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蒋方舟照片 她还是有一些才华的

时间:19:11:22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21评论:0

当别家小孩还在堆玩具的时候,7岁的蒋方舟已经开始写作,当别家孩子还在为写作文头疼时,9岁的蒋方舟已经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书《打开天窗》。

到了12岁那年,蒋方舟已经开设多家媒体专栏,还陆续出版了《我是动物》《都往我这儿看》《正在发育》这些书,她的书甚至还被编入素质教育读本,为了录取蒋方舟,清华园不惜为她开绿色通道,自降60分,这可是全国尖子挤破头都想进的学校。

在大学期间,广州《新周刊》还专门邀请蒋方舟来担任副主编,从那之后,她就被贴上了“天才作家”的称号,这不就是传说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吗,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是不一般的存在。

蒋方舟的人生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读着全国最知名的学府,盯着无数的光环。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天才“文学少女”,她从写作走向现实之后,网上却出现不少的谩骂声:“肤浅”、“不像个作家”、“没有服众的代表作”等。

而蒋方舟也深受这些恶评的影响,直至今天,依然未在中国作家中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曾经的“文才少女”蒋方舟,到底输在了哪里?

一切还要从她的童年生活开始说起。

1

童年时光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蒋方舟却和别人不一样,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她的妈妈尚爱兰。

尚爱兰是一名语文教师,刚怀孕不久,她就特别渴望想把孩子培养成天之骄子,整天幻想着肚子里是个漂亮女孩,甚至连名字都给想好了。

而蒋方舟刚出生,尚爱兰只看了一眼就转过头去,她不仅嫌弃孩子长得丑,没给她长脸,还怀疑这孩子智商有问题,别家的孩子要么哭要么笑,但蒋方舟是不哭也不闹。

后来上幼儿园,蒋方舟都很乖巧,但尚爱兰始终不放心,直到带着她去做各种检测,确定自己女儿智力是没问题的,她才放下心来。

虽说容貌算不上好看,但已经确定这孩子各方面都正常,想到自己是搞文学创作的,可以把她的优势培养起来,于是,尚爱兰决定了就让蒋方舟当个作家。

2

尚爱兰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她并不会顾及孩子是刚上幼儿园的年纪,每天就开始对她进行魔鬼般地训练,逼着蒋方舟大量识字、看书、阅读,家里再也看不到各种漫画本,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成年人的书籍。

为了让女儿听话照做,尚爱兰经常拿着手铐出来吓唬她:“如果不认真阅读看书写故事,警察叔叔会来抓你走的。

”幼小的蒋方舟似懂非懂,但为了能让妈妈喜欢自己,她都非常地配合。

在尚爱兰的严格督促下,她每天都战战兢兢地写一点,刚开始虽然写得不是很好,但经过自己的调教修改后,终于也是勉强地完成了第一篇文章。

这时,尚爱兰又有新的目标,她要让女儿出书,想把她培养成文学界的小天才。

于是,在蒋方舟的世界里,每天除了上学,剩下的全部时间不是看书就是写作,在尚爱兰的高度威逼下,她没有玩过游戏,没有休息日,其他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有的她都没有。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其他所有时间都要写作,这是尚爱兰对她的要求,有时候看到蒋方舟偷懒,尚爱兰就会黑着脸直接不理睬她,甚至对她冷言相对。

自懂事起,蒋方舟就明白一件事,想要让妈妈开心,喜欢自己,那就得不停地写书,不停地写,终于在9岁那年,蒋方舟出版了第一本书《打开天窗》。

当时新闻一报道出来,全社会都轰动起来,9岁的孩子竟然能出书了,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小小年纪,就为多家专栏在供稿,别人刚要上小学的年纪,蒋方舟已经靠写作月入过万了,光是给《南方都市报》供稿,她的单项月收入就已有四五千。

尚爱兰看到女儿能挣钱了,去到哪逢人就夸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孩子,随着蒋方舟的收入越来越高,她的父母甚至辞去工作,全家就靠她写作还房贷,车贷,一家的生活重担全落在一个孩子身上。

