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你们家乡平常清明节有什么风俗 从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

时间:17:16:34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8评论:0

  你们家乡平常清明节有什么风俗,今年有变化吗?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

  几百年来,当地居民,仍保留着辈辈相传的风俗。相传不衰。久经不息。

  我们山东省,是众所周知的礼仪之地。大家知道的清明节,有若干的风俗。且留传至今。

  今天,是清明节的前一天。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

  今天是我们本地称之为的“大寒食节”。

  是清明节前的一天。

  前两天,也就是昨天,农历三月初十。是“寒食节”。也叫“一百五”。

  “一百五”是什么意思呢?这话说来就长了。

  从头一年的“冬至”算起,到“一百五”这天,正好是105天。

  当地居民习惯叫法就叫“一百五”了。

  是一百单五天的意思。

  “一百五”这天,我们管这天叫做“寒食节”,

  “一百五”,去添土。

  “冬至寒食一百五,家家祭祖添坟土。”

  这是谚语。

  农村墓地里,家家户户,一大清早,抗着铁掀,去墓地给祖先们的坟头添土。

  添土的意思,就是给逝去的先辈们修葺房屋。

  这就是留传下来的传说了。

  一年下来,风吹雨淋,坟头被水流冲洗,坑坑洼洼的,坟头容易塌陷进去。

  一百五这天,得把坟头补土,重新整容一下。堆土成圆锥形。不存水,易护坟墓。

  整理好了,最后再弄一个圆圆的、帽子形状的、结实的土块,十五公分大小的帽子形体,放在坟顶上。

  那就叫做坟帽了。也有叫做坟头的。

  远远的望去,整个坟墓、园林,修葺一新。颇为状观。

  我们都会观察各家各户的坟茔。

  若一百五这天没有添新土的坟墓。百姓们就会议论纷纷。说三道四。

  当然了,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在外工作不能及时回家,也有第二天补添坟土的事例。

  不过,当地风俗认为,只有一百五这天添土,给逝去的先辈们把坟墓修葺一新,才算是盖的新房子。

  过了一百五这天再补添坟土,那就是旧房子了。

  你信吗?

  风俗,就是风俗。当地百姓们认呀。都信着呢。

  一百五这天,有迁坟的,有起墓的,有合墓的,有立碑的。有在坟墓前面载种松柏树的。

  风俗吗,相约俗成,就成了风俗。

  风俗是有群众基础的,所以,不用组织,也不用动员。时节一到,家家户户都履约如初。年年如此,相传千百年。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

  从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前一天的“大寒食节”,到“清明节”,这样子的习俗,你听懂了吗?

  今年仍如去年,去年仍似前年,明年照旧如此。

  自我记事儿起,就是这么流传着的民俗。这就是我们山东省本地的风俗。

  清明节,祭奠先辈,寄托哀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国家只所以把清明节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说明国家重视传统,重视民俗,尊敬习惯。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风土人情不尽相同。

  你的问题,我只能写我知道的山东省本地的民俗。

  聊叙民俗,难以概全避偏。遗漏处,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教。

  一孔之见,水平受限。平白实话、照直实说。托您垂问,不得不答。

  倘若答非所问,指正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