桌上就坐,那你只有两种结局。自己豪爽,酒到杯干,只到双腿一软,一头栽倒。众人竖起大拇指,好,哥们儿,实在。自己推脱,左推右挡,总有不相干的人用不相干的理由和你碰杯。你说不能喝,他就和你急,你说还得开车,他说在座的人人都开车,叫代驾也得喝。最后,你窝窝囊囊被灌醉了。敬你酒的人心里还要暗骂,小样,不信整不倒你。

  要说会喝,大致分三种场合,上下级关系,平等关系,亲密关系。

  上下级关系就是有上级在座,这个场合最能体现酒桌文化,第一是让座。大家入席,互相推让,谁也不肯先坐。 上级自知必坐主位,还是不肯坐,以至于要下级做出惊人之举,硬生生搀着上级,按到座上。这时候,众人一直也在述说上级的不容易,拍最响的马屁,看到上级落座,也常长出一口气,纷纷坐定。

  看似纷纷,其实也暗中排了座次,有人高估了自己,离上级太近,或是低估了自己,离上级太远。上级会一摆手,来来,小李子,离我近点。于是大家纷纷离座,再做一番调整,有些人因此明白了今天扮演的角色。

  小李子在宴席之上,举杯必称颂上级。上级一颔首,小李子端酒致敬,在上级的授意下,小李子请各级上级多指教。有人敬酒,上级面有难色,小李子挺身而出,替上级挡酒。众人察言观色,不时送出谀词。酒宴有理有节,各人根据身份,各司其职,其乐融融,一团和气。

  平等关系的酒场,容易出现斗法的场景,没有大哥,众人要争出个大哥。有人自觉非我莫属,于是要安排各位。先打一圈,试试各位的酒力。有不服气的,有软柿子。先拿软柿子安抚,再拿不服气的立威。引左攻右,挑起纷争。从一杯到三杯,从石头剪子布,到五魁首六六六划拳,最后几败俱伤,众人皆醉我独醒。大哥坐山观虎斗,乐此不疲。

  亲密关系,无非是家人饮宴,哥们儿弟兄还好。如果有女婿在场,也会成为劝酒对象。这时候长辈就是上级,不过这个上级,有时候徒有虚名,控制不了场面不说,有时候自己也乐得一醉。在座的各位都是亲戚,有多大量,各人心里都有底。有人要逞能,女眷就要揭你的底。虽然如此,家宴最易醉人。

  小酌怡情,大醉伤身,在不合适的场合还伤和气。酒桌文化,可俗可雅,人生一场戏,酒桌最详细。@今日头条文化频道 #酒# #酒文化# #散文# #原创散文 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