3

蒋方舟从幼儿园到高中,尚爱兰从来都没放手过,每天就让她不停地写,这种无形的压力让蒋方舟越来越喘不过气,甚至让她想到自杀,想以死来逼母亲放过自己。

虽然当时尚爱兰是真被吓到了,她害怕女儿真会做出傻事来,但不久后,她直接跑到学校给女儿申请不用写作业,在她眼里,蒋方舟每天都应该写作,除了写作,其它事她都不关心。

在尚爱兰的摆布下,蒋方舟只能被迫接受这一切,从一开始的抗拒到后来的配合,慢慢地,她将自己变成一个写作工具,从12岁开始,她每天都是4点起床写作,7点出门上学,极力地配合着。

蒋方舟变得越来越没有自我,就连谈个恋爱都没有权利,一切都是尚爱兰说了算。

有一次,尚爱兰发现青春期的女儿有喜欢的人了,不但在家里大发雷霆,还跑到学校对蒋方舟一顿冷嘲热讽,强行逼着她把长发剪成短发,让她看上去更像个男孩子。

尚爱兰完全没有顾及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化,她从没想过这种粗暴的方式会给女儿造成心灵创伤,影响孩子成长。

虽然自己很受伤,但对于强势的妈妈,蒋方舟不敢有任何反抗。

2008年,为了录取蒋方舟,清华园不惜为她开绿色通道,自降60分,看到女儿终于挤进全国最国知名学府,尚爱兰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蒋方舟也很开心,她以为去到北京读书,就可以摆脱这一切了。

没想到,尚爱兰早已安排好,她也跟着来到北京,吃住基本都和女儿在一起,每天放学要例行检查她的手机,对蒋方舟就像看犯人一样,要求她不能有任何隐私。

尚爱兰不仅束缚她的自由,还不断给她精神打击,为了让蒋方舟有负罪感,她经常在女儿面前形容自己,是“等待主人归来的狗”。

这么多年来,不管怎么反抗都没用,蒋方舟已经麻木了,她已经放弃了自我,一切都听母亲来安排,尚爱兰让她往西她就往西。

4

从小学到大学,不管蒋方舟走到哪,“文学少女”的光环都顶在她头上。

在大学期间,广州《新周刊》还专门邀请她来担任副主编,她的书甚至还被编入素质教育读本,从那之后,她就被贴上了“天才作家”的称号。

但自她从写作走向现实之后,并没有出过任何代表作的作品,一时间,网上对她各种恶评不断,都在骂她没有天分,她不配成为天才,根本没有可以上得了台面的作品,说蒋方舟没有什么真本事。

特别是当她写出《我承认我不曾历尽沧桑》这本书后,说是送给自己的成年礼,但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吐槽里面的片段就像蹩脚串起来的。

网友的攻击彻底击垮了这位文学少女。

为了逃避社会舆论,也为了摆脱母亲的摆布,蒋方舟选择到日本继续学习交流,没想到呆在日本这一年,让她回国后彻底激发民愤。

在日本游学这一年,蒋方舟将她走过的每个地方都写在《东京一年》这本书里,让大众愤怒的是,她在书中对日本极尽溢美之词,甚至还表示日本的女性比中国的更好相处。

后来有网友爆出,原来蒋方舟在日本这段时间,每个月都可以领取日本交流基金会的补贴,相当于她每个月可以拿到两万块人民币,在日本免费参观旅游。

大家都认为蒋方舟没有爱国情怀,在中国知名学府受的教育,跑到日本去给人当形象大使,那个曾经的文学少女很快便跌落神坛,大家对她的所作所为也越来越反感。

5

此后,蒋方舟的身份也陆续遭受到质疑,身为作家,却写不出自己的代表作,证明不了她的文学才华,纯粹就是靠尚爱兰的炒作和手段,将她打造成文学界的天才少女。

而蒋方舟在这种高压之下,一直想证明自己,怎奈越追求什么越得不到什么。

或许蒋方舟算不上特别天才的作家,但从她过往的作品,以及参与《圆桌派》的发言看,只是各种高压之下,她的创作目的性太强了,反而越难写出好的作品。

这些年,蒋方舟她确实是走得很辛苦的。

但我们也看到了她的用心。

她确实在不断写作,突破自己,试图成为一名真正的实力作家。

但她童年时期,母亲极端的控制,成长路上,所承受的非一般的压力,都注定了她的作家之路,肯定不会走得轻松。

虽然今天的蒋方舟算不上什么作家,但我依然看好她,希望多年之后,她能实现自己的写作梦。

加油,每一个追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