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体现贫贱不能移的事例 以面粉救济中国

时间:13:27:52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54评论:0

  气饿了。千傲在路上,等着饿了的吃饭。

  白话:齐国有饥荒。财主钱敖在路边准备食物分给饥饿的人。

  有饥民,匆匆而来。

  白话:有一个饿汉,用破布蒙着脸,跌跌撞撞地向他走来。

  钱敖左手盛饭,右手盛水,说:“喂!来吃吧!”

  白话:钱敖左手盛饭,上汤”用他的右手,说:“嘿!快来吃饭吧!

  举目而视,曰:“吾不食汝之食,故来也!”

  大白话:饿了抬头看他说:“是我不吃饭,才会到现在这个地步!”

  于是谢了严,又最后没吃就死了。

  白话:钱敖紧跟在后道歉,饿汉不肯吃饭,最后饿死。

  摘自《礼记·檀公下》。

  后记:这几天看了古文,翻译成白话。文中“叹来食”指的是不礼貌的问候和侮辱性的施舍。古语有“志士不饮盗泉水,忠义不食小贱”之说。这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骨!

  朱自清教授晚年胃病严重。他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买3袋面粉,不够一家12口人吃,还严重营养不良。 1948年,美国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鉴于国内饥荒,以面粉救济中国,激起了中国文人骨干的反抗。吴晗让朱自清在“拒绝接受美国面粉援助”的声明上签字,他毅然签下并表示:“我宁愿穷死,也不愿接受这种屈辱的施舍”。今年8月12日,朱自清穷困潦倒,在北京逝世。

  朱自清清贫卑微的坚毅骨气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吃“救济粮”,既是高尚人格的体现,也是建国前爱国文人力量的体现。

  关于穷贱不能动的案例介绍到此结束(名人穷贱不能动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