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网络直播打赏行为规范将出台 引导用户理性打赏

时间:17:17:39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9评论:0

中国发展网综合报道 据21财经消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将在年内针对网络直播打赏行为出台指导规范,预计最快12月出台。

协会还将推出网络主播的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对非电商类主播进行评级。

据悉,网络直播打赏行为规范出台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目前网络直播中存在的激情打赏、高额打赏和未成年人打赏三大问题。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秘书长瞿涛向介绍,所谓激情打赏就是一定时间内的不断打赏,对于这类行为平台应当在产品策略上进行调整,给用户设置冷静期。

“比如你的打赏频次和金额超过设定的阈值,平台就会进行提示,建议用户冷静一下。

另外,网络直播中的高额打赏也会受到限制。

瞿涛透露,上述管理规则将会要求平台对单笔打赏的最高额度加以限制,以避免“天价打赏”的出现。

未成年人打赏限制则是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尽量减少未成年人的打赏行为。

对主播的分级则是把主播的账号分为若干个等级,优秀的主播要给予流量等各方面资源的倾斜,对于不断降级的主播要予以限流、限制打赏的措施,再进一步就是列入行业的灰名单以及黑名单之中。

分类的目的是逐步引导主播往高价值的内容转型。

从政府的监管上讲,也在倡导在泛娱乐之外,开展更多丰富内涵、有价值的直播活动,比如旅游、文化、传统、艺术等。

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亿,较2018年增长1.63亿,占网民整体的62%。

关于有些人穷尽家底打赏游戏主播的新闻并不少见,其中不乏未成年人。

今年8月,国家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办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等8部门召开工作部署会,通报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工作进展,对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工作进行再部署,着力推动研究制定主播账号分级分类管理规范,提升直播平台文化品位,规范主播带货行为,促进网络直播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报道:

【来源:辽宁日报】

49万多!10天!15岁“熊孩子”都打赏给主播了

7月27日23时许,李先生的妻子在给孩子转交补课费时,发现自己银行卡内近50万元存款不见了,而自己和家人近期并无大额花销,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存款不翼而飞,李先生和家妻子赶到沈阳法库县五台子派出所求助。

民警徐奇明接待李先生等二人后,立即向所领导报告情况并开展工作。

通过查询银行卡的银行流水和手机支付系统账单,民警发现李先生银行卡中的钱都转入了同一个银行账户,而这个银行账户正是李先生15岁的孩子小叶(化名)正在使用的账户。

随后,李先生将小叶带到了派出所,小叶如实地讲述了自己花钱的经过。

原来小叶在一款手机短视频APP上观看直播时,见有网友给主播刷礼物,于是从今年7月17日开始他效仿其他网友对该平台的主播进行打赏。

一开始,小叶只是打赏免费礼物,后来在观看主播PK的直播时,直播间有很多网友给主播刷大量的礼物,于是小叶就用其母亲的手机给自己转账,再用这些钱购买虚拟礼物给PK的主播打赏。

小叶害怕被家人发现,删除了自己微信里的消费记录,而且小叶每次转账都是在凌晨家人休息期间,因此李先生和妻子一直不知情。

仅10天的时间,小叶就在该平台为多位主播打赏了206次,合计消费499963元。

民警徐奇明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并咨询了直播平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在民警的沟通协调下,李先生办理退款手续,该直播平台于7月28日16时许,将小叶刷礼物的钱全额退还。

中国发展网综合:21世纪经济、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