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红顶商人 委任唐廷枢为总办

时间:17:59:36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8评论:0

红顶商人"即"官商","红顶商人"通俗点讲就是政府里的官员,同时再以商人的身份出现,兼具公务员和商人两个角色的人,亦即"官商"。

属于满清特色的一个称谓。

晚清时期比较著名的,低于一品的红顶商人有下列几位。

唐廷枢(1832年5月19日-1892年10月7日),初名唐杰,字建时,号景星,又号镜心,生于广东香山县唐家村(今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1872年唐廷枢担任轮船招商局总办。

被称为百年招商局“第一CEO”,掌舵招商局三十余年。

在唐延枢任总办期间,创办中国第一家水泥厂(唐山士敏土厂)、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煤矿(开平煤矿)、建造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制造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火车头)、编纂中国第一部英汉词典等等相继载入史册。

1892年10月7日,唐廷枢逝世于天津。

当时上海《北华捷报》发表文章,赞扬他的一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他的死,对外国人和对中国人一样,都是一个持久的损失”。

徐润(1838-1911),又名以璋,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斋。

香山县北岭乡人(今广东珠海市北岭村)。

15岁时,少年徐润随叔父徐荣村到上海,进入英商宝顺洋行当学徒。

他极其勤奋好学,又有悟性,所以深得洋行上下看重,19岁已获准入上堂帮账,24岁升任主账。

不久,接任副买办之职。

1868年,徐润脱离宝顺洋行后,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宝源祥茶栈,逐渐成为"近代中国的茶王"。

李鸿章将招商局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后,徐润为会办,招商局招股时,由徐润经手招集的股金就占招商局全部资本一半以上,使得招商局资本充实,运作自如。

同时,他还首创了中国保险业、开发近代文化事业等。

晚年的徐润组织编修《北岭徐氏族谱》,撰写《徐愚斋自叙年谱》,派人回故乡北岭村修建村道、祠堂,修筑"竹石山房"(即"愚园"),捐资办义学。

1911年3月9日,徐润在沪逝世,终年73岁,其灵柩从上海运回广东省珠海市北岭村安葬。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 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杭州。

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太平天国后期,左宗棠率军进剿浙江,胡雪岩通过关系谋得一个拜见左宗棠的机会,他带去的见面礼便是十万两现银,"报效军中"。

此类"寻租租金"最终为他赢得了多大的实际利润? 左宗棠新疆平乱时期因军饷不继,委托胡雪岩在上海为他筹借洋款、购买军械,胡经手六笔,借款总额一千七百万两,利息累计达八百万两,仅此一事,他个人就从中净赚约二百万两银子。

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在《使西日记》中,依据来自洋人的材料,对挖国家墙角的胡雪岩直斥为"奸商": "十二月初二日,葛德立言胡雪岩之代借洋款,洋人得息八厘,而胡道(时胡为布政使衔在籍候补道)报一分五厘。

奸商谋利,病民蠹国,虽籍没资财,以汉奸之罪,殆不为枉,而复委任之,良可慨已!"

因资助收复新疆有功,左宗棠亲自向朝廷保荐胡雪岩,赏穿黄马褂、赐红顶戴。

按清朝惯例,只有乾隆年间的盐商有过戴红顶子的。

而戴红顶又穿黄马褂者,历史上却仅有胡雪岩一人,故他成为名噪一时的"红顶商人"。

然而,胡雪岩显赫一时,但结局并不那么美妙。

左宗棠的死对头李鸿章对胡雪岩很不喜欢。

得到李鸿章支持的另一位大官商盛宣怀对胡雪岩大肆倾轧,设计谋挤兑搞垮胡雪岩的钱庄,又使他的生丝生意破产。

破产后的胡雪岩被查抄革职,失去了红顶,很快忧愤而死。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

汉族,祖籍江阴,出生于中国常州,死后归葬江阴。

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

先后帮助李鸿章、张之洞"佐理"洋务,获实授商务大臣、邮传部尚书等高级官衔,几乎总揽了关系中国经济命脉的多家洋务企业,被喻为"一只手捞十六颗明珠"。

其可圈可点的业绩有: 有感于"中国官商久不联络,在官莫顾商情,在商莫筹国计。

夫筹国计必先顾商情",建立了官督商办的招商局;1879年成立中国第一个电报局;1896年接办汉阳铁厂;1897年策划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通商银行;任全国铁路总公司督办,1911年,策划"铁路收归国有",引发保路风潮,终致辛亥革命爆发。

盛宣怀先遭清廷"著即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后遭新成立的国民政府抄没家产,一生写尽中国近世商人与政治力量相结合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