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若尔盖湿地 巴音布鲁克湿地

时间:12:25:24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22评论:0

请问,中国哪片沼泽湿地,

能当得起“最美”二字?

地理君的答案是,若尔盖!

你不知道的若尔盖

花湖、蛇曲、草原、森林若诗若画

若尔盖县,地处四川盆地与高寒高原过渡地带,你之前可能听说过“若尔盖湿地”的大名,但真实的若尔盖可远不止此。

若尔盖县域西部是广袤无边的草原,东部则有连绵数百里原始森林;

若尔盖县东部海拔2600-3000米之间,保有90万亩原始森林。

县域西南部萦绕着“黄河九曲第一湾”;而西北部的“花湖”,则像蓝宝石般镶嵌在热尔大草原腹心;

花湖,在藏语中叫做“措恰扎”,意为“湖面五颜六色,犹如盛开的花朵”。

东北部的扎萨格大峡谷,藏在郁郁苍苍的高原森林中,被旅行者称为“隐没的天堂”;

高原森林中的扎萨格大峡谷

所谓的若尔盖,它是站在日尔朗山口时看到的苍茫草原,也是巴西河与包座河两岸的原始森林,更是黑颈鹤千里迢迢来赴的动植物天堂;

画面远处是日尔朗神山

这里有雄浑的蛇曲、多彩的花湖和最丰富的泥炭资源,这里更有红军长征最可歌可泣的征程。

雄浑的蛇曲

举世闻名的“黄河九曲第一湾”

在若尔盖形成,

万里奔流在此迂回蓄力,

黄河水量30%在此补给,

这里既是“黄河之肾”,

也是“中华水塔”。

在若尔盖县唐克镇,黄河与白河汇合,形成壮丽的“黄河九曲第一湾”。

多彩的花湖

7、8月份,绿意无限延伸,

湖畔五彩缤纷;

进入金秋10月,

碧蓝与金黄间别有一番壮阔,

清澈而高远。

夏日花湖,水清岸绿

花湖入秋,金黄满地

悲壮的草地

黄河流经阿坝州近2万平方公里区域,

便是阿坝黄河大草原,

它包括红原、若尔盖、

阿坝、松潘等县的草原地带,

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松潘草地”

也即红军“过草地”中的草地。

阿坝黄河大草原大致范围示意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2期

红军三过若尔盖草地,

也是长征途中

最艰苦、最悲壮,

也是最辉煌的一段征程——

革命火种在这里保留,

包座激战在这里发生,

巴西会议在这里召开,

北上的方针在这里促成。

《红军过草地》油画,茫茫草地,中国工农红军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02期

最大的泥炭沼泽

沼泽湿地孕育丰富的泥炭资源,

而若尔盖泥炭总储量达71亿立方米,

在这里,50万公顷土地均由

湿润厚重的沼泽泥炭构成,

是现今世界面积最大、

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

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生灵的天堂

若尔盖在藏语里念作“若尕”,

指牦牛喜欢的地方;

“全国三大名马之一”的河曲马

同样喜欢在这里驰骋;

有“高原神鸟”之称的黑颈鹤,

也钟爱把这里作为繁殖地。

中国六大最美沼泽湿地之首

高原与黄河共同谱写的神奇

《中国国家地理》曾做过一次“中国最美沼泽湿地”排名,评选标准如下。

具有典型性;(0-15分)

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0-25分)

核心景区的品位高,湿地一年四季景象变化丰富;(0-25分)

湿地原生态受到人为破坏程度小;(0-15分)

本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和水禽的数量多、等级高;(0-10分)

与人类生存、发展有密切关系。

(0-10分)

经过激烈角逐,我们最终选出“中国六大最美沼泽湿地”。

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位置示意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10期

第六名,辽河三角洲湿地,84.17分

第五名,扎龙湿地,84.29分

第四名,黄河三角洲湿地,84.43分

第三名,三江平原湿地,88.43分

第二名,88.93分

以及位列榜首

有“川西北高原绿洲”美誉

青藏高原与黄河共同创造出的神奇——

若尔盖湿地,89.64分

若尔盖“黄河九曲第一湾”金秋日落

黄河九曲第一湾

世间罕有的“大河之舞”

有人说,黄河在若尔盖回流,看起来是要从这里返回它的“摇篮”;也有人说,黄河在这里“大回头”,积蓄到充足力量,终成世界长河。

所以,关于若尔盖的绝美故事,这“第一湾”无论如何都绕不过。

黄河九曲第一湾

在四川省,黄河唯一流经的地方便是阿坝州,但当河水流到阿坝州若尔盖的核心区域唐克镇时,却陡然180度转弯,从流往东南变成流回西北,黄河似乎对若尔盖流连忘返,打算回过头来“故地重游”一番,为什么会这样?

