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驻美公使 神圣不可侵犯

时间:17:08:11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8评论:0

四年前的2017年,网上曾出现了一句令国人心潮澎湃的话:“美国军舰抵达高雄之日,就是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湾之时!”

而说这句话的主人公就是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他的这番话有力震慑了美国一些意图铤而走险的人。

可能有人就有疑问了,驻美公使是个什么职位,和驻美大使有什么区别呢,能发出这么强有力的声音?今天我们一起来讲讲驻外人员的类别职能任务。

无论是驻美大使,还是驻美公使,都是我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外交官。

具体来说,一国驻另一国大使馆的外交人员类别主要有大使、公使、代办、临时代办、公使衔参赞、参赞、秘书、武官等人。

大使:全称为“特命全权大使”,通常也是大使馆的馆长,他由本国元首任命,派往驻在国履行两国的友好合作事宜,大使实际上就是派驻国在驻在国的最高代表,对外代表的是派驻国的国家利益和最高元首。

驻外大使享有外交豁免权。

至于说大使的级别,要看驻在国的大小以及他在国际的影响力,通常有副部级、正司级、副司级,比如驻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朝鲜、印度、巴西九国的大使,其级别就是副部级官员,还有驻欧盟、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代表也是副部级官员担任。

但对于尼泊尔这样没有存在感的小国大使,其级别仅是副司级,比如最美大使的70后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就属于副司级。

公使:全称特命全权公使,通常是大使馆的副馆长,他的级别仅次于驻外大使,除了外交礼遇等区别外,公使和大使享有同样的外交豁免权。

驻外公使也是由领导人任命派驻,不需要递交国书。

现任驻美公使李克新还兼任驻美大使馆副馆长,属于副司长级。

不过还有一个例外,当两国关系仅仅是公使级而非大使级外交关系时,公使还是要递交国书的。

比如中国与芬兰是在1950年10月28日正式建交,但当时中芬关系仅仅是公使级,中国驻芬兰的最高外交代表是由中国驻瑞典大使耿飚将军兼任的。

到了1951年2月10日,芬兰首任驻华公使瓦尔万尼亲自到北京向周总理递交了国书。

此时的公使就相当于大使。

代办:这一职务是派遣国外交部长向驻在国外交部长派遣的最低一级的外交代表,地位仅次于大使、公使,享有外交豁免权。

代办不能像大使那样随时请求谒见驻在国的国家元首,但可以谒见该国的外交部长,主要任务是与驻在国谈判建立正常大使级外交关系事宜。

比如上世纪新中国刚成立时期,1954年英国就与我国建立了代办关系,此时双方有官方联系,但还未正式建交,这种代办级的“半建交”特点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发明,我国任命宦乡为首任中国驻英国代办。

临时代办:该职位是当大使因休假、离职或回国述职期间不能执行大使职务时,临时任命负责主持使馆办理外交事务的代理馆长。

临时代办通常由使馆中除馆长以外的级别最高的外交人员担任,而大使馆除了馆长,级别最高的就是公使。

因此,临时代办通常是由驻在国的公使短暂接任。

比如现在的中国驻英国临时代办杨晓光就是以驻英公使的身份兼任的,因驻英大使刘晓明离任回国,新的驻英大使还未到任,杨晓光临时代办就负责起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一切业务。

以上三种外交官就是驻外大使馆的三个级别最高的外交人员,而驻美大使在级别上、外交礼遇上远高于驻美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