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编剧娟子 拍摄已经接近尾声

时间:09:50:05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7评论:0

今年1月10日左右,正值严冬,小编曾去探班过电视剧《急诊科医生》的摄制组,1000余平米的场景搭建,可谓再现了北大国际医院急诊科。

那个时候,主演王珞丹正在拍摄一场长达5分钟的医生答疑病人家属的戏,小编也去了摄影棚,坐在导演后面,除此之外,导演身后还有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盯梢”。

转眼之间,由 郑晓龙、刘雪松 执导,根据 点点 原创剧本《人命关天》改编, 娟子 编剧,张嘉译、王珞丹、江珊、柯蓝领衔主演,集结了苏小明、王策、巩峥、丁嘉丽、谭洋、许文广、贾妮等实力派演员,还有高晓菲、启杰、徐乐同、张博宇、岳以恩等荧幕新星的倾情加盟的 《急诊科医生》 将于 2017年10月30日 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以及优酷、腾讯、爱奇艺、搜狐播出。

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却也是当今社会最饱受争议的职业之一,这也吸引了无数编剧、导演的注意力,创作了一部部关于医生的影视作品,从而演绎出医生的喜怒哀乐,并诠释着医生的职业操守。

《急诊科医生》把摄像机聚焦急诊科,这个不出大师,又必不可少的科室。

留下来的是谁?留下来的理由是什么?可能有人会问,它是不是一部打着医疗剧旗号的恋爱剧?导演郑晓龙、刘雪松,编剧娟子在看片会之后的交流中做出了解答,他们强调本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部纯医疗剧”。

导演郑晓龙(右二)、刘雪松(左二),编剧娟子(右一)在拍摄现场

从前两集看片的感受中,相比爱情,该剧的真实感、分寸感和同理心,更加让人感动和震撼人心。

互为医生、互为病人、彼此治愈

《急诊科医生》讲述了急诊科主任医师何建一 (张嘉译饰) 与海归医生江晓琪 (王珞丹饰) 从一开始的互相审视,到互相理解、渐生情愫,并携手克服种种困难,救治患者,救赎自我的故事。

据娟子介绍,江晓琪不仅仅是一个留学生,她学成归来,带回来的是一个新的学科——急诊学。

中国以前没有急诊学,有急诊科,急诊科的医生都是从各个科室调来的,外科病就把外科医生调过来,骨科病就把骨科医生调过来。

这也正是印证了“急诊科医生”这个命题,“急诊科”和“医生”是一体的,是掰不开的。

娟子认为,“急诊科的医生与其他科的医生是不一样的,本剧恰恰表现了急诊科医生的状态”。

他们与死神赛跑,无论是呼啸而过的急救车、眼花缭乱的手术动作,还是迅疾繁复的术语交流,在生与死、责任与尊严、矛盾与和解面前,他们将这种真实演绎得淋漓尽致。

有急诊病患,急诊科医生就要扣上饭盒,第一时间冲到病人面前;走路遇到了病人,就会善意地提醒;他们忙不更迭,随时奔赴战场。

同时,在一种随时备战的状态下,我们也看到了医生们的的办公室日常,一起订外卖,在盥洗室聊聊八卦,从前两集来看,主要的办公室八卦似乎落在了“谁能当上系主任”的焦点上。

江晓琪作为一位学急诊学的海归医生,即使在病人毫无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她也要坚持做心肺复苏,这是她的“病”;

何建一因为长期的精神压力、感情生活等等,导致了手会发抖,江晓琪准确告诉他,是精神方面的问题;

刘慧敏 (江珊饰) 人生经历诸多坎坷,何建一作为她的同学,也不敢和她太接近,她也有很多创伤。

娟子提到,更多的时候, 剧中的医生与医生之间是“互为医生、互为病人、互相治愈”的关系,这种治愈体现在人物的精神层面。

无论是同事还是同学之间,从开始的互相看不上,到互相走进,慢慢了解,诠释你治愈我,我治愈她,彼此治愈的温暖。

据郑晓龙导演介绍,本剧没有你死我活的争斗,也没想在这方面下笔墨。

他们“争”系主任的原因,不是职位高低、薪资待遇,也不是权力利益的权衡,刘慧敏觉得自己在生活中已经没有了支柱,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何建一觉得刘慧敏爱搞小团体,不能让她当主任;而江晓琪留学归来,医术高超,所以同事们以为她会成为主任。

