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莱阳梨 我们这水也是甜的

时间:17:14:34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8评论:0

记者 杜晓丹 吕奇

每年10月初,莱阳梨进入采收季,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果实挂在枝头,散发出阵阵果香,一片丰收的景象。

与莱阳梨粗糙的外表截然不同的是它的果肉,咬上一口果肉细腻、汁水丰富、香甜可口。

莱阳梨又名莱阳茌梨,是中国的四大名梨之一,因产于莱阳而得名,而莱阳市又因为拥有莱阳梨,被誉为“中国梨乡”。

百年以上古梨树总面积4110亩52587株,其中,400年以上的古梨树1455亩15737株。

2021年,莱阳梨品牌声誉全国排名第7,品牌价值达到8.98亿元,莱阳古梨树群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百年老梨树

今年迎丰收

烟台是全国久负盛名的水果主产区,在烟台众多优质果品中,莱阳梨是独特的存在。

莱阳梨又名莱阳茌梨,种植面积1.2万亩,百年以上古梨树总面积4110亩52587株,其中100年—399年的古梨树2655亩36850株,400年以上的古梨树1455亩15737株。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口感独特的莱阳梨。

400岁的莱阳梨古梨树上挂满果实。

记者 吕奇 摄

“莱阳梨主要分布在五龙河的几条支流及五龙河两岸河滩地带的沙壤土上,这个地方的土壤沙粒大小均匀,通气透水性强,地表土壤温差大,对果实的着色和糖分的积累与提高有良好的作用,为形成莱阳梨独特品质提供了土壤条件。

”莱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孟繁佳介绍莱阳梨核心产区的天然优势时说。

位于莱阳市照旺庄镇芦儿港村的梨乡梨源示范基地内,平整的沙地上,间隔六七米就有一棵粗壮的百年老梨树,蜿蜒曲折的枝干上挂满了硕大的果实,“老梨树的枝干像条龙!”前来采摘的刘女士不禁惊叹道。

刘女士老家在莱阳,但退休后和爱人定居北京,“每年国庆假期前后必来咱这百年梨园摘些梨,寄给在外地的亲戚朋友,吃了几十年,就爱这一口,这是咱们莱阳的特色,别的地方买不到。

”刘女士说。

“今年没有病虫害,是个丰收年。

”正在摘梨的梨农王贤福高兴地说,从九月份开始就有客户陆续打电话订购,梨的品质好,多年积攒了不少老客户,所以他家梨不愁卖。

王贤福今年已经68岁了,他和老伴两人管理着一百五十多棵梨树,至今已有十八年了。

“这些老梨树管理起来相对简单,就授粉、掐花萼、采摘的时候比较忙。

忙的时候孩子就回来帮帮忙,平时就我们老两口。

“像这棵老梨树有200多年了,能结近2000斤果。

”王贤福指着旁边一棵老梨树给记者介绍,“我们这儿的梨好吃,不仅是因为有五龙河冲出来的沙地,我们这水也是甜的,种的蔬菜水果都好吃。

成立联合社

统一打造品牌

2019年8月,莱阳市照旺庄镇党委牵头引导整合芦儿港等11个梨主产区村联合成立了莱阳市梨乡梨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据梨乡梨源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陈代涛介绍,联合社覆盖了包括芦儿港村、西陶漳村等全部正宗莱阳梨核心产地村,由11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成建立,现有入社梨园3100亩,均是从全镇7000亩莱阳梨园优中选优确定的精品莱阳梨供应基地。

“今年梨不但丰收,而且品质也更好了。

”陈代涛说,近两年,这片老梨园加大了新技术应用力度,安装了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装备,同时,大幅增加有机肥用量,提升了土壤有机含量。

陈代涛从小在这片老梨园长大,小时候看父辈种地很辛苦,就想有没有新技术、新方法让他们别那么辛苦,后来便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本科学习的是园艺专业,研究生时研究方向为生物质工程与绿色农业。

2020年接手老梨园后,陈代涛先从改良梨园土壤开始。

“之前部分果农为了追求产量,使用普通化肥,造成梨品质下降,树势衰落。

从前年开始,联合社指导社员大幅增加有机肥用量,减少化肥用量。

每亩地有机肥用量从过去的两三袋,增加到现在的3吨多。

”陈代涛说。

去年开始,在陈代涛指导下,老梨园开始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

“这边都是沙壤土,‘跑水跑肥’,采用节水的微喷灌技术之后,可以根据梨树不同生产阶段,按需求供应肥水,避免了水分和肥料浪费。

另外,在梨树发芽和花期,通过微喷可以提高果园温度,降低‘倒春寒’对梨树的不利影响。

“在品牌打造上,联合社逐步实现梨产业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销售。

”陈代涛将印有“梨乡梨源照旺庄”的包装盒展示给记者。

“我们还将深挖百年梨树厚重的历史文化,比如,像这两个长在一起的梨,它的果型、大小、品质都不错,我们会带着枝叶直接剪下来,取名连理枝,将百年梨树美好的寓意带给大家。

”陈代涛指着百年老树上的莱阳梨说,“除此之外,我们还给老树编号,用视频记录它春夏秋冬的生长情况,生成二维码。

消费者在品尝百年梨树的果实时,还可以去感受它沉淀着时间的味道。

出台“组合拳”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梨乡是莱阳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近几年,莱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莱阳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莱阳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的“组合拳”。

据莱阳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去年以来,莱阳市制定了实施意见,加快推进莱阳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提品质、保品牌、扩规模的思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梨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任务、以促进梨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重点,全面推进莱阳梨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化营销,着力构建现代莱阳梨产业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组织运营体系、市场营销体系、政策扶持体系,着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综合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莱阳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莱阳先后组建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莱阳)梨产业技术研究院”,“莱阳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挂牌成立了“莱阳梨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莱阳梨优质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以科技推进莱阳梨产业做优做强。

另外,去年以来,全市新发展标准梨园3000多亩,改造老梨园8500亩,推进莱阳梨政策性保险1.1万亩,建设了莱阳古梨树数字示范基地3处。

拥有梨汁、梨膏、制药、梨酒等加工企业20余家,注册的梨膏家庭工坊40余家,年加工能力2.5万吨。

2021年莱阳梨品牌声誉全国排名第7,品牌价值达到8.9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莱阳古梨树群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莱阳梨”荣获首届烟台知名农产品区域品牌,莱阳诚丰食品有限公司“月亮船”牌鲜梨等7个梨产品品牌荣获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称号,进一步擦亮“莱阳梨”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