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1392是什么意思 最近有篇网文流传很广

时间:18:30:40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5评论:0

  【作者:刘晓博。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天天说钱(ID:liuxb0929),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

  7月14日,财**部在其官网公布了2016年全国财**决算情况,其中包括40个表格、说明。

  其中的“2016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分地区决算表”,向我们详细披露了2016年度,中央向各地分别发放了多少钱的“红包”。

  在当前制度下,税收的大约47%归中央,53%归地方。但地方有一笔很大的收入,被列在“**府性基金收入”项目下,这就是土地转让收入,今年估计会再次突破4万亿。

  从上面分账的比例我们可以猜到:中央财**一定是非常宽裕的,地方财**一定是紧张的。事实上,中央多拿走的那部分钱,是用来调剂地方收入的。通过“转移支付+税收返还”,一是平衡了各地经济发展,二是树立了中央的权威,三是可以引导经济按照中央的部署运行。2016年,中央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总量接近6万亿。

  也就说,在中国存在着两大资金抽水系统:

  系统一:由于东部、南部经济发达,处于产业链条的高端,所以不断通过市场力量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抽血。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的财**收入都非常高,这是因为这些城市在经济上有“向全国征税”的能力。

  最近有篇网文流传很广,说深圳的总税收已经超过了**省,说明大陆税负重。税负重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是独立关税区,很难向区外征税。深圳跟内地是一个市场,所以就有“征税”的权力。其实,深圳的税收规模比北京、上海小很多。

  系统二:就是中央的“转移支付”,这是把东部、南部过多抽走的资金,通过行**的方式调回给中西部一些,避免中国发展严重失衡。

  相比之下,“系统一”的抽血能力更强大,“系统二”只是给予部分矫正而已。

  下面让我们看看最近两年,获得中央“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最多的省份排行:

  排名2016年2015年

  省份金额省份金额

  1四川3985四川37012河南3673河南34033湖南3064湖南28644黑龙江2775湖北26065湖北2766云南25106云南2667黑龙江24557河北2615安徽24328贵州2552**24299安徽2544河北241710**2404贵州231811广西2387广西216312内蒙2344内蒙2107

  可以看出,过去两年从中央获得最大红包的三大省份都是:四川第一,河南第二,湖南第三。

  四川之所以连续多年成为“拿到最大红包的省份”,跟两个因素有关:第一,汶川地震损失巨大,重建过程很漫长;第二,四川是西部第一人口大省,全国第四人口大省。

  正是有中央连续多年的持续输血,成都汇聚的资金总量才能在很多年里超过天津、重庆、杭州、南京这些城市,当了很多年的内地“老五”。不过,最近两年,成都汇聚的资金总量,先后被杭州、重庆超过。

  河南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但由于人口外流,常住人口没有广东、山东多。所以,河南是常住人口第三大省,中部第一人口大省,经济相对滞后,中央给予的“红包”就比较多。

  来自四川、河南统计部门的数据,也反映出中央“红包”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

  四川省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38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11.9亿元。其中差额,大部分来自中央红包。

  河南省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5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56.64亿元。其中巨大的差额,也只能由中央红包来填补。

  至于湖南,也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人口大省,全省人口6783万人,几乎是福建的两倍。

  跟2015年比,黑龙江、河北排名有所提前,这跟中央照顾东北地区,以及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体现了国家战略。

  如果我们从人均获得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来考察,上述排名将被完全颠覆。在人均获得红包方面,**、青海这些人口小省(区)反而很占便宜。

  比如在2016年,四川人均获得的上述**策红包是4823元,河南是3853元。而**则达到人均4.3万元,青海是1.8万元。根据财**部的数据,2016年**获得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是1392亿元,而**全区常住人口一共只有324万人!

  中央手里的“红包”总值大约是6万亿,这些钱基本上都是发达地区贡献的。比如在2016年度,北京市至少贡献了7800亿,上海贡献了5500亿,深圳贡献了4760亿。

  对于北上深来说,每挣1块钱的财**收入,能留下的大约只有4毛钱,6毛钱交给了中央**府,其中大部分支持了中西部建设。当然了,国家也把最好的发展机遇给了北上深,让他们分别成为**治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