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荀子人性本恶 人人都有积善的可能

时间:18:42:21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21评论:0

人性论是先秦思想所争论的一个热点,从现有文献来看,最早对人性进行了深刻总结与认识的人是孔子。

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然而,人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内涵和外延究竟应该如何划定,孔子并没有就此进一步展开。

孔子的高徒子贡当时就说“不可得而闻也”,这样,因为孔子没有讲清楚这个问题,孔学后门就对此看法不一,意见分歧当属于自然现象。

进入战国时期,诸子对人性的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告子认为:“生之为性”“食色性也”“性无善,无不善也”,孟子则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只要很重视自己品德的修养,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和先秦许多思想家一样,荀子对于国家治理的思考也是从探讨人的本性开始的。

他的政治思想也是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和逻辑出发点而展开论述的。

不过,荀子对人性的看法与其他儒家不同,和孟子的性善论相反,荀子的人性论是一种性恶论。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有“善”,那是人为后天改造修养的结果。

荀子认为:人生而好利,贪情欲好名利。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因此,要想拥有一个正常 稳定的社会秩序,就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社会约束机制,以礼治、法治与人治的共同治理来防止人的阴暗性一面出笼作乱。

与孟子“人之性善”论相反,荀子说:“是不然,人之性恶”。

荀子认为,所谓人性,并非后天习得之善性,而是天成之自然本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这种人的天性,一方面表现在生理的层面上,“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人的生理欲求决定了“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心理和意识层面,由生理层面所决定,“人生而好利焉”“人生而疾恶焉”,“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不论是生理层面上的耳、目、口、鼻、性之欲,还是心理、意识层面上的荣辱利害计较,都体现出人的逐利避害之本性。

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

如果人性本恶,那么如何解释现实中的善恶并存现象?

人性的善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事实上,强调人性恶是荀子人性论的特点,但并不是荀子人性学说中最有价值的观点,荀子人性学说中最有价值的观点还是他的“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

荀子认为,善是后天人为的结果。

善,不是人先天具有的本性,而是后天环境影响、教化和学习以及通过自身修养而形成的。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现实中之所以有善、恶之分,就是因为后天环境和经验对人性的改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此可见,荀子虽认为人性本恶,但又认为善可人为,这就很自然涉及了人性的改造问题。

如何改造人性恶的本性呢?荀子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荀子说:

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仪者为君子。

荀子又说:

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他还认为:

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

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

总结起来,荀子的人性改造,包含了如下几层含义:

1.人性可化。

荀子说:

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

人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若没有这种可能性的话,纵然你是贤是圣,也无法将恶的本性加以矫正。

在利害面前,人能以理智的思虑,使其行为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恶的本性本身会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有效的约束或者调整,从而达到“可化”的效果。

2.抑制性恶应该依靠道德教化的引导和法律制度的制约。

只有圣人的道德教化以及统治者的法律制度双管齐下,才能达到弃恶扬善的效果。

矫正人之性恶,只有圣人与大人才能为之。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圣人与执政者能清醒地认识到矫正人性恶的必要性,二是因为圣人与执政者懂得以“礼义”这种社会弱控制手段与“法度”这种社会强控制手段,来有效矫正人的性恶的一面。

3.改造人性恶要靠老师的教育。

荀子说:

“人无师法,则隆性也;有师法,则隆积矣。

而师法者,所得乎积,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

”为了改造性,必将有师法之化。

在荀子看来,单靠本性是难以达到改造性恶的目的,所以荀子将“师法”称为“人之大宝”。

4.改造人性恶要靠好的环境和习俗的熏陶。

《荀子?儒效》篇中说:

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荀子认为习俗习惯能改变人的思想和习性,久而久之,甚至会改变人的素质。

对于这一观点,荀子还有十分精彩的论述。

他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淄,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

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正是因为人“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所以,荀子坚持:“化性”,最重要的就是“积靡”。

5.改造人性恶要靠人们自己的不断修身与进步。

荀子还十分重视修身,为此专门写了《修身》篇。

他主张以道理来节制人性恶的一面,提出要时时处处注意用礼仪来克制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善行。

荀子还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在荀子的眼中,“涂之人可以为禹。

圣人君子都是积善而成的,是人为的。

所以,礼仪法度都出于人为。

,所以,只要经过努力,人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改造而成为圣人。

总而言之,人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荀子认为,善是后天的人为,不同意道德先验论,强调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这是他比孟子高明的地方。

荀子的性恶论为政治控制的必要性和政府管理提供了理论根据,将人们对伦理政治的关注焦点,从伦理一端转移到了政治的一端,这是荀子对东方政治的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