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津巴布韦旅游指南 居世界第二位

时间:10:13:58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21评论:0

  1. 津巴布韦周边国家

  属于:非洲

  津巴布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imbabwe),原称罗得西亚(1980年前),简称津巴布韦,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国土面积39万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10个省,首都哈拉雷,人口1690万(2022年10月),主要有绍纳族(占84.5%)和恩德贝莱族(占14.9%)。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3世纪,卡伦加人建立莫诺莫塔帕王国,15世纪初王国达到鼎盛时期。1890年沦为英国南非公司殖民地,1895年被命名为南罗得西亚。1923年英国政府接管该地,给予“自治领”地位。1953年,英国将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和尼亚萨兰(今马拉维)合组为“中非联邦”。1963年底“联邦”解体。1964年,南罗得西亚白人右翼势力组成以伊恩·史密斯为首的政府,并于1965年11月宣布独立。20世纪60年代,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简称人盟)和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先后成立,进行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武装斗争。1979年,津巴布韦各派在英国主持下召开伦敦制宪会议。1980年2月底举行议会选举,穆加贝领导的民盟获胜。同年4月18日独立,定国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津巴布韦是非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矿业为经济三大支柱,津巴布韦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该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2021年津巴布韦国内生产总值(名义)214亿美元,经济增长率(实际)7.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66美元。

  2. 津巴布韦周围国家

  津巴布韦共和国(Republic of Zimbabwe),简称津巴布韦,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1980年4月18日独立建国。

  津巴布韦在1980年之前原本称为罗得西亚,这名字源自于替英国在这地区建立殖民地的塞西尔·罗兹。

  津巴布韦曾经经历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但从2009年用美元和南非兰特替代本国货币后,通货膨胀开始逐渐趋于稳定。

  津巴布韦是非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矿业为经济三大支柱,津巴布韦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该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

  3. 津巴布韦周边有哪些国家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毗邻。虽然地处非洲内陆,但津巴布韦全年气候宜人,年均气温22℃,特别是首都哈拉雷四季如春、繁花似锦,被认为是世界上气候最好的城市之一。

  津巴布韦是名副其实的非洲“明星”旅游目的地,维多利亚瀑布是其最著名的景点。维多利亚瀑布宽1.7公里,最大落差108米,是非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1855年,苏格兰探险家、首位踏足此地的欧洲人利文斯通曾感叹,瀑布之壮观让“从上方飞过的天使目不转睛”。1989年,维多利亚瀑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对于喜欢探险的游客,维多利亚瀑布一定不会令他们失望。这里有号称世界上最惊险的“魔鬼游泳池”。从跳进泳池的那一刻起,肾上腺素便会直线上蹿——湍急的水流绕身而过后随即落下万丈深渊,形成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势,水流与岩石撞击溅起百米水雾。

  在非洲班图语中,津巴布韦意为石头建筑,以它为国名,意在展示国家的历史和文明。哈拉雷东南约300公里外有一处被称为大津巴布韦的庞大石头建筑群遗址,约建于公元八至十世纪,占地1万余亩。这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石头城建筑群体,是非洲古代文明的象征,风格类似的石头建筑群遗址在津巴布韦已发现百余处。津巴布韦人对石头城引以为傲,国名、国旗、国徽和硬币上,石头城都被当作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去非洲不看野生动物绝对是一个遗憾。津巴布韦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全境遍布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这里还是世界上非洲象最集中的国家之一,境内有大约8万至10万头大象,其中40%生活在与博茨瓦纳接壤的万基国家公园内。在津巴布韦,游客很容易看到成群结队的大象出没。在津巴布韦一些私人动物保护区内,与大象互动或者“象背上的婚礼”是特别受欢迎的旅游项目。

  当然,与当地人打交道也是度假中最有意思的一环。来到津巴布韦,没有理由不结交几个热情的当地朋友。津巴布韦人受教育程度在非洲国家中较高,高识字率是他们引以为豪的一点。津巴布韦人比较注重礼节,待人彬彬有礼,热情友好,对老人、妇女尊重谦让。无论在任何场合,津巴布韦人均注意语言美,即便见到不认识的人也会主动问候。津巴布韦人还有见面送礼的习惯,礼物种类繁多,有当地土特产、石雕、铜版画等

  4. 津巴布韦地区

  中国北京快6小时

  [参考数据]

  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的当地时间是2022年9月11日 14:28:13东二区时区

  中国北京的当地时间是2022年9月11日 20:28:13东八区时区

  津巴布韦共和国,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1980年4月18日独立建国。津巴布韦在1980年之前原本称为罗得西亚,这名字源自于替英国在这地区建立殖民地的塞西尔·罗兹。津巴布韦是非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矿业为经济三大支柱,津巴布韦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该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

  5. 津巴布韦附近的国家

  不是,2003年世界银行公布数据,世界最穷的国家是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人口6860万,人均GNI(世界银行从去年起改用国民收入来排国家的经济状况,数据和GDP基本一致)90美元。

  其次还有两家人均GNI在100美元,分别是布隆迪和塞拉利昂。《摘自时事资料手册》2004年第六期。

  6. 津巴布韦内陆国家

  津巴布韦面积为3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

  津巴布韦共和国,原称罗得西亚(1980年前),简称津巴布韦,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1980年4月18日独立。

  津巴布韦曾经经历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但从2009年用美元和南非兰特替代本国货币后,通货膨胀开始逐渐趋于稳定。

