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农历七月苗族有什么习俗 具有艺术感染力

时间:03:57:32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20评论:0

  七月场·采花节

  苗族传统节日

  七月场·采花节,系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阿市乡苗族传统节日。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七月场·采花节

  节日时间

  每年农历七月第一个赶场天

  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基本简介

  每年农历七月阿市乡的第一个赶场天,是阿市乡苗族同胞们最隆重的节日,即“七月场·采花节”。

  七月场·采花节是一场文化的盛会。节日的盛装,精美的刺绣,精彩的芦笙舞,甘甜的水花酒,原生态的木叶情歌……展示着苗族服饰、饮食、音乐等文化的无限魅力。

  历史沿革

  这个节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据记载,清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苗民陶新春、陶三春兄弟等于今赫章县韭菜坪起义,九月即移师毕节猪拱箐,并以此为根据地开展反清斗争长达七年之久。起义失败后,苗族同胞被迫逃离分散隐居。后经人号召提议,苗民们秘密约定以每年农历七月阿市第一个赶场天为聚会时间,大家到阿市集会,探亲访友,畅叙阔别之情。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这一“约定”逐步演变为苗族同胞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采花节”和今天阿市乡及周边各族同胞经济文化交流的民族文化节。

  黔南布依族苗族习俗?

  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唱侗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爬坡节、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节、摔跤节、林王节、“三月三”歌节、“二十坪”歌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

  苗族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委婉动听、抒情优美的“游方歌”,还有“古歌”、“酒歌”、“大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艺术感染力。

  民族舞蹈有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庄重的踩鼓舞,有纯朴活泼的芦笙舞,有侗族的“多耶舞”。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有苗族的“划龙船”和武术,侗族的被誉为“东方橄榄球”的抢花炮等等。 民族工艺有在宋代就作为贡品的苗族蜡染和侗族的侗锦以及苗族侗族的刺绣、民族服饰和首饰等,都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竹编是都匀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等众多民族的传统工艺品。剪纸是都匀水族聚集的奉合、阳和、基场民族乡特有的剪纸艺术。

  民族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苗、侗、水、瑶、畲等民族的干栏式吊脚楼,土家族的衙院庄园,侗族的鼓楼、花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

  2021年苗族节日表?

  2021年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吃新节、赶秋节等,苗年,在融水苗族中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过年;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吃新节,时间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赶秋节流传天秀山县,每年立秋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