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英国首相张伯伦 张伯伦采用了妥协

时间:20:18:19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25评论:0

1945年5月8日,丘吉尔向英国人民宣布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

同一天,来自英国各地的人们聚集在白厅前的广场上,一边挥舞着英国国旗庆祝胜利,一边高声赞美首相丘吉尔。

在一声声的赞美中,丘吉尔也逐渐迷失了自我。

彼时,英国政府正在为大选做准备,自认为个人威望空前强盛的丘吉尔喊出了一条振聋发聩的竞选口号,“一场巨大而恐怖的战争正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在1945年德国已经宣布投降的情况下,丘吉尔竟然在宣传战争。

说真的,就凭这种口号,丘吉尔就注定了会输掉大选,因为同时期他的对手艾德礼的竞选口号是“让我们面对未来”。

同时,艾德礼还提出了大量关于战后重建工作的提案,并开创性的提出要建立社会保障系统,为英国人民谋取福利。

两边这么一对比,结果其实也就不言而喻了,丘吉尔虽然带领英国打赢了二战,可是在战争已经结束的情况下,丘吉尔依旧喊出了战争口号,让许多英国人民无法接受。

从1940年法国投降开始,英国人民已经经历了五年的战争,在欧洲、在非洲、在亚洲,几乎所有的战场上都可以找到英国士兵的身影,战争带来的伤亡摧毁了无数个家庭。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民怎么可能支持丘吉尔的战争口号?

实际上,不仅是底层人民不支持丘吉尔,就连政府内部也对丘吉尔的战争口号颇有微词。

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英国在殖民地的利益损失巨大,且各殖民地都有独立势头,这将给英国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最重要的是,英国政府内部拥有大量反战派,这一点从二战前英国政府对德国的态度就不难看出。

自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德国就展露出对外扩张的野擎,1935年,希特勒更是公然撕毁《凡尔赛和约》,发展军备。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是有理由制裁德国的,但现实却正好相反。

出于制霸欧洲的目的,英国不仅没有制裁德国,反而帮助德国打破了海军限制,让德国拥有了建造战列舰的权利。

现在我们提起绥靖政策,都认为是英法纵容德国崛起,但实际上,早在二战爆发前,法国就试图在欧洲大陆上构建一个针对德国的包围圈。

然而英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暗地里小动作一直不断。

1934年4月,法国政府向英国发出照会,宣称法国人将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国家安全。

法国先后和捷克斯洛伐克、苏联达成了针对德国的军事互助条约。

然而,因为苏联并不与德国接壤,所以当时法国一直想要拉拢波兰加入反德包围圈。

但是英国为了防止法国在欧洲大陆做大做强,暗地里鼓动波兰民族势力。

波兰和苏联的关系,那是一笔妥妥的烂账。

两国在历史上爆发过多次战争,甚至就在1919年,波兰还和苏联爆发过一场苏波战争。

总之,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

被英国政府鼓动的波兰民族势力不顾法国的协调,强势要求法国必须要和苏联断交,否则波兰不会加入针对德国的军事计划。

最终,法国的包围圈计划宣布失败。

眼看着德国崛起无法阻挡,法国只能转头修建大名鼎鼎的马其诺防线,试图将战争阻拦在国境线外。

那么,此时的英国在做什么呢?答案是继续纵容德国发展。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英法遭受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口损失。

因此,不仅法国人爆发了厌战情绪,英国人同样产生了反战情绪。

从最高层到普通民众,大部分人都认为英国没有必要进入欧洲战争。

在民意的推动下,英国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政治格局稳定的同时,努力发展经济,弥补一战创伤。

因此,当希特勒绕过《凡尔赛合约》,对欧洲构成威胁时,英国采取的是外交手段,并始终将其作为首要解决办法。

但是随着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英国这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体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在全球的时代背景下,苏联革命将法西斯政权深刻影响了欧洲的局势。

1933年,为了改善欧洲的局势,调整英国与欧洲各国的关系,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在国际裁军会议上提出了全面解决裁军问题的草案,也叫《麦克唐纳计划》。