  津巴布韦是非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矿业为经济三大支柱,津巴布韦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该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2019年11月11日,津巴布韦储备银行(央行)开始发行新的本国货币新津巴布韦元,从而结束了该国10年没有本币的局面。

  7. 津巴布韦靠近哪个国家

  中文全称:津巴布韦元 币值换算:一元=100分 币值: 1、5、10、20、50分和1元 介绍:津巴布韦元(Zimbabweandollar)是由津巴布韦央行发行的货币,是津巴布韦的法定货币,每一元分为100仙(cents),其符号缩写为“$”或“Z$”(与其他以“元”作单位的货币区分)。盾面上的波纹象征津巴布韦广阔的水域。盾面下部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遗址“石头城”。盾形上端竖立着五角星和津巴韦鸟。该鸟是国家和民族的愿望之象征,也是津巴布韦和非洲国家古老文化之象征。盾形下端的山坡上有玉米、棉花图案,象征津巴布韦丰富的农产品和丰富的矿藏资源。两侧是津巴布韦羚羊。绶带上用英文写着“团结、自由、劳动”。

  8. 津巴布韦有哪些省

  1*与津巴布韦贸易可以不再受国际汇率影响。

  2*不用通过美元等国际货币交易,不再受他们牵制,省了印花税等不必要的成本。

  3*两国关系密切,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中国影响力。

  4*津巴布韦国家影响力有限,人民币法定货币国家太少,对我国影响有限

  9. 津巴布韦是什么样的国家

  非洲大陆有50多个国家,津巴布韦这个国家虽然面积不大,人口也只有1700万,但是论及知名度却是如雷贯耳。

  2008年,津巴布韦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津巴布韦政府发行了面值为100万亿面额的钞票,创造了人类货币史上的记录。

  事实上,津巴布韦曾被称为“非洲面包篮”,一度是非洲最富有的农业国,但是自从2000年津巴布韦也闹起“打土豪分田地”后,经济形势一落千丈,国内民不聊生、动荡不断,活活把把自己从一非洲富足国家拉到穷国之列。不得不说,津巴布韦太能作了。

  昔日的津巴布韦有多富裕?很多人都不了解,下面咱们就来一起见识一下。

  基本概况

  1980年津巴布韦正式独立,现在的国名是从罗得西亚更改而来。津巴布韦是非洲东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全国地势高峻,大部分地区是古老的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从西南部的布拉瓦约到东北部的哈拉雷,包括东北部绝大部分地区,为一弧形地带,海拔在1200米至1500米之间,被称为高草原。这一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加之地下矿藏丰富,是这个国家的精华地带。全国主要城市、工矿业和大型农场都在这一地区。

  虽然位于热带,但因地势较高,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凉爽,降雨量较丰富。东北地区年降水量为900-1400毫米,最高达1800毫米。由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递减,西部有小块地区是沙漠。

  丰富的矿产资源

  津巴布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古老的地层中,蕴藏着近四十种矿物,其中铬、黄金、石棉和煤的产量或藏量在非洲和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津巴布韦以盛产优质铬矿而闻名于世,矿石中含铬的氧化物达50%以上,蕴藏量为5000万吨。在八十年代,津巴布韦刚独立时,年产铬矿60多万吨,仅次于苏联和南非,占世界第三位。

  津巴布韦还有着丰富的锂矿、黄金资源,在八九十年代的黄金年产量在三十吨左右,位居世界前十。此外,津巴布韦沙巴尼等地出产优质石棉,产量占世界第三位;西北部的万基煤矿,藏量达40亿吨,是非洲著名的大煤矿。靠着对外出口矿产资源,每年有6亿多美元的收入,占全国出口总值的百分之三成。

  除矿藏外,水利资源也较丰富。北部边境湍急的赞比西河蕴藏着巨大的水力。津巴布韦在赞比西河筑起了混凝土大坝,形成了卡里巴水库,除了满足津巴布韦本国用电需求外,还向邻国赞比亚出口电力。

  经济闪耀非洲

  刚独立时的津巴布韦经济堪称发达,工农业基础较好,虽然比不上南非这样的强国,但是跻身非洲第二档次不成问题。1982年津巴布韦人均GDP为1100美元,是当时中国的4倍多,放在整个非洲大陆,也仅次于南非、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

  工业、农业、矿业是津巴布韦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拥有钢铁、机械、电力、建筑、化工等基础工业和纺织、服装、卷烟、制糖、制鞋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门类齐全,自成体系。工业品自给有余,可向邻国出口,赞比亚、莫桑比克等国是它的工业品的传统市场。

  农业中,白人经营的农场和种植园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90%,全国白人农场有7000多个,雇佣了30多万黑人工人。这些农场主要生产烟叶、甘蔗、茶叶、棉花等,其中烟叶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交通运输方面,全国有铁路3200多公里,公路4万多公里,并且有铁路通往南非一些港口。赞比亚、扎伊尔的进出口货物大都在津巴布韦过境。全国主要城市都有空中航线相连。

  首都哈拉雷是津巴布韦最大的城市,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当时非洲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此时的津巴布韦看起来充满着希望与朝气,如果埋头发展,以津巴布韦有利的先天条件未尝不能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之列。

  但从2000年开始,执政的穆加贝政府开展了一场“土地改革快车道”运动,对国内的白人农场强征分配给退伍老兵。结果导致大量白人外逃,国内农业生产凋敝,再加上西方的国际制裁,引发物价飞涨,津巴布韦政府不得不以货币更新换代的方式试图抑制恶性通货膨胀。

  直到今天,津巴布韦仍没有从当年的通货膨胀中完全恢复过来,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子,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