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房产投资本质是什么 我们的酒店要精品化

时间:04:25:40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26评论:0

  投资到底都是商品属性的。

  影响投资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所以,投资他也就是看好这几点就可以了。

  第一,经济的发展。这些年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总值涨了多少?GDP涨了多少?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资本与投资是没有所谓的长远打算和道德民生的考量的,它就是哪里能挣钱就往哪里跑,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政策和法规来规范。房地产也一样,由于房子的需求一直在增加,因此也有了它发展得最好的20年,但是,毕竟房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我国的经济也从高速发展向着高质量发展转变。这个过程中,房屋的居住属性应该是第一位的,这也是从民生的角度来考虑的。因此,这些年的调控政策,尤其是一二线城市,一定是保持房价的稳定。而且也必须保持稳定。

  第二,土地的价值。从以前到现在,土地价值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的基础建设不仅仅影响着房价,也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比如在城市里面建地铁,建公路、学校、建医院,公园等各种公共配套设施,政府每年卖地,实际上,他又把钱投到城市建设中去了。这些钱都在创造GDP,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转,政府投了这么多钱。其实相当于是给土地注资了,他投进去这么多钱不多赚回来五百万亿。那他的投资不是要打水漂吗?

  为什么地铁一通房价就涨了呢。投资一条地铁线,长得得要上百亿,短的20个站也起码是五六十亿。靠收地铁票最多是收一个运营成本,你的成本是收不回来的。那你的价值转化到哪里去了呢?就是沿线的土地上去了,所以为什么沿线只要有地铁的土地都卖得贵。房子卖得贵呢?就是地铁投入带来的土地附加值在同一个城市里。为什么城市中心的土地值钱,郊区的土地不值钱呢?因为城市中心的土地周边配套最好。产业最好,所以吸引的人流最多,大家都在城中心上班,都想要住到城市中心。享受最好的配套,最便利的交通,那房价自然贵。所以说这个土地价格的上涨。房价的上涨并不能算是泡沫,因为是政府实打实地投入了成本的。

  第三,土地财政。调控其实根本就不是为了打压房价,让房价下跌,只是想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速度。让房价别一次性涨太多,否则泡沫会持续吹大,提前破裂。房地产在中国太重要了,不能倒,必须要调控。如果调控了,这头长牛还可以干个一二十年都不会崩盘。其实,不是中国的房地产不能倒,而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房子都不能倒。房地产如果崩盘,看似很多人都能买得起房子了,实际并不是很多人买得起房子。而是引发一系列的崩盘,原来,抵押贷款的人失业了,银行倒闭了。所以,人们买房子也都是买涨不买跌的,房价真的雪崩的时候,能买得起的人也不买了。整个社会经济就塌陷了。你们要知道,中国有多少地方政府都是靠土地财政来维持开支的。把房价干死了,地卖不出去,地方政府哪来的钱修地铁搞公共配套呢。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呢,又总是抱有幻想,

  第四,人口流入。又说到人口了,房价上涨始终是脱离不了人口的人口多的城市。房价上涨这么快,为什么都喜欢往大城市去呢?因为就业机会多,配套设施完善呀。像一线城市,因为人口始终有流入而供给又少,所以房价是没有天花板的。中国的楼市调控其实也只是针对部分城市,中国663个城市。将近300个地级市,366个县级市真正有调控能力的不足100个。

  由于1996年到2006年十年间的人口红利和城镇化布局,房地产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增长阶段,那个时候,房地产投资可以说是“买到就是赚到”,高杠杆、高周转、高利润是那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2016年至2017年这一年间,房地产投资进入了平稳增长的阶段,虽然人性的贪婪难以克服,但房地产也渐渐进入了“房住不炒”和“城市存量更新”的阶段。

  2017年以后,我们认为,房地产投资将逐渐回归到正常的行业。这一阶段有三个特征:专业机构优势聚焦、大宗交易碾压散售、个人最终趋向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变化

  其实房地产天然有两种属性,一是实物属性——看得见摸得着,可住可租可售,又能给你带来舒适感安全感;二是金融属性——有保值性(可以抵御通胀),有一定流动性(可以变现),有收益性(可以收租),有增值性(可通过租售获利)。

  我们认为,虽然赚钱不一定只有房地产,但房地产天然可以保值增值。

  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们认为,前20年,处在城镇化高潮,买住宅赚钱很容易;未来20年,聚焦一线城市核心都市圈,才是赚钱王道。

  为何要聚焦一线城市核心大都市圈?在大都市圈,优质公共资源高度集中,地段好、人气高、资源又优质。在这个地段的改善型住宅或酒店公寓,功能优化、品质改善,又符合了人们追求品质和个性化体验的需求,自然会很有前景。

  19大定调,存量时代来临,运营提升价值。尤其是19大之后,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号,第一是鼓励持有,第二是要发展美好生活。什么叫美好生活?就是我们不能再简单有房子住就满足了,我们的公寓也要有品质化,要有尊严。

  而我们现在的公寓都是什么样的?都是C2C的——张大爷李大妈租给租给别人的,所以谈不上专业管理,也没有什么体验,而且租户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但是海外的公寓完全是专业的机构运营,有契约精神,能够让你三年五年住的比较有保障,同时也有非常好的物业管理,甚至还有一些社区经营。

  正因为中国过去几乎没有做运营,所有的房地产商都是拿地买房、拿地建房、卖房等等,但是现在我们有了一种新玩法——买楼改造提升经营,最后再卖出。

  其实如果从投资的角度,可能我们不会去买地,但是会买一个存量的资产,而这个资产往往是在核心城市的优质区位,但是原来经营的不好或者不会经营,我们拿过来之后经营好了它就增值了,而且这个还是比较稳健的增值。

  选对路径、选对市场、选对伙伴

  首先你的确是买不到了,好城市几乎没有你的房票;

  其次你无法跟机构PK,机构的资金多成本低,而且政策是鼓励机构经营了之后可以去做Reits,这个也可以获得流动性;

  再次,个人也不见得能够买得对,因为研究能力有局限,但是机构资源广;最后,个人买完之后也不会经营,因为没有专业能力。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