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萧妃 野史中的记载不准确

时间:13:38:43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8评论:0

一直传说杨广的萧皇后是个绝色美人,一生中先后迷倒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处罗可汗死,颉利可汗、李世民六位君王,那么那么这个女人到底什么来历,为何有这么大魅力呢?又或者是《小说》、《演义》、《野史》为了故事情节杜撰的呢?

萧氏有女

公元567年2月,西梁孝明皇帝萧岿的皇后张氏为其诞下一女。

由于当时“二月生子者不举”的习俗,刚出生的婴儿被送到岿的六弟萧岌家里寄养,没想到,几个月后萧岌夫妇居然都死了,于是萧氏又被转送到了她的舅舅张轲家,期间一位占卜奇人曾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其生辰八字,最后得出了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

在舅舅家,萧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炀帝愍皇后萧氏,梁明帝岿之女也。

江南风俗,二月生子者不举。

后以二月生,由是季父岌收养之。

未岁,岌夫妻俱死,转养舅张轲家。

轲甚贫窭,后躬亲劳苦。

炀帝为晋王,文帝为选妃于梁,卜诸女皆不吉。

岿乃迎后于舅氏,令使者占之,曰:“吉。

”遂册为妃。

晋王选妃

公元581年,杨坚接受北周静帝的禅让,成为隋文帝,12岁的杨广被封为晋王,为晋王选妃的工作也就提上了日程,西梁明帝萧岿瞅准了这次与杨坚成为亲家的机会,把他所有女儿都推荐给杨广,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一整套流程之后,得出了“遍占诸女,诸女皆不吉”的结论。

萧岿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个女儿寄养在舅舅家,于是赶紧让人把萧氏从张家接回来,给隋朝送去生辰八字,“使者占之,曰‘吉’”。

正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不强求。

杨广对这位妃子也是十分满意,因为不但长得漂亮,还因为那个传说“母仪天下”,似乎他就是未来的皇帝一样,有了萧妃这颗希望之星,原本不曾对王位幻想的杨广,开始有计划地与大哥杨勇展开储位之争了。

助夫夺嫡

进入杨家后,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萧妃,优势逐渐显露,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性婉顺,有智识……高祖大善之,帝甚宠敬焉”。

公元587年,隋文帝任命晋王杨广为统帅,灭了南朝的陈,完成南北统一,鉴于杨广在灭陈之战中表现出色,隋文帝直接把经略江南的工作都交给了杨广。

在萧妃及的协助下,杨广在江南地区,采取了不同于隋文帝的措施,杨广用了十年的时间,逐渐搭建了自己的势力,杨广已不满足晋王的身份。

而此时,太子杨勇又往刀口上撞,因为杨勇宠爱偏房云昭仪,直接把太子妃元氏气得上吊自杀,杨坚和独孤迦罗一怒之下要废掉杨勇的太子之位。

杨广利用这个机会乘虚而入,故意在母亲面前极力装出一副仁孝正派的样子,还有意作出疏远萧妃专心政务的姿态。

聪明的萧妃也一本正经地配合着杨广表演,经常到独孤皇后那里哭诉杨广只顾政务冷落了自己,最终演技骗过了杨坚和独孤皇后,把杨广推上了太子宝座,而萧妃也成了隋朝的太子妃。

这一年,萧妃33岁。

后宫之主

604年,随着隋文帝杨坚的驾崩,太子杨广正式继位,是为隋炀帝。

萧妃也从太子妃,顺利地升格成了萧皇后。

隋炀帝对萧皇后的评价是“夙禀成训,妇道克修,宜正位轩闱,式弘柔教”。

萧皇后一共为隋炀帝生育了二子一女,隋炀帝下江南,萧皇后都陪伴在侧。

渐渐地,隋炀帝无心朝政,在他第三次游兴扬州之时,天下已经大乱。

李渊、李密、窦建德等人纷纷举兵。

久驻江都的骁果军发生叛乱,宇文化及弑隋炀帝于江都宫,据说萧皇后亲自为隋炀帝入殓:“与宫人撤漆床板为小棺,与赵王杲同殡于西院流珠堂”。

这一年,萧皇后51岁。

颠沛流离

有野史说,江都之变之后,随行江南的王室成员大多数被宇文化及杀了,萧皇后和少部分皇室成员做了宇文化及的俘虏,宇文化及以她的儿子性命作为要挟,带着萧皇后退守魏县,并自立为许帝,改称萧皇后为淑妃,但是很快被中原起兵的窦建德打败。

公元619年,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杀害,窦建德除了收缴宇文化及的金银珠宝和魅力不减的萧皇后,把宇文化及的淑妃变成了自己的王妃,但是在《资治通鉴》中却找到了不同的说法,《资治通鉴》说,窦建德进城后,抓住了宇文化及,见到萧皇后时称臣,并穿素衣哀悼隋炀帝。

“建德入城,生擒化及,先谒隋萧皇后,语皆称臣,素服哭炀帝尽哀”,

野史中还记载说,由于中原战乱的不断,北方的突厥迅速壮大,隋炀帝的妹妹(嫁给突厥可汗和亲)打听到萧皇后的下落后,派使者来把萧皇后接到了突厥。

到了突厥后,魅力无限的萧皇后再次击穿了处罗可汗的心,已经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萧皇后成了处罗可汗的妃子。

处罗可汗死后,颉利可汗继位,萧皇后又成了颉利可汗的妃子。

但是现在史学家却认为,但是的萧皇后已经40多岁,在古代应该是老态尽显,突厥把萧皇后和杨政道接到突厥的目的是实现其逐鹿中原的野心,其依据是迎来萧皇后和杨政道之后,立马就把三岁的杨政道立隋王,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

终回故土

萧皇后在突厥滞留12年后,唐太宗李世民遣大将李靖大破突厥,索回了萧皇后,此时的萧皇后,已经63岁了。

野史上说,萧皇后入朝时,李世民见萧皇后云髻高耸,雾鬓低垂,腰似杨柳,脸似牡丹,美眸流盼,不但没有老态,还有成熟果实般诱人的风韵,让才华盖世的李世民不禁为之心旌摇曳,萧皇后被唐太宗封为昭容。

为了庆祝,李世民还让四处张挂着华丽的宫灯,歌女舞姬们献上轻歌曼舞,还问萧昭容,“卿以为眼前场面与隋宫相比如何?”没想到萧昭容平静地说道:“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王,何必要与亡国之君相比呢!”

然而,根据《北史》记载,唐太宗在迎回萧皇后之后,给她前朝皇后应有的尊敬和礼遇,还给她安排了府邸,杨政道被授予外散骑侍郎的官职,公元648年,81岁的萧皇后死后,唐太宗给予她应有的礼遇:“庚子隋萧后卒,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

”那么为什么唐太宗要如此厚待萧皇后呢?原来,杨氏和李氏在北周时都是八柱国,两家有着姻亲关系,兰陵萧氏在李唐建立过程中,也立下了很多大功。

大唐贞观四年,破突厥,皆以礼致之。

归于京师,赐宅于兴道里。

二十一年,殂。

诏以皇后礼于扬州合葬于炀帝陵,谥曰愍。

纵观萧皇后的一生,可以说波澜壮阔,也可以说颠沛流离,有些野史上说萧皇后嫁给六个君王,与唐太宗关系暧昧、甚至封为昭容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