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美女鉴黄师 我实在难以想象

时间:14:33:33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2评论:0

01

微博上有个长期热门话题,是#不考虑薪水最想从事的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

摄影师、考古学家、花匠、咖啡店主、旅行家......

评论区里一片浪漫主义的氛围。

显然,大部分年轻人向往的职业都带着一丝唯美的文艺范。

不过,在五花八门的高人气职业中,有那么一种职业显得尤为与众不同。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职业鉴黄师”。

一直以来,“鉴黄师”都是各种段子里活跃的内容。

这份工作的“优点”也被人们吹得天花乱坠:

什么“工资高福利好”、“每天工作八小时”、“上班就是看看片”......

图片来源:网络

特别是对广大男性朋友而言,“鉴黄师”的诱惑力非常巨大。

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真的有吗?

你别说,“职业鉴黄师”还真不是无聊的吃瓜群众杜撰出来的。

最开始,鉴黄师主要存在于公安部门里,随着互联网逐渐普及发展,很多网络新闻媒体平台都有了自己的鉴黄师队伍。

在更多时候,他们是以“内容审核专员”、“视频审核”、“网络审查员”一类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

图片来源:网络

在现实生活中,职业鉴黄师的薪水待遇不低,工作内容也与网络段子所描述的差别不大。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急不可耐地冒出来:

如果有这样的工作,请务必给我来一打!

“积极”的职场精神固然可嘉,但是表面上所见到的,真的就是真理吗?

我们真的了解这个特殊的职业吗?

02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看片”的确是一种惬意的事情。

但是,当你每天都必须连续八小时对着电脑屏幕观看这些画面,同时还得根据标准做出判断时,你还会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对待它吗?

一位从事内容审核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恪守的准则是:

“不放过一条有害信息,也绝不能损害平台用户的合法权益”。

既不能“错杀三千”,也不能放走一个。

而公安系统中的专业持证“鉴黄师”,他们身上的压力则更大。

“我们对淫秽色情产品的鉴定结果,将直接影响到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

同时,网络监管本来就是一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拉锯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良信息发布者规避惩罚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

很多淫秽色情内容的传播者,将“片子”隐藏在正常电视剧甚至是动画片中。

要想确认内容,工作人员就必须从头到尾把这些“葫芦兄弟”、“还珠格格”全部原速播放一遍,不能落下哪怕一帧。

而面对着大量“打擦边球”性质的内容,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误判。

对于色情内容来说,本身“性感”、“暴露”这些概念都是非常暧昧不清的,没有专业的职业技能与法律意识,很难保证公正无私。

图片来源:网络

对聊天文字内容的判断则更加困难,因为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的违规言论是十分隐晦的。

一句简单的“约不约?”有可能只是朋友间相约聚会的邀请,但也有可能是有人从事非法色情活动甚至是毒品交易的信号。

在判断这些信息“违规”之后,如何按照规章制度分别实施处罚或上报,又是一个繁琐的问题。

更不要说,很多审核工作岗必须要求24小时都有人值班,每个人都得放弃双休“三班倒”了。

现代职场中,从来不存在所谓“简单无脑高薪又轻松”的工作。

没有严格的训练、敏锐的判断力与强大的心理素质,根本应付不了“鉴黄”这份差事。

况且,鉴黄师面临的困难还不止这些。

03

在我们的固有认知中,鉴黄师主要接触的都是“淫秽色情”相关内容,从本质上讲都是符合人们内心欲望的东西。

但事实上,淫秽色情只是网络世界阴暗面的冰山一角。

相比于现实生活,网络世界给人的约束是极小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性的黑暗会无限放大。

图片来源:网络

色情、血腥、暴力、诈骗、毒品、虐杀......在网络中难以察觉的角落里,总有那么一些不堪入目的内容。

面对大量有害信息,即使是抱着“审查”的目的去浏览,也难免遭受精神上的创伤。

所以,当我们了解真相之后,还能抱着“找乐子”的想法去看待这个职业吗?

一位年轻的女性网络审核员曾在采访中透露:

“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每天晚上都会做各种各样的噩梦:被侵犯、被虐待、被杀害......”

“后来虽然慢慢适应了这种感觉,却对人性与社会充满了绝望。

“我的性格开始变得孤僻,开始害怕与人交往,很多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都会使我联想到性,联想到暴力。

图片来源:网络

她还告诉记者,鉴黄师是一个孤独的职业。

很多“鉴黄师”从来不敢把自己从事的行业与工作的困难告诉家人和朋友,因为那很有可能意味着嘲笑与歧视。

甚至是同事之间,也绝口不提彼此工作中的细节与烦恼。

“这不是什么见得光的东西,没有人愿意分享出来。

比烦恼更可怕的,是有了烦恼却无从倾诉。

这就是很多鉴黄师面临的现实。

04

我们能享受这个相对“纯净”的网络环境,很大层面要归功于他们的努力。

他们是互联网世界的“清洁工”,把所有的肮脏与污秽隔绝在外。

2017年造成国外一百多个未成年人自杀的“蓝鲸”游戏,2018年让舆论一片哗然的“儿童邪典动画”,今年震惊全网的“N号房”事件,已经向我们揭开了这个隐藏在生活中的罪恶世界。

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网络环境该有多么乌烟瘴气呢?

图片来源:网络

当你凝视深渊之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担任这份表面上“让人羡慕”的工作,背后却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辛酸。

很多时候,我们看见的“美好”只不过是肤浅的假象。

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就像直播带货在很多人看来是当下“来钱最快最轻松”的行业。

然而强如格力电器“一把手”董明珠那样知名度高、对产品极其熟悉的大佬,在尝试带货时不也一样翻车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

04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把它当作爱好时是一种快乐;

然而当我们把它真正当成本职工作时,却有可能是一种折磨。

从初次接触的新鲜到以习为常再到最后的枯燥乏味,是很多职场人的切身经历。

当今网络上“干一行恨一行”的论调并不是毫无道理。

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因为我们对职业有着太多太多的误解。

所以,是时候收起我们的傲慢与偏见了。

不仅仅是对“鉴黄师”,更是对社会中千千万万的劳动者。

虽然我们无数次强调“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职业歧视这种现象,如今依然存在于我们身边。

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是驱动社会运转的齿轮,为什么一些人一定要比另一些人活得卑微?

为什么一些职业会成为道德绑架的重灾区?

尤其是在当前“复工复产”,经济面临巨大压力的特殊时期,任何职业歧视的存在都有可能成为矛盾的爆发点。

需要社会大众反思的东西还有很多,这关乎整个社会与国家的振兴,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