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福芝芳 三个女人一台戏

时间:14:19:37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4评论:0

中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一生中有三段感情经历。

这其中,有坚守,有爱慕,有至死不渝。

有一位夫人陪梅兰芳携手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她在抗战时期面对敌人宣传的流言蜚语不惧,变卖自己的嫁妆和名画维持家中生计,她遇事果断抉择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王明华英年早逝,孟小冬有缘无分,而她笑到最后。

福芝芳陪伴梅兰芳走到生命尽头,为他送终,一生为梅兰芳生育九个子女,曲终人散,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故事。

英年早逝的王明华

王明华是在梅兰芳变声(倒仓)时期,经人介绍认识的,她是旦角王顺福之女、武生王毓楼之妹,是梅兰芳的第一任妻子。

结婚后,二人的婚姻十分幸福,王明华为梅兰芳抚育一儿一女。

除了妻子、母亲的角色,王明华还承担起了“经纪人”的身份,为梅兰芳将大大小小的事务排序,除此之外,她还是个“造型师”,梅兰芳出门演出时佩戴的花儿都是王明华亲自去花市上斟酌挑选的。

考虑到很多有名的角儿,在出名后,认识的人鱼龙混杂,因而会染上吃、喝、嫖、赌,甚至吸毒等不良嗜好,王明华在外时刻跟着丈夫,为他明眼识人。

可以说,王明华将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了梅兰芳,因为有了王明华,梅兰芳的事业仿佛带来了好运,十分风顺。

可惜的是,梅兰芳的家庭并没有事业这么风顺,本来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一儿一女夭折,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更沉重的是,王明华已经无法生育了。

因为,在过去的年代里,作为丈夫的妻子要求是极多的,也十分的保守,除了重大场合和宴会可以出席,其余均不得出席。

但王明华与其他女人不一样,她做事沉稳,遇事果断,为了可以在丈夫身旁,保护自己的丈夫不被恶习腐蚀,她早在王明华生育完一儿一女以后,便立即去做了绝育手术,只为可以女扮男装,可以陪同梅兰芳出席一切他出席的场合。

考虑到梅家需要梅兰芳担任起传宗接代的责任,王明华再一次为了梅兰芳做出牺牲,她决定给梅兰芳纳妾。

正赶上梅兰芳的老师吴菱仙刚收了一名女弟子,名叫福芝芳。

福芝芳年芳16,一次跟随师父来梅兰芳家找剧本《武家坡》时撞见王明华。

经了解后,王明华得知福芝芳比自己小13岁,父亲早早地去世,她与母亲相依为命。

1921年的一天,吴菱仙受梅府之托,来到福家说媒。

梅兰芳的名声家喻户晓,家中正房无法生育也人尽皆知。

面对梅家的求婚,福母表示同意让女儿嫁过去,但有两个条件:

一是福家家境贫寒,可以不要聘礼和订金,只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不做偏方,与王明华同等位分。

二是因为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希望须让她可以跟着女儿一同到梅家生活,将来梅兰芳要为她养老送终。

梅家对此均表同意,于是梅兰芳与福芝芳结为伉俪。

梅兰芳和福芝芳十分恩爱,二人生下来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小男孩,取名大宝。

依照福母的意思,福芝芳生下来便将孩子送到了王明华跟前,作为王明华的儿子。

王明华深受感动,但无奈身体不好,又将孩子送回,送回之前也是满月之际,王明华还亲手缝制了小虎帽给孩子。

王明华和福芝芳二人情同姐妹,一心服侍梅兰芳,同住一个屋檐下,并没有发生过什么纷争。

1929 年初,王明华的病愈加严重,最终在天津病逝。

梅兰芳得悉后,让儿子赴津迎回其灵柩,将她葬于事前买好的北京香山万花山私人墓地。

无名无份的孟小冬

在梅兰芳的几段感情中,最令人惋惜的人莫过于孟小冬。

孟小冬出生于京剧世家,从小就受家里人的熏陶,酷爱京剧。

1925年,年仅18岁的她就可以和梅兰芳、杨小楼等名角一起上舞台,在京城里,她的名声和梅兰芳持平。

也正是因为如此,梅兰芳总是邀请孟小冬合演,二人因此结缘,产生情愫。

梅孟二人可谓是郎才女貌,在当时一度占据八卦头条。

1926年8月28日的《北洋画报》上,在这份报纸上,以“傲翁”为署名的文章里写道:小冬听从媒体的意见,决定嫁人,新郎不是有钱人,也不是高官之类,而是大名鼎鼎的梅芳。

尽管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但二人却一直没有公开承认彼此的关系。

关于两个人的故事,比较可信的有两个:

