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湖南有哪些风土人情 白族等9个民族

时间:22:00:24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7评论:0

  湖南人“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二者融贯,构成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强力特色,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

  

  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白族、回族、维吾尔族等51个民族。其中世居的有汉、苗、土家、侗、瑶、回、维吾尔、壮、白族等9个民族,世居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湘西、湘南和湘东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共68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左右,大多聚居在湘西和湘南山区,少数杂居在全省各地。

  在少数民族中,苗族和土家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于湘西北,建立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的民俗有:

  罗汉帽 狗头帽

  罗汉帽为侗族地区儿童传统的帽饰。帽之前沿有两层银饰,上层为小型18被罗汉银像,沿帽沿排成一横排,下一排列为18朵小型梅花,取“十八罗汉护身,一切鬼神莫近”之意,两髻各佩一弯月型银饰,下面各有一银狮,仰头望月,足踏银球,帽后系有6~11条银链,长约10cm不等,末端悬吊着银铃、四方印、葫芦、仙桃、鱼和鹰爪等,孩童行走或摇头时,银铃清脆悦耳。

  狗头帽,土家、苗族地区传统的儿童帽饰,帽两边有狗耳朵,帽前刻有八仙图案或“长命富贵”字样,意为孩童可得到神人护佑,易养成人。此帽有图腾崇拜之意。

  哭嫁歌

  是土家族姑娘出嫁前边哭边唱的歌,出嫁前夕,连续哭3~5个夜晚,哭嫁内容十分丰富,有告别姐妹的,有敬爱父母的,有留恋乡土的等等。

  

  四月八

  为土家族又一大节。过节那天,家家作谷米,杀生猪,掺入糯米混合,然后祭祖先,之后与其他人一起吃。把亲朋好友邀请过来,十分隆重。

  苗歌剧

  行于花垣县及湘西苗族地区,是新兴的剧种。它是由苗语、苗剧、苗戏发展而来的。

  苗剧是以古歌的“高腔”“平腔”及“苗老师”(巫师)音乐为主要唱腔,在运用上按人物分腔,或以情绪分睦,或一腔多用。演出以清唱为主。器乐伴奏,主要靠苗家常用的木叶、笛子、唢呐。音乐单调而自然,平淡而亲切。演员表演不分行当,道白用生活古语和古语快板,并从苗族舞蹈、武术以及现实生活中提炼了一套表演程式。

  苗歌剧是湖南戏剧舞台上的一朵新花。

  上刀梯

  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传统风俗,每当赶年场或重大节日如“四月八”、“赶秋节”等,都有勇士表演上刀梯。刀梯器材是一根高10m以上的木杆,杆上凿开36节孔眼,安插上36把钢刀,钢刀长45cm,刀背厚0。

  5~1cm,刀刃锋利。刀口向上,装成刀梯,安装时加间固紧,以防摇动。33cm一梯,共36梯。桩杆四周拉线固紧,刀梯上端缠系多种颜色的彩布小旗,象征着希望和胜利。上刀梯者,必有胆识、技巧和武功,从第一级往上爬,刀子一把比一把锋利,爬至梯顶,头发往刀上一搁,即断成两截。

  登梯者还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观音坐莲、古树盘根等节目,施展全身本领。上刀梯是惊心动魄的表演,是英雄所为,是一种奋争,一种自我牺牲,是苗族人民过去生活的显现。刀梯上有血、有汗,也有美和甜。

  (真诚为您解答,希望给予【好评】,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