说简单一些,

因为水不能往高处流,

东南方向地势太高,流不动了。

若尔盖虽地处海拔3000米以上,但仍是青藏高原的一个断陷盆地,它就像建在高楼中间的一个游泳池,黄河上游水系在此处汇流。

其中,尤以东南方向海拔最高:邛崃山主峰四姑娘山幺妹儿峰高达6250米、岷山主峰雪宝顶高达5588米,高山再伴随高地隆起,黄河想往东南方流去是不可能了,只能暂时“打道回府”往西北回流,寻求其他出路。

而这一回头就是几百公里,兜兜转转,终于在青海的龙羊峡附近找到突破口,好不容易能够向东,才出了青藏高原。

青海龙羊峡黄河土林日出,黄河在这里向东流去。

然而,也正因为这次雄伟的“大回头”,黄河才得以把来自青藏高原冰川和湖沼的丰沛水源,最终纳入自己怀抱,成为了上自世界屋脊、下至浩翰汪洋的中华万里长河。

当你站在若尔盖遥望河曲蛇形、草原花开时,表面上看似一派宁静,但在蜿蜒的河道中,实则流淌着“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不屈伟力,不容易啊。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单之蔷认为,四川若尔盖县一带,有我国最丰富的“蛇曲”景观。

从高空俯瞰,若尔盖县城南侧的黑河(又称墨曲)流域湿地,有着异常发达的河曲景观。

黑河与附近的白河,同属黄河上游两大支流,流经若尔盖高原。

众多的水系,频繁的改道,形成了若尔盖湿地草原上星罗棋布的“牛轭湖”。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 2019年12期

摄影/姜曦

黄河从盆地内流过,里面地势平坦,周边的众水来汇黄河,就像远道而来的舞伴们逐一到场,热闹的“舞会”开始了——用华尔兹形容“蛇曲”最为恰当,因为华尔兹的舞步是用一个个方向相反的旋转向前滑行,这也正是“蛇曲”的特点。

蛇曲形成原理示意图:凹岸冲刷,凸岸堆积

河道截弯取直,旧蛇曲变成“牛轭湖”过程。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02期

阿坝州草原上由蛇曲演变而成的“牛轭湖”,牛轭湖因形似牛轭而得名。

在这里,一条条支流从四面而来,再用一个接一个的旋转舞步汇入黄河;黄河则带领众水一起跳起“华尔兹”,再用连绵不断的旋转舞步舞进西北方的群山之中,这是真正的“大河之舞”。

世界级泥炭王国

孕育出独一无二的“生境天堂”

如果说东北平原的黑土地

肥得能攥出“油”,

那么川西北若尔盖的泥炭地

则是肥得能攥出“水”,

肥美湿润的土质,

创造出若尔盖的勃勃生机。

泥炭沼泽,最大功能就是蓄水,1吨干物质泥炭可蓄8吨水。

放眼苍茫的湿地草原,苔草属、嵩草属、蓼属、禾本科等鲜嫩草种,浸润在饱满溢水的泥炭土壤中,热情生长。

泥炭又称泥炭土,是地上植物的“遗体”,也是煤的最原始状态。

它们经过数千万年堆积,由于在低温厌氧条件下无法分解,而形成特殊有机物。

泥炭块特写

吸饱水分的泥炭土,会比干燥时大出数倍,其最大功能就是蓄水,1吨干物质泥炭可蓄8吨水,而若尔盖泥炭储存量达19亿吨!(“黄河之肾”与“蓄水池”的比喻非常形象)

全国泥炭总储量不过50亿吨,若尔盖泥炭占比达到全国38%,不愧为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更孕育出独一无二的“生境天堂”。

若尔盖保有着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

若尔盖湿地,就像造物主安放在川西北高原上的一块巨大海绵,默默担负着调节径流、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沙化、调节区域小气候、固碳与稳定大气温室气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尔盖生态系统示意图,辽阔的高寒草甸是若尔盖分布最广的生态类型。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06期

亿万生灵的理想乡

若有来生,还来若尔盖

若尔盖湿地上的灰雁一家

河曲、花湖、沃土、草甸、高原,将若尔盖融为一座“生境天堂”。

这里生长着四川嵩草、藏嵩草、木里苔草以及长在水里的睡菜、眼子菜、狸藻等360多种植物;广阔的草甸上,生活着荒漠猫、鼠兔、艾鼬、藏羚羊,这里还是我国最大的四川梅花鹿种群栖息地。

梅花鹿四川亚种