他们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观念的差异,不过最后达到了既要注重病又要注重人的统一,这也是本剧在现实主义的表达和人性关怀方面做出的深入探讨。

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

按照医疗剧的惯用套路,故事大概会是这样:一个危重病人进入急诊室,几经波折,医生在最后一刻力挽狂澜,然后病人出院,感谢医生……《急诊科医生》不是一部为医生树碑立传的电视剧, 它试图更多地承载科普的作用——增进医生和病人间的了解与信任,也增加公众对一些医学知识和医学理念的理解。

很多热播剧中的医生都是“英雄式”的妙手回春、无私奉献,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过带着情绪工作的医生。

娟子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并结合亲身经历表示,写剧本的时候,真的很侧重地考虑过这个问题,当每个人角度不一样的时候,是否互相体谅过,医生和病人彼此之间可能不懂对方经历了什么,“对于病人来说,生命是全部。

对于医生来说,可能整个上午看了五十个病人,其中十个癌症,干这行不快乐,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是以正能量的处理方式出现。

编剧娟子

普通观众质疑“现实中哪有这么帅、这么好、这么专业的医生”,职业为医生的观众则认为“我们远没这么光鲜”,对于剧中医生的形象定位,娟子表示,“一般的情况下,我们是作为患者去认识医生的,当我接触它,创作它,在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之后,真的觉得医生是神。

”郑晓龙导演认为,“医生在病人面前,就是一个神。

”刘雪松导演借用剧中江晓琪医生的话补充道,“病患在我们面前是每天的几十分之一,而我们在每一个病患面前就是唯一。

就像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的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

说明,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

医学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

如果对于医生来说,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那么对旁观者来说,是不是也应该带着将心比心的同理心呢?

编剧娟子希望传递一种精神层面的互融,无论谁看了《急诊科医生》都会彼此理解,普通观众看了会感到很温暖,从而去尊重、体谅医生。

医生看了也会知道原来患者把他们当作神,娟子表示,“我们在努力做着,而不是在做故事,因为它不是纯故事剧”。

筛选案例、人物勾连、剧本检查

电视剧毕竟不是纪录片,本剧对急诊室现场的真实还原也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对于一些血腥镜头,导演为了避免让观众产生不适感,一般采取一晃而过、平拍的处理方式,或者通过人物表情来呈现。

除了拍摄上的真实,本剧所有案例也都有“源”可溯。

此前了解到,本剧改编自点点的原创剧本 《人命关天》 ,里面囊括了60—70个真实案例,而这些对没有接触过医疗题材的编剧而言,无疑是一个“ 筛选案例——案例结合——框架结构——把控节奏——人物勾连、展现人物 ”的过程。

娟子坦言,“除了技术上受限之外,所选择的案例都是比较有特点的,因为它是戏剧,不是真实的医院。

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真实和细节上的求证,娟子建了一个微信群,“我把认识的医生全都拉进了这个群,里面有协和的医生、同仁的医生,各个科室的医生,我把案例发给他们检查,他们也会提供一些最新的案例给我。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娟子和医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默契,她写完一集剧本就发到群里,医生们就会变身“剧本医生”,对剧本作出批注,提出“血压这么写,这个人不用救了,已经死了”等等专业的意见。

整个剧本写下来,娟子认为这是一个知识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

医疗剧,通常面临着剧本难、拍摄难、审查难三大难关,甚至还要面对专业人士的挑“刺”儿,《急诊科医生》从剧本创作到拍摄过程,全程让专业医生一一把关,不但审医疗还要审情节,一一攻克难关。

值得一提的是,本剧在专业词汇的细节处理和常识普及上也做出了暖心的表达,对于一些病症的专业学名,会自动弹出一个字幕的通俗解释,每一集结束,也会有日常的病理温馨小提示。

希望《急诊科医生》在中西医疗、人文关怀、生命理解等方面的探讨,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

(源 | 编剧帮 文 | 小木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