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荧光水母 红海及太平洋等

时间:21:44:01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5评论:0

01

夜光游水母名片

中文学名:夜光游水母/淡紫色毒刺/紫色食人者

英文名:Mauve Stinger/mauve stinger/Purple People Eater

拉丁名:Pelagia noctiluca

区域分布: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地中海

种属:刺细胞动物门>>钵水母纲>>旗口水母目>>游水母科>>游水母属

02

夜光游水母的特点介绍

昨晚,一时兴起重温了一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主要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并成功活了下来的故事。

具体情节我就介绍。

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观看。

影片中有那发着幽蓝荧光的海水可以说是片中最为梦幻的镜头之一了。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木筏周边发着荧光的生物很多竟然是水母。

自然界中会发出荧光的水母有很多种,比如最出名的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Aequorea victoria)、夜光游水母(Pelagia noctiluca)等。

不过看影片中水母的形态以及数量,更像是夜光游水母。

夜光游水母(Pelagia noctiluca)又称淡紫色毒刺,广泛分布于世界海洋的所有温暖和温带水域,包括大西洋、地中海。

在拉丁语中,Pelagia的意思是“海的”,nocti代表夜,Luca的意思是光;因此,Pelagia noctiluca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在黑暗中发光的海洋生物。

夜光游水母一种具有很强的发光能力的水母,可以产生夜间人类可见的微弱光线。

当水母受到波浪或船只运动产生的湍流刺激时,会发出闪烁的悠悠蓝绿色荧光。

不过这种光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会慢慢消失。

夜光游水母是一种很漂亮的小水母,直径可达10厘米,身体呈放射状对称。

它们的颜色多种多样,从淡紫色、紫色、粉红色、浅棕色到黄色不等。

外伞表面覆盖着粉红色或淡紫色的线虫囊疣。

伞缘有16个边缘裂片,8个边缘感觉器官和8个细长的粉红色触手相间排列,可延伸到3米远。

伞下方有4条粗大的、褶皱的口腕,是它们主要的捕食器官。

生活中它们主要以浮游动物、鱼卵、小型甲壳类动物以及其他水母(水螅水母、栉水母)为食。

它们喜欢成群出行,可以迅速吃掉水里的每一种生物。

03

生命周期中没有水螅形态

与大多数钵水母中,浮浪幼虫都会降落在海床上并转化为水螅,然后通过横列过程制造水母体,但夜光游水母的浮浪幼体会变扁并直接转化为一个蝶状幼体,即幼年水母体。

整个过程需要大约92小时;它在前48小时是用纤毛游泳的浮浪幼体,然后用44小时变态发育呈用肌肉游泳的蝶状幼体。

这种水母寿命一般是两到六个月,死亡通常是由汹涌的水引起的。

夜光游水母繁殖周期

虽然它的身体很小,但它在大海里却是叱咤风云。

夜光游水母身上的刺细胞,虽然不像箱水母那样会释放致命的毒素,但被蜇到会出现疼痛、灼热、炎症、皮疹和水泡症状。

刺伤很少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但会留下疤痕或色素沉着,在接触后可能会保留多年。

04

人工如何饲养?

温度:8-26°C

喂食:大的浮游生物,丰年虾、幼虫、海月等小型水母

以上便是关于【夜光游水母】的相关介绍了,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水母的知识,请关注「水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