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蓝鲸运输机 我国科研人员不负众望

时间:13:09:25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20评论:0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现阶段我国海军可谓全面“下饺子“。

此前又有两艘075进入了整装工作的紧锣密鼓阶段,此前直-8舰载直升飞机的模型甚至出现在首艘075的甲板上,而舰岛上的电子设备、雷达和烟囱等也都七七八八地完工。

再加上主机在此之前已进行过至少一次试航,我们乐观地推测075一号的海试也稳居推进。

但是现阶段075的舰载机我们只看到了一架直-8型,也就是说,至少直-8系列将登上075 (包括直-18),但是作为两栖攻击舰的武装直升飞机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直-10等舰艇的登陆也是一马当先的。

但现阶段的075还不算是完全体机型,还有一项重大短板急需解决。

事实上伴随着我国航空业和造舰技术的发展,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所缺少的就是一款可悬停、快速部署、大航程、大载重的特种作战飞机。

因此在现阶段,075舰的货运方面只能依赖于直-8、直-8加宽型和更小的直-20型,即同样的运输需求,在075舰上需要使用更多的直升机。

首架国产倾转旋翼机的或要问世

尽管来说,我国拥有的最大的直升机直-18虽然号称大型直升机,但最大起飞重量只有13吨。

这一吨位还远远不够,所以在现阶段的运输方面就只能靠数量来堆砌。

比如一个营队运输人员登陆,我们就需要一次使用20架直-18型运输机,这已经是目前推测的075型运输机的全部装备。

显然,美国在该领域领先我国可不是一点半点。

因此现阶段,在我国目前研究舰载机垂直起降和重型直升机起降困难的情况下,研制出可能依靠现有技术研制出类似美军MV-22B “鱼鹰”倾转旋翼机的机型。

或许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

而我国也在积极推进中,之前武直十总师吴希明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中国应该在直升飞机、特战飞机等领域弯道超车,在迎头赶上传统的直升飞机的同时,还应该把精力放在特殊结构的飞行器和高速直升机上。

这说的就是我国要突破的倾转旋翼机。

而在此前,好消息传来,在研究这一特种飞机上取得重大突破。

没想到话音没过多久,就传来这么重磅的消息。

国产“V-22B鱼鹰”突出势在必得。

大家可能会问,V-22B鱼鹰这一划时代的产物到底有何突出参考价值呢?

具体地说,V-22B鱼鹰是世界上第一款实用化的倾转旋翼机,贝尔公司将V-22B鱼鹰组合在一起,它集直升机和固定翼螺旋桨运输机的优点于一身,既可进行垂直起降,又可进行高速水平飞行,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的诞生给直升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压力。

而在现阶段,西科斯基公司又在研发高速组合直升机,试图通过这一变革获得新的优势。

因为先进的V-22B概念,使得研制工作十分困难,还没有达到稳定状态,小毛病特别多,这也是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V-22B型鱼鹰倾转旋翼机这一特殊型号的最大客户,美国海军目前拥有10艘两栖攻击舰,包括8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和2艘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它们将在两栖攻击舰部署战斗时携带大量的MV-22B型鱼鹰倾转旋翼机,从而实现垂直登陆作战。

该MV-22B型鱼鹰倾转旋翼机具有宽大的货舱结构,可运载大量士兵和装备,配备MV-22B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作战能力进一步增强。

除为大量装备MV-22B外,美国空军和海军还分别购买了各自的型号,CV-22B是专门用于特种作战的,而美国海军的MCV-22B则是用来替代现有的C-2A “灰狗”舰队后勤运输机,未来通过MCV-22B可以方便地运送F135涡扇发动机,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海军选择MCV-22B的重要原因。

日本海上自卫队也从美国贝尔公司购买了V-22B,日本选择了与美国海军陆战队MV-22B相同的型号。

直至今日,,该机早已证明自己旋翼机必将成为带来一场革命。

CV-22B与MH-53 “低空铺路”搜救直升机相比,一架可持续飞行3889公里的空中加油飞机,其高速巡航能力(509公里/小时, VS 278公里/小时)是前者无法比拟的,在巡航救援能力方面更是独一无二。