一是小巷同居。

梅孟在一起以后,二人便单独在城东内务部街一条胡同里租了一个独门独院同居。

梅兰芳采取避开妻室、在梅府之外“另起炉灶”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使得梅孟的感情从一开始就缺乏严肃性和正当性,为他俩后来的不幸分手埋下隐患。

二是孟小冬吊唁孟母被福芝芳赶出门外。

据杜月笙的女儿,孟小冬的义女爆料,在1930年,梅兰芳赴往美国演出时,孟小冬自己去查了妇科,发现自己有妇科病,重则无法生育。

无法生育的缘由扼住孟小冬的喉咙,她担心自己不能进梅家。

此时,梅兰芳刚从美国载誉凯旋而归。

适逢其嗣母梅雨田夫人去世,孟小冬身穿白衣,头戴白花前来吊丧。

此时王明华已经去世,福芝芳对梅孟二人的流言早就有所耳闻,作为家里的女主人看到无名无份的孟小冬前来为家母吊丧,便立即让人将孟小冬赶出门外,并说道:“是妻是妾,身分不明”。

这句话如同一根刺,深深地扎在孟小冬的身上,她和梅兰芳在一起那么久,却连一个名分都没有,这是她最大的禁忌。

孟小冬在无名无份的情况下给梅母吊丧,福芝芳以家中女主人的身份对外客闭门。

面对孟小冬的突然到访,梅兰芳也措手不及,在孟小冬被福芝芳命令离开的时候,梅兰芳只在旁说了一句:“你先回去吧”,便再无其他。

这句话在正在受到“侮辱”的孟小冬看来仿佛是对这段感情的判决书。

孟小冬对梅兰芳心灰意冷,又为自己的莽撞行为感到丢人,在众目睽睽下,她指着梅兰芳说:“今后我要唱戏,不会比你差,还是头牌,要嫁人,我要么不嫁,要嫁就嫁一个一跺脚就满城乱颤的。

孟小冬羞愧离开梅府之后,大病一场,梅兰芳也一度因为孟小冬的离开郁郁寡欢。

关于这个故事还有人说,孟小冬在离开后,梅兰芳立刻去找她,但被她拒之门外,被雨淋了一整天才离开。

关于二人分手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不论如何二人的“梅孟之恋”就此结束。

1931年,为了补偿孟小冬,梅兰芳把心爱的北京无量大人胡同的梅宅卖掉 ,付给了孟小冬四万元。

1932年,梅家迁居上海。

“梨园冬皇”和“伶界大王”的爱情就这样结束了,众人皆为这对郎才女貌的佳人感到惋惜。

孟小冬离开梅兰芳后,便开始吃斋念佛,一度不再登台唱戏。

1933年,孟小冬复出,她潜心学习向余叔岩的辅弼鲍吉祥学余派戏。

因为对孟小冬和梅兰芳的感情有所顾忌,余叔岩一开始并没有收孟小冬为徒,过了一段时间后才正式收为徒弟。

孟小冬年复一年的钻研戏曲,余叔岩去世后,孟小冬成了绝唱,三十多岁的她在事业上竟然仍处于上升期,在余派戏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孟小冬就如之前在梅家说的那样,若要唱戏,必是头牌。

在婚姻上,四十岁的她仍然没有结婚,后来受到杜月笙的追求,她勉强答应了,也算是为自己漂泊半生找一个依靠。

曲终人散,真相谁知

梅兰芳与孟小冬分手后,外表看起来已经放下,但心中却不曾忘记。

1947年“杜寿义演”,梅兰芳人虽然没到场,但据说,他在家听了两天电台转播。

据说,1950年,孟小冬在香港定居,梅兰芳路过香港时,秘密与孟小冬会了一面。

很多故事已经经历岁月的打磨,当他们不再年轻,能见面的机会已然不多,香港一晤,可能是二人这一生最后一次见面。

福芝芳见证了梅兰芳和王明华安稳的爱情,也见证了梅兰芳和孟小冬轰轰烈烈的爱情。

她捍卫自己的爱情到最后一刻,成为笑到最后的人,但她真的赢了吗?

1980年福芳芝因为脑梗去世,她躺在病床上,留下的遗言只有一句话:“梅郎事业如山的背后,我不过也就是一颗无名的小草。

我们都知道没有福芝芳,梅兰芳熬不过抗日那段艰苦岁月,那她又为什么说自己只是一颗无名小草呢?

在她的丈夫事业的背后,还有哪些人支撑过他走下来呢?

是用自己最好的年华陪伴梅兰芳走过事业巅峰的孟小冬吗?

再看这句遗言,其中的奥妙不言而喻,只可惜,梅孟二人只是人间过客,终究是有缘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