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石黑一雄 很琐碎却很仔细

时间:21:43:43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4评论:0

文|大和沐风

图|电影《别让我走》截图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诞生,克隆这项科研技术开始为人所热议,在随后很多影视和文学作品中也频繁出现,比如迈克尔·贝那部电影《逃离克隆岛》就是讲述克隆人为人类提供移植器官的故事。

而诺贝尔获奖者、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这部小说《莫失莫忘》,则将“克隆人器官移植”这个伦理道德问题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部作品落笔细碎,却具有强大的情感冲击力,被评价为石黑一雄迄今为止最感人的作品,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评价这本书的时候说:“近半个世纪的书,我最喜欢的是《莫失莫忘》。

这个故事从英国一所名叫“黑尔舍姆”的寄宿学校开始。

这所学校教学严谨,孩子们在校园里生活无忧,每日饮食营养充足,每周有严格的体检。

他们被谨慎保护在校园内,有特制的手环定时打卡。

凯西与露丝是闺蜜,两人形影不离。

而性格软弱的汤米则总是被伙伴们欺负排挤,只有凯西给他关怀,二人渐渐越走越近。

学校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优秀的作品会定期选送到玛丽夫人的“艺廊”存放,孩子们都以此为荣。

后来学校来了一位新老师,叫露西小姐。

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露西日渐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终于在一次课堂上忍不住把真相告诉了孩子们。

原来这里的孩子都是克隆人,他们被创造出来的唯一价值,就是给人类提供器官。

等身体成熟后,他们就会收到“捐献通知书”,一次又一次地“捐献”,直到生命完结。

气氛有点沉重,但孩子们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们自小就接受这样的教导,被灌输这样的使命观。

第二天,露西小姐因为“行为不当”被辞退了。

在校园的光阴平淡而快乐,凯西与汤米日渐产生了微妙的感情,但最后却是露西与汤米走到一起。

16岁从黑尔舍姆毕业后,三人被分配到一所农舍,与其他克隆人一起等待成年。

在这里,他们得悉一个可以延缓“捐献”的传说——情侣之间,只要能证明彼此真心相爱,就能申请延缓三年捐献。

因此他们推断,当年那位玛丽夫人拿走他们的艺术作品,就是为了窥探他们的真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回农舍后,露西使诡计离间凯西与汤米。

伤心落寞的凯西申请做捐献者的护理员,独自离开了农舍。

这一别就是六年。

凯西是个很称职的护理员,期间,她渐渐学会了接受捐献者的“完结”,看开了生死。

偶然之下,她看见露西的捐献档案,了解到露西危在旦夕,于是申请去当她的护理员。

此时的露西早已锋芒尽褪,憔悴不堪,但她显然非常开心能与好友重逢,并如实相告当年自从凯西离开后,她与汤米就分手了。

不久,露西主动促成三人团聚,他们一起到海边去寻找一艘传闻中废弃了的船。

在海边,三人聊了很多,汤米自豪地表示自己是个很棒的捐献者,已经捐献了两次仍活力充沛。

露西向好友坦诚自己当初横刀夺爱的事情,请求凯西原谅,并把玛丽夫人的地址递给他们,希望他俩能申请延期捐献。

兜兜转转,相爱的人终于走到一起,而露西在不久之后的捐赠中“完结”了。

汤米和凯西带着作品找到玛丽夫人,希望能申请延期,却遇上当年黑尔舍姆的校长艾米丽女士。

校长无情地告诉他们,延缓的传言是假的,从来都没有什么延期,当年收走他们的作品,不是为了窥探他们的真心,而是为了向世人证明克隆人也有灵魂,希望能为他们争取更好的对待,奈何世人并不关心这些。

