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翰林院编修 修撰典籍等事

时间:16:38:38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4评论:0

清代文献中常有一个“翰林开坊”的专业词汇,“翰林”一词自不必多讲,诸位都有了解。

然“开坊”这一概念,却非熟读清史者所不能及,那么什么是“翰林开坊”呢?

想要揭开这一问题的答案,就必须从清代的庶吉士制度讲起。

庶吉士与翰林的关系

庶吉士非正式官职,是进士成为翰林前的一个身份称谓,可以将其理解为“预备翰林”。

按清制,殿试之后新科进士要参加接下来的朝考,朝考成绩分为三等,一等与二等靠前者按例可以进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深造。

朝考成绩取决于新科进士的基础名次,通常情况下,二甲靠后及三甲进士是难以通过考试的。

此论也不绝对,三甲进士通过朝考的进士也是有的,但总体不多。

庶吉士介于翰林与进士之间,未来的前途命运如何,还得等到三年后的散馆考试方能揭晓(若遇恩科,庶吉士提前散馆)。

散馆考试决定了庶吉士能否成为一个准翰林,其成绩也是分为三等,一等及二等靠前者,方可选为翰林官,担任编修、检讨一类的低级官职,称其为“留馆”。

二等靠后者,无法进入翰林院任职,需发吏部候选,或选为部院主事,或外放知县。

在正式的公文中,将此类不能留馆的庶吉士定义为“庶吉士改某官”,但在官场上,他们仍被视为翰林出身,只不过比起留馆之庶吉士,地位略低,且在日后的仕途上较难步入高级文官行列。

未留馆之庶吉士若是外放知县,享有优先权,即我们所熟知的“老虎班”。

并在日后的晋升过程中,其速度也要高于一般的进士。

列入三等之庶吉士的情况就很糟糕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在庶常馆学习三年,待下一次散馆考试;二是取消庶吉士的头衔打回原形,以进士身份进入吏部铨选程序,三年的苦等于是白吃了,一下回到解放前。

留馆翰林的出路

散馆考试后,能留在翰林院供职是庶吉士最好的出路,至此他们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翰林,所谓的“非翰林不入内阁”,具体指的就是这一群体。

不过官场之路漫长而未知,有了翰林头衔也未必就能跻身大员的行列。

翰林院人才济济、玉堂拥塞,要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翰林院是个清水衙门,主要负责文案、起草诏书。

其职官编制也十分有限,其具体岗位依次为:

翰林院掌院学士(正二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从四品);侍读、侍讲(正五品);修撰(从六品)、编修(正七品)、检讨(从七品)。

翰林院职官人数是有定额的,掌院学士满、汉各一人;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都是满二人、汉三人;修撰是新科状元专职,仅设一人;编修、检讨无定额。

至于其他的待诏、笔帖式、典簿、孔目、五经博士等官,不属于翰林官。

整个翰林院,真正属于翰林官岗位的也就一百来人。

需要注意的是,编修、检讨的具体数量,主要取决于国家的文化建设事业。

如果正值朝廷修书、修史期间,其数量就会大增,比如修《明史》、《古井图书集成》、《四库全书》时,翰林院官的数量就突破300人。

留馆之翰林初始职务为编修、检讨,按规定二甲名次靠前进士授编修,其他授检讨。

这也证明,殿试名次始终影响着未来的仕途前程。

然而翰林院编制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编修、检讨之上没有设置从六品(修撰状元专属除外)、正六品官,编修、检讨也就无法按部就班升任更高一级的侍读、侍讲,因为这不符合清代文官的晋升程序。

萝卜多了而坑不够用,那么就要合理解决这一问题,让翰林院的低级官员有一个合理的进身之阶。

所以詹事府成了翰林院晋升的一个最佳的去处,詹事府本来是太子东宫的隶属机构,清代由于不立太子,所以乾隆朝时就有大臣建议取消这一机构。

乾隆帝深思熟虑,认为詹事府仍有存在的价值,并认定詹事府是翰林官的过渡场所,无法在短时间内取消这一机构。

詹事府内部机构,分为左右春坊、司经局,设左右庶子(正五品)、洗马(从五品)、左右中允(正六品)、左右赞善(从六品)等职。

如此就很明了了,詹事府职官中从六品至正五品一个不落,正好弥补了翰林院职官设置的缺陷。

按例,翰林院编修升迁,例升左右春坊赞善,这就是“翰林开坊”之由来。

可别小看了翰林开坊,虽然级别仅从原先的正七品升为从六品,可是这意味着翰林官的仕途将从此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日后很有希望跻身京堂甚至是入阁拜相。

“翰林开坊”被认为是翰林官仕途登进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翰林官长时间没有开坊,那么就意味着他将在编修或检讨任上熬到退休。

到了乾隆以后,“翰林开坊”被赋予了其他的含义,凡是由编修、检讨晋升为六部或是都察院、大理寺、太常寺等司官,也被认为是“开坊”,基本原则就是:只要升了官,就可定义为开了坊。

有清一代,没有开坊的翰林大有人在,甚至还有几个状元也都一直没有开坊,终其一生不过是个从六品的小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