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羞耻心 过头羞耻的三个体现

时间:15:41:24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0评论:0

第一、什么叫羞耻心?过头羞耻有什么体现?

羞耻心是某种令人痛苦的信念,它令人相信,自身生而为人,具有着某些本质的问题。

适当的羞耻心是有益处的,但过头的羞耻心却会造成较大的伤害。

它会令人深陷自我反感,经常出现自我轻视、自我虐待,乃至自我破坏。

(1)羞耻心的周期时间长。

在我们由于某些事儿感觉羞耻时,一般来说,这样的感觉很短暂,我们没多久会平静下来,告诉自身,下一次不可以再次发生一模一样的错误。

但深陷过头羞耻心的人,认为羞耻心是某种不可逆转的永久状态,而且充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管自身做什么,这样的羞耻心都挥之不去。

(2)看问题的角度很极端化。

对普通人而言,羞耻心尽管痛苦,但它会伴随着某些正面价值。

可是深陷过头羞耻心的人从内心深处感觉自身是有问题的,因此习惯性把各种不好的事都归纳为“我不配”。

一丁点微小的羞耻心,都是会触发他们心中的消极感受,他们会回忆自身犯过的诸多错误,之后放大这样的羞耻,感觉自身毫无价值,最终彻底沉浸在痛苦里。

(3)逃避。

普通人感觉羞耻的时候,都是会经常出现否认或者逃避行为,但他们不可能深陷其中,而是会反思而且采用积极的行动改善自身。

而深陷过头羞耻心的人却彻底不想面对,他们会采用各式各样的方法逃避羞耻心,比较严重的还有很有可能深陷麻痹,经常出现精力衰退,乃至没法开展正常的社交活动。

常见的逃避方法包括否认、回避、暴怒、傲慢、炫耀和完美主义。

第二、羞耻心是怎样形成的?

羞耻心的五个来源:

1.生物学原因。

羞耻心起码一部分来源于基因遗传,而且小孩形成羞耻的能力,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

有一些宝宝很有可能对羞耻更加敏感,也就更易于形成不健康的羞耻心。

2.家庭生活原因。

刚刚出生的时候,小孩没法分辨自身和别人,两岁左右,他们会开始认识到自身和别人不同,也会在心理上经历和爸爸妈妈的分离。

这个阶段,爸爸妈妈不恰当的抚养方法会让小孩形成羞耻心。

随着小孩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也会不断影响小孩的自我价值观感。

3.人际交往。

很多人深陷充满羞耻心的关系里。

他们每日都被羞辱。

一个人遭到的侮辱越多,自我价值观越会遭受威胁,时间一长,就真的感觉自身一无是处了。

4.社会文化原因。

有一些社会文化会无意之中会加剧羞耻心。

社会中的偏见和歧视、过头追求成功或者过于注重外表和形象的社会文化都易于形成羞耻心。

5.自我羞辱。

被羞耻心困扰的人会用羞耻心来攻击自身。

他们总是盯着自身的失败和不足,感觉自身有问题,时间一长,自我羞辱变成某种习惯,不管别人说些什么、做什么,他们都感觉是在验证自身的一无是处。

第三、怎样治愈羞耻心?

治愈羞耻心,能够 分为两个阶段:了解阶段和行动阶段。

这两个阶段相互促进。

要是没有完全了解,行动就会变成一盘散沙,没什么重点。

要是没有行动,了解也没法真正改变生活状况。

1、了解阶段:

(1)给予自身足够的耐心。

(2)充分认识羞耻心,也就是观察自身对羞耻心的反应,而且研究羞耻心的来源。

(3)接纳羞耻心,和它和睦相处,而且试着采取措施改变。

2、行动阶段:

第一步:获得帮助。

深陷羞耻中的人能够 试着在某种安全的环境下,向可信赖的人呈现自身的羞耻心。

当别人看到你的羞耻心而且选择接纳的时候,你就会渐渐重新获得自信心,发现自己其实没那么糟糕。

这个倾诉对象的选择很关键,首先,他应当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不可能随便泄露你的个人隐私。

其次,他能够 与你分摊痛苦和脆弱,不可能评判你的羞耻心。

第二步:挑战羞耻心。

挑战羞耻心,并不是攻击羞耻心,而是审视自身的羞耻心,勇敢坚定地和羞耻心对话,改变羞耻心造成的那些消极想法和感受,继而摆脱羞耻心的控制。

第三步:建立并执行积极的目标。

积极的人生目标应当按照四个基本原则:人性、谦逊、自主和能力。

订立属积极目标的方法是,拿出四张纸,在每张纸的上方,分别写下四个标题:人性、谦逊、自主、能力。

之后列出使你远离这条基本原则的想法和行为。

接下来,问问自身,想要改变每一项,你需要做什么,把答案写在旁边。

执行目标的方法是:

(1)角色代入。

把自身想象成你希望成为的那种人,代入他们的角色。

(2)每日选择一两件小事,试着做出某些改变。

第四步:经常审视你的进展。

起码每个月一次审视自身的进度,之后要做一个总结,而且总结要尽量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