按照该计划,在法国等国家财政、军队的同时,允许德国在五年内达到与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相同的军队数量。

然而,这样看起来对德国有利的提案却遭到了德国政府的拒绝,因为德国想要彻底打破《凡尔赛合约》的限制,而不是有限的军事扩张。

1935年3月,希特勒公然打破《凡尔赛合约》,宣布在德国实施全民义务兵制度。

面对着强势的德国政府,英国再次选择妥协。

同月,英国外交部长约翰·西蒙访问德国。

西蒙表示,英国接受德国军备化的现实,并且关于德国海军规模问题,也可以协助德国和欧洲各国协商。

但是德国海军的发展必须要在英国的监督之下进行。

德国方面同意了英国的要求,之后,双签署了《英德海军协定》。

《英德海军协定》表面上看起来是在限制德国海军,但实际上却开放了德国海军的限制。

按照《英德海军协定》,德国可以发展水面舰艇和潜艇,甚至包括航母等军舰。

在《英德海军协定》签署的同一年,德国海军开始同步建造战列舰、巡洋舰、潜艇等舰船,短短几年时间,德国海军的实力就翻了一番。

英国政府之所以这么放任德国,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英国特殊的地理位置。

英国地处英伦三岛,本身和欧洲各国并不接壤。

而且英国保持世界强国的根基是位于全球各地的殖民地。

简单的说,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利益并不多,但是为了维持世界强国的地位,英国必须保证在欧洲大陆上不会出现能够威胁到英国的军事强国。

1937年,张伯伦当选英国首相。

出生于政治世家的张伯伦,面对复杂的欧洲局势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政策,英国必须对整个欧洲,甚至对整个世界了如指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张伯伦在前首相麦克唐纳和鲍尔温对德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绥靖政策。

所谓的绥靖政策的目的其实就是使用外交手段避免战争,最大程度保证欧洲地区的稳定,确保英国在欧洲乃至在全世界的霸主地位。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英国必须要保证两点,第一,欧洲大陆上不能出现威胁到英国安全的强国,第二,必须要改善与法西斯的关系,进行有限度的合作和交流。

后世很多人提到绥靖政策时,都会一边倒的大骂张伯伦,但是从当时欧洲的局势来看,张伯伦的绥靖政策确实是最符合英国利益的政策,毕竟在国内反战言论高涨的情况下,即便张伯伦想要制裁德国,估计也不会得到高层和人民的支持。

所以,为了保证英国自身安全,张伯伦不惜出卖他国利益。

1938年5月,德国军队向捷克斯洛伐克方向集结,五月危机爆发。

为了维护自身领土安全,捷克斯洛伐克宣布实施部分动员令,接着开始在国际社会上寻求英法斗国的支持。

然而,捷克斯洛伐克低估了英国政府的底线。

1938年9月,张伯伦多次前往德国,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与希特勒会谈。

在会上、妥协、再妥协的方式,试图以割让苏台德地区为代价,换取德国停止军事行动。

面对着张伯伦的退让,希特勒承诺在取得苏台德地区后,德军就会停止军事行动。

1939年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领导人在德国慕尼黑签署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而这也成为绥靖政策被人诟病的根源,甚至就连张伯伦的下台也和《慕尼黑协定》有很大的关系。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让希特勒试探到了英国的底线,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只要没有威胁到英国的安全,不论德国怎么折腾,英国都不会出兵干涉。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后,英法虽立刻对德国宣战。

但是,两国联军只是加强对边境地带的警戒级别而已,并没有从西线出兵策应波兰。

不过,受到绥靖政策的影响,张伯伦政府遭遇了信任危机,让张伯伦焦头烂额。

不仅如此,英国内部甚至出现了和德国议和的讨论。

1940年5月,法国战役爆发,此时张伯伦已经在一边倒的骂声中黯然下台。

1940年5月25日,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撤退行动在敦特尔克上演,数十万英法联军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除了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之外,英国政府本身消极的态度也有极大的关系。

前后数任首相对德政策上的放纵才是促使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而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只不过是刚好赶上了战争而已。

#秋日生活创作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