汤米本就时日无多,得知真相后悲痛不已,在回去的路上绝望地哭喊起来。

很快,他就迎来最后一次捐献,在手术台上无奈地注视凯西,微笑着“完结”。

凯西一个人带着所有回忆继续着护理员的工作,依旧每日穿梭在路上,等待12年的护理员生涯结束,然后领取捐赠通知书。

《莫失莫忘》这部作品沿袭了石黑一雄一贯“丧”的风格,故事从头到尾都像作品中所描述的“灰蒙蒙的天空”一样,充满着骇人的悲凉和令人压抑的悲愤。

故事中,克隆人的悲惨命运令人揪心,尤其这一切的真相都是随着孩子们的认知而渐渐被揭露出来的。

他们表面看起来与人类无异,同样能够从事艺术创作,有爱恨、嫉妒、愤怒、绝望等情绪,一样有梦想,渴望有精彩的职业,想要努力活下去,甚至他们被证实一样有灵魂。

但他们却从不被当做“人”来看待,只因为他们被创造出来的目的,仅仅是“为医疗需要提供人体器官”。

更令人心酸的是,尽管他们明明很渴望获得延缓“捐赠”的权限,渴望能够随心所欲地多活两三年,却理所当然地接受“捐赠”与“完结”的宿命。

因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被灌输“克隆人的使命”这一认知,他们不是不知道,不是不想抗争,而是不知道要抗争。

然而,当我们愤怒于故事中“现实的人类社会”的冷酷无情时,作者却表示这不是他的初衷,也不是这部小说的真正意图。

他花了很重的笔墨去描写孩子们在黑尔舍姆校园的生活点滴、很真实。

那个像气泡一样封闭、安全、谨慎的培育环境,其实隐喻着现实世界中人类的孩童时代。

作者曾在杂志采访中说,他想呈现的是我们在童年时代所共有的体会——对于这个大千世界,童年的我们只是从只言片语中获取一点点信息,去构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对于当中实际的意义,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理解。

作者更在意的是,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世界的真相一点点呈现和展开的过程,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曾亲身经历过的过程。

其实这是一部关于“生命意义的反思”的作品。

人生伊始,我们都满怀希望地走向这个世界,然而走着走着,却发现它并不是我们当初所认知和期盼的那样美好或精彩,很多时候它甚至是灰暗残酷的,而我们还要接受一个事实是,每个人都终将不能幸免地要走向“完结”。

这就好像在说,一切都是徒劳的,就仿佛玻璃上的沙画一样,不管如何精心设计,用心经营,最终都将风过无踪,了无痕迹。

那样,我们还有必要去努力和奋斗吗?那些努力在短暂而艰苦的一生里又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从作者的一段话中也许能找到一点答案,他说:

“从我的世界观来看,我认为人们无论承受怎样的痛苦,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

人们不懈奋斗,努力在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

虽然这是一部以英国乡村为背景的作品,却处处流露着东方式的隐忍和“认命”,而这种“认命”背后又藏着极强大的生命力。

这一点在故事的尾段表现得淋漓尽致,三位主角性格迥异,对自己的宿命怀有不同的看法,却一致地没有质疑过被剥夺的人生,更从没想过要去反抗这种宿命。

汤米甚至很自豪自己是个不错的捐献者,就连最不服输的露西也很好地完成了捐献任务,“终结”在手术台上。

故事的尾声,31岁的凯西站在旷野中想象着生命中失去的种种,突然明了,人生注定要经历的那些失落,不管是物品也好,挚爱也好,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也好,终究每一样都会一去不复返,但它们又将安全地保留在记忆中,任谁都无法拿走。

而同样无法拿走的,还有一个人对生活与生命的希望和期盼,就好像电影《少年的你》中写到的那句话一样:“即使身在阴沟,也要学会仰望星空。

这就是我们在夹缝中求生而不懈奋斗的理由。

(完)

作者简介:大和沐风,工科出身,以成为一个工作狂为理想的极简主义者、环保主义者。

喜爱薄荷,沉迷旅行,专注自虐,追求自由,至死都是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