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草圣张芝 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时间:17:06:52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3评论:0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

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

对后世王羲之。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

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

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

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

张芝的草书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为书坛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

晋王羲之,中年就师承张芝,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自认为草书不如张芝。

狂草大师怀素自谓草书得于"二张"(张芝、张旭)。

草书大家孙过庭在其《书谱》中也多次提到他一生是将张芝的草书作为蓝本的,称“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

羊欣云:“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号“书圣”,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斯为当矣”。

张芝《冠军帖》此作用笔淋漓酣畅,使转法度严谨,表现了书家良好的控笔能力。

点画起止分明,收放有度。

点画处的“实”与牵丝的“虚”相得益彰。

字势奇崛,振人心神。

结字时有巧思,如“散”之险绝、“见”之内敛,“粗”字“米”旁的右上一点置入“且”的左上角等,都令人叫绝。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扩展阅读:精彩,草圣张芝的传世书法都在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