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苏联侵略阿富汗 加强独立自主的阿明

时间:14:33:00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1评论:0

在当今世界的舞台上,阿富汗属于特殊的存在。

地理位置优越的阿富汗,成为西方国家觊觎的对象。

阿富汗一次次陷入战争的泥潭,又一次次成为帝国的坟场。

19世纪到20世纪,英国三次侵略战争,最终以阿富汗独立而告终。

此后的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又相继在阿富汗折戟沉沙,悻悻而归。

苏联1979年发动侵略战争,十年后只能灰溜溜地撤兵。

战争起因:苏联霸权,染指阿富汗内政

地处中亚内陆的阿富汗,连接着西亚与南亚,是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重要支点。

上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两国攻守异势,苏联开始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勃列日涅夫更是野心勃勃。

他们把矛头对准阿富汗,企图以阿富汗为基地,即可南下进逼印度洋,又可向西威胁中东产油国,进而战略迂回欧洲各国。

苏联的如意算盘敲得响,接下来就是干涉阿富汗内政。

他们先是在普什图尼斯坦问题上的支持阿富汗,企图以此来对抗美国支持下的巴基斯坦,进而将阿富汗纳入苏联的战略阵营。

进而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不断渗透。

1973年阿富汗共和国成立后,苏联开始扶持亲苏的阿富汗政权执政。

此后阿富汗的最高职位调动,都离不开苏联的背后运作。

到了1978年,人民民主党内的激进分子发动政变,在苏联克格勃的帮助下塔拉基上台。

同年12月苏阿签署了《友好睦邻合作条约》,两国开始全方位的“深度合作”。

然而,塔拉基政府却疲软无力,国内的反抗声一浪高过一浪。

执政党内部分裂,塔拉基被推翻,阿明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旨在脱离苏联控制,引起了苏联方面的极度不满。

阿明企图剔除国内情报机构、军事武装和警察部门内的苏联势力,在外交上更是确立了亲美政策,一系列的举动让苏联最终撕破脸。

苏联不能失去阿富汗,不听话的阿明是不能长久的。

1979年12月,苏联陈兵8万,在飞机坦克的隆隆声中开赴阿富汗。

战争进程:大举进攻—重点围剿—陷入僵持

一边是现代化的军事,一边是落后的旧式武装,阿富汗战争刚开始就是一边倒的态势。

苏联军队铁流滚滚,天上地下,阿富汗的反抗力微乎其微。

战争进行一年后,苏联控制了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接下来就是重点进攻反政府武装。

然而,人生地疏、不得民心的苏联,面对着得到国际支持的反政府武装,最终陷入战争的拉锯战中。

早在1979年8月开始,苏联就已经以援助之名,悄悄地向阿富汗派兵。

控制了战略要地后,又以检查武器的名义,封锁阿富汗的武器装备。

12月中下旬,苏联正式入侵阿富汗,直升机运输兵力和装备,源源不断的兵源涌向首都喀布尔。

短暂的交火后,阿富汗的最高领导人阿明被打死,整个国家机器成为苏联的附庸。

仅仅一个月,苏联就控制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同时切断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伊朗等国的联系。

阿富汗政府军几乎毫无抵抗,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富汗的地方反抗武装。

基本占领阿富汗后,苏联的目标就是反政府武装。

1980年2月开始,苏联先后三次向反抗武装大举进攻,战争的进展却大相径庭。

反政府武装利用熟悉地形的有利条件,开展山地游击战,一次次挫败苏联的武装进攻。

多山的阿富汗地区,让苏联的摩托化部队失去战力,双方只能在乡村和城市间互相拉锯。

苏联无力彻底消灭反抗武装,反抗武装也无法推翻苏联。

时间拖得越长,对苏联越不利,远距离作战、侵略本质,战局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战争结局:苏联撤兵,阿富汗前途未卜

与此同时,反政府武装还得到了国际支持。

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开始向阿富汗的反抗力量提供军事援助。

把苏联拖入战争泥潭,符合美国的全球策略;支持穆斯林的作战,又是巴基斯坦、埃及、沙特等国家的出发点。

从1986年开始,苏联也逐渐战略收缩,并且在国际舆论和前线战场的压力下,同意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

旷日持久的侵略战争,边打边谈的外交斡旋,让苏联逐渐力不从心。

随着阿富汗游击武装的不断壮大,苏联在阿富汗战场节节失利。

1986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逐渐转化对阿的策略,减少战争,把清剿任务移交阿政府,将苏联的损失降到最低,并逐渐从阿富汗战场抽身。

在此基础上,苏联、阿富汗、美国和巴基斯坦四国外长,在日内瓦开启政治谈判。

协议中规定阿富汗的未来,并且确定了苏军撤出阿富汗的具体计划——从1988年5月开始,用九个月的时间全部撤出。

一场历时10年的战争,最终以苏联的撤出而结束。

但是战争给阿富汗和苏联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阿富汗超过百万的人在战争中丧生,流亡到世界各地的更是数不胜数。

苏联则是付出了5万多士兵的伤亡,耗资450亿卢布,整个国力因此大大削弱。

阿富汗战争,武器装备明显占优的苏联,最终被人民战争的洪流淹没。

历史再一次证明,任何霸权主义和强盗政治,最后的下场都是灰溜溜地失败。

在阿富汗这片多灾多难的热土,侵略者大英帝国如此,全盛时期的苏联如此,新世纪的美国亦如此。

谁也没有逃脱历史的定律,勇敢无畏的阿富汗人民捍卫民族尊严。

后记

颇有戏谑意味的是,当年美国支持下的反政府武装,却成为日后赫赫有名的恐怖组织。

他们用美国援助的武器,转过来又进攻美国的武装,历史总是转个弯又来到熟悉的剧本中。

只是,被一次次无情蹂躏的阿富汗,能否从此走向民族独立和自强,这需要长久地努力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