对于我国而言,美国海军陆战队大量装备MV-22B倾转旋翼机,国产075两攻也可供借鉴,目前的075两栖攻击舰正在进行栖装和测试工作,如果将来075两栖攻击舰也装备MV-22B鱼鹰等特殊型号,将大大提高其综合作战能力,包括垂直登陆的效率等。

然而,从贝尔公司开发V-22B的过程来看,倾转旋翼机的开发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试验。

事实上,075型两栖攻击舰不仅没有像MV-22B这样的特殊型号,而且也没有像F-35B那样的垂直/短距起飞固定翼舰载机。

因此,面对倾转旋翼机的优异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也已在这一领域努力奋斗。

这也是现阶段才有重大突破的原因。

此前,空气动力学杂志上的公开文章显示,我国气动专家们已经开始对旋翼机在倾转旋翼机悬停状态下的复杂旋翼机身流场进行深入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为以后国产“鱼鹰”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一原理的突破必将推动首架国产倾转旋翼机的问世。

在这方面,中国版鱼鹰倾转旋翼机的问世将有效填补中美在这方面的差距。

基本框架也成型了。

据报道,我国倾转旋翼机布局与美国V-22鱼鹰相似。

本机在垂直起降时,旋翼垂直于地面,实现直升直降。

旋翼可在巡航飞行阶段转向前方,其构型与螺旋桨飞机相似。

倾转旋翼机在我国的载重和巡航速度将与运八运输机非常接近。

(网络曝光的中国实验大型旋翼风洞)

除了理论研究之外,我国在倾转旋翼机的实用化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航空业此前展示的“蓝鲸”倾转旋翼机模型,一时激起千层浪。

“蓝鲸”倾转旋翼机的构造思路比“鱼鹰”更具特色,其旋翼最多可达4副。

而且我国已经在大型旋翼技术上开发出了专用的测试风洞,风洞技术的解决意味着中国大型直升机在外形设计方面解决了许多难题。

其桨叶形状比较特殊,翼尖采用后掠角,说明其旋翼具有较高的转速和较快的飞行速度。

虽然只是一个初步的概念模型,但它可能并不能反映未来飞机的实际制造状况。

此外,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中航工业直升机研究所的一位高级工程师透露,“蓝鲸”的起飞重量定位在60吨左右,是“鱼鹰”的3倍。

“蓝鲸”采用了四旋翼构型,产生的能量帮助承载更大的载荷。

(中国名为“蓝鲸”的倾转旋翼机)

也是由于"蓝鲸"为四倾转旋翼结构,可达20吨重,巡航速度538公里/小时,航程3106公里,实用升限8615米,飞行半径大于815公里。

这种战术运输旋翼飞行器具有极强的近地机动能力和超强的飞行可控性,可以满足未来陆军和海军“全域抵达”的使用要求。

此外,"蓝鲸"设计专家表示,"蓝鲸"目前正在研发中,交付后,将承担救灾、垂直补给、运送重型装备和人员等任务。

与美国的鱼鹰相比,中国在许多方面都有所进步。

举例来说,与美军鱼鹰相比,它的着陆滑行距离更短。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中国舰船,我军在大型舰船方面弱于美军,缩短着陆滑跑距离,有利于鱼鹰和海军更好地配合。

但话说回来,我国直升机仍面临一个最为重要的瓶颈,也是完全突破的最后一步,就是发动机的问题,我们的直升飞机发动机在中型运输机上存在缺陷,我军装备了中国版鱼鹰后,就会提高投送能力,解决发动机问题也会使中国运输直升机进入快车道。

毫无疑问,同样需要中国在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登陆舰等方面有更多能搭载大型旋翼机的装备出现,为了与这些装备完美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