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蚂虾街 他们齐聚蚂虾街

时间:14:44:36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5评论:0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长达30多年的“小龙虾江湖”中:有人被遗忘,有人在崛起,也有人在挣扎......而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却早已被人们忘记。

上世纪80年代,小龙虾在一个名为蚌埠(bèng bù)的城市里悄然兴起,到了90年代更是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方特色美食”。

到了现如今,小龙虾已风靡全国,成为大小餐厅不可或缺的流量美食。

可在它的发展进程中,却有一段血雨腥风的江湖故事不被人们所知。

小龙虾美食公认的起源地是蚌埠蚂虾街。

上世纪70年代末,在小龙虾还是继老鼠之后位列第二名的公害时,蚌埠南山路一条百米的街巷里便有人将它做成了美食。

这个人就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虾王”商标的石顺利,小龙虾也因他而走上了餐桌。

1979年石顺利为了营生,在蚌埠南山路上支起了一个小摊,售卖卤味小龙虾。

那时候人们对小龙虾既好奇又抵触,因为作为公害的小龙虾彼时唯一的用途就是制作食料。

但没曾想石顺利的这一尝试,却掀起了全国“消除小龙虾公害”的热潮。

到了80年代初,石顺利的小龙虾已在当地名声鹊起,人们也亲切地将这条街称呼为“蚂虾街”(蚌埠本地方言称呼小龙虾为蚂虾)。

1986年坡脚商人孙信亮看到了小龙虾的火爆,于是放弃水果生意开始投身餐饮,主打小龙虾。

有了竞争对手,也激发了石顺利的斗志,于是短短几年,他们共同创新了小龙虾的做法,这也促使人们更加热爱这种美食。

孙信亮近照

到了90年代,蚌埠小龙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商家出现,让这条不足百米的街巷一时间人声鼎沸、水泄不通。

1997年蚂虾街马路上、门店中,桌挨桌、人靠人,异常热闹,不足百米的街巷每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客高达2万多人,虾皮更是整车整车往外拖运。

生意火爆,商业竞争也愈发激烈,各家纷争不断。

也是这一年,另一位“虾王”的加入让蚂虾街进入了鼎盛时期。

下岗工人卢孝怀有着十几年供销科长的工作经历,他非常有经营头脑,不仅打出了“产销一条龙”的好牌,还为祛除小龙虾的腥味,开发出了“啤酒虾”。

石顺利、孙信亮也不甘示弱,他们推陈出新、不断专研,不仅带动了一方经济,更是让小龙虾扬名在外,至许多外地人常常特地乘坐火车来到蚌埠就为品尝小龙虾的美味。

至此,小龙虾江湖正式形成。

无序的竞争后果日益凸显,甚至出现了互殴事件。

与此同时,小龙虾的火爆前景也被外界看见。

据蚂虾街坡豪孙信亮回忆:“2000年,时任盱眙县县长的郑宁带队来蚂虾街‘考察’,2001年盱眙县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龙虾节。

在盱眙县快速发展小龙虾产业的时候,蚂虾街却在走向灭亡......”。

到了2002年,蚂虾街日吞客量达到了三四万人,虾店也发展到了六七十家。

为了争夺客源,家家都在放大招,层出不穷,几乎家家都打出“虾王”的口号。

可繁华背后,却暗藏杀机。

2005年随着石顺利和孙信亮的店铺遭到连续打砸,被迫停业后,一时间蚂虾街械斗不断,甚至出了人命案。

恶性竞争,也最终让蚂虾街的气数用完。

2007年蚌埠蚂虾街被取缔,从此辉煌不在,留下的全是回忆。

石顺利远走他乡二度创业,之后渐渐失去音讯;而孙信亮也一蹶不振,关店后沉迷赌博负债百万,后又因斗殴进了看守所;另一位“虾豪”卢孝怀,于2010年死于突发性脑梗。

自此,随着蚂虾街三大“传奇虾王”陨落,这条街也变得异常冷清。

释放后的孙信亮感慨万千:“再也回不去从前了......”,为了生计,他只能栖身小龙虾店里靠着做虾的手艺勉强度日。

转眼十年过去,当我们再次见到蚂虾街时,它早已物是人非变了模样。

通过一番打听,我们找到了孙信亮,此时他在院里蚂虾街的地方开起来了一家小龙虾土菜馆。

据孙信亮说,破产后他一直没有离开小龙虾行业,因为读书少又是残疾,除了做虾别无技能。

蚂虾街取缔后的这十几年里,他一边努力挣钱还债,一边在潜心研究做虾的方法,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开家属于自己的虾店。

2022年4月,他在家人的帮助下,终于实现了梦想。

或许因为他曾经的“辉煌”,也或许是老蚌埠人的念旧情怀,他的店生气火爆、可圈可点。

当被问起打算时,孙信亮说:“我这辈子都离不开小龙虾了,为这个行业付出半生,尝尽辛酸,十余年我潜心研究做虾手艺,如今也迎来了新的生活。

未来我只想尽力做好菜,让家人过得安稳一些。

注释:

1、蚌埠方言中称呼小龙虾为蚂虾。

2、线索来源纪录片《十年虾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