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羽毛球几局几胜 拉吊风格的选手

时间:16:26:10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2评论:0

根据羽联公布的规则,正规的羽毛球比赛之中,通常一局都是21分,采用三局两胜的制度,按照每球来计算分数。

如果哪个队伍先获得了21分,并且净胜2球,就说明这个队伍获胜。

如果比分是属于20比20,就需要继续比赛,一直到其中有一个队伍,净胜2球为止。

不过如果双方打到了29分的时候,并不会一味打下去,哪个队伍先获得30分,就说明这个队伍胜利了,因此每局分数的上线分数是30分。

为什么制定的得分制是21分而不是22分?

首先,直接得分有利于控制每局比赛时间都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

如果是发球得分,可能双方打了很久,都在不断的交换发球权,而没有任何分数变化。

也有可能是实力有点差距,直接15球就ko比赛了。

这样,对于电视转播来说就是噩梦,因为电视台在做节目播出时间表时就会有很大的问题。

如果电视台定了一个小时来转播这场比赛,那如果整场比赛20分钟两个15:0搞定了,那剩下的40分钟要播什么?

反过来,如果双方都在拉锯,半个小时都没打完一局,那到一个小时,要播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怎么办?

相信这是羽联推进21分的最重要动力,因为这个直接关系到电视转播的效果,然后就直接关系到广告费和赞助费了。

其次,直接得分减少了比分的悬殊性,增加了随机性,这有利于增加比赛的悬念。

例如说如果某个选手比赛那天状态不好,但是他面对的对手实力不如他。

如果是发球得分,那他可以在头几球努力一把,连续拉开分数,在中后段只要他不要过多的连续输球,那么其实偶尔输个几球都是ok的(因为对手不怎么拿分)。

但是如果是直接得分,那局面可能就会变成比分交替上升,这时候对手会不会在比赛末段(15分以后)突然发力以至于翻盘呢?这谁都不好说。

再者,和发球得分制相比,直接得分制更鼓励进攻。

因为如果是发球得分制,我可能会只赢球不长分。

这时候,如果我过多的体力投入进攻,那么在比赛的中后段可能就出现体力不支。

所以只要在比赛中出现这种苗头,双方都会选择相对保守的策略,以尽量在接下来的拉锯战中保持足够的体力。

但是直接得分不同,只要我赢了那球,就一定能涨分,我先赢了21球,就一定能赢那局。

所以只要我的体力能让我赢21球,那么我全力争胜就是划算的。

所以在直接得分之后,尤其是单打,已经很少见到单纯的拉吊了。

尤其是女单,男性化进攻性打法,从张宁开始,就逐渐成为主流了,男单里面的林丹就更不用说了。

而代表传统细腻手感,例如陶菲克、李宗伟、谢杏芳等,虽然也都达到了巅峰状态,但是始终都是离终极目标略差一线,这其实和赛制是有一定关系的(其中陶菲克有点走运,因为出道早,所以最后一届发球得分的奥运中拿了金牌,不至于成为千年老二)。

这个改变在双打中不明显,因为双打一向就是以进攻为主的打法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非官方论述,读者可以自行探讨,不要作为官方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