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秦之声 《秦之声》出了不少好节目

时间:17:02:55作者:admin分类:时刻浏览:10评论:0

从记事起,哪里搭台子唱大戏,哪里的后台就有我和小伙伴钻来钻去的身影。

自那时起,知道了看的大戏就是秦腔。

电视里,看秦腔,就是看《秦之声》。

在那时的印象里,《秦之声》就等同于秦腔。

上世纪90年代,现存的不少老艺术家的影像资料,都是那时在《秦之声》现场录制的。

1995年10月,《秦之声》迎来了开播600期庆贺演出。

当时的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陕西日报、吴三大艺术研究会等单位联合组织了庆贺演出。

当时还是秦腔新秀的李小锋和张宁演了《花亭相会》,雷开元、郝彩凤演了《杀庙》,吕秋娟演了《辕门斩子》,李瑞芳、蔡志诚和张蓓演了《游湖》。

这期节目创造了秦腔晚会的收视高峰。

1997年,《秦之声》栏目再次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晚会,百名艺术家祝贺演出,当时盛况空前,许多艺术家都在《秦之声》栏目留下了自己的最具典型的代表作。

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形成了合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点播。

《秦之声》栏目被大家熟知,还是秦腔艺术的群众性普及,创办各类群众秦腔演唱大赛,把秦腔和《秦之声》栏目在群众中的知名度提高到另一个层次。

最具影响力的,就是2003金泽戏迷大叫板,唱红了商芳会,诞生了秦腔历史上第一位具有影响力的“秦腔超女”。

那时候,商芳会可以说红得发紫,超过了当时所有知名的艺术家,大街上的音像店、广播喇叭,都是商芳会独有的嗓音。

2003年的少儿戏迷大叫板同样精彩,6岁的雷格格一举夺得年度冠军,获得了一辆价值10万元的小轿车。

一时间,秦腔的话题成为陕西乃至西北五省戏迷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不得不说,那几年的戏迷大叫板,对于提升秦腔的群众影响力、传播秦腔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了2004年,《秦之声》栏目又办了一件足以名著青史的活动——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争霸战、“四小名旦”竟美秀。

经过一年的比赛,2005年初的元宵佳节,诞生了当代秦腔旦角艺术的领军人物。

“四大名旦”——李梅、李娟、齐爱云、柳萍,“四小名旦”——李君梅、袁丫丫、刘颖、梁少琴。

当时,满大街都是“四大名旦”“四小名旦”折桂元宵的光盘录像,风靡一时。

再后来,《秦之声》开始走下坡路,戏迷大叫板后来也不怎么办了。

这几年办的《名师高徒》《陕甘戏迷争霸赛》等等节目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很显然没有跟上时代的节奏,其中不少环节还颇具争议,传出不少绯闻。

这几年的《秦之声》基本没落到销声匿迹了,退出了黄金播出时间,基本就是放一放录播的戏,大部分现在都是假唱对口型,更没有啥有影响力的节目。

《秦之声》从1979年开播,一路高歌猛进,到现在没几个人看,改革势在必行。

这次要改版《秦之声》完全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

如果不改革,这个栏目的消亡、秦腔艺术传播渠道的消亡将成为历史必然。

对于《秦之声》的改版,作为戏迷群众,我们想看到啥——

1.办有影响力的专业秦腔电视大赛。

这几年办的“十大名旦”“十大名生”,包括陕西省首届“文华奖”等等,影响力都不行,跟以前的“西凤杯”“尖庄杯”等比起来,差距不小。

2.办群众性秦腔戏迷大叫板。

如果每年办有难度,可以两年一届。

河南的《梨园春》、湖北的《戏码头》,包括甘肃的《大戏台》,都是很好的栏目。

没有群众参与,《秦之声》这个栏目很难办好。

3.打造栏目品牌。

这正是因为过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秦之声》这个栏目让人摸不着头脑。

那几年连续办戏迷大叫板,可以说打出了这个栏目的品牌,后来又不办了,品牌自然就销声匿迹了,招牌倒了,栏目也就倒了。

4.秦腔专业知识普及。

资深戏迷,绝不是随随便便看看热闹的,他们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近几年,大家喜欢展运华、王荣华等老师在《秦之声》当评委,喜欢听她们点评。

其实,这就是群众对秦腔专业知识的需要。

插句话,今年办了个“500讲”,居然是收费栏目,无语了。

5.坚持媒体融合发展。

电视是传统媒体,但是现代媒体传播一定要靠新媒体。

既要考虑到年纪大的受众群体的需要,更要考虑年轻戏迷群体的网络传播需要,更何况现在年纪大的戏迷也是天天不离手机。

这就要求,必须大量生产出适合网络传播的秦腔艺术传播片段。

6.善于倾听群众呼声。

虽然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艺术的欣赏喜好不同很正常。

但是,一定要多倾听群众呼声。

现在有的演员,特别是个别的梅花奖名演员,他们的群众认可度不高,但是天天出现的各大电视台上。

有的群众喜爱的、呼声很高的演员,却很难在电视上见到。

戏曲艺术,本身就是角儿的艺术,群众喜欢看谁,谁就应该多上电视、上媒体、上晚会,这才能良性促进艺术发展。

总之,保留一份期待。

你好,新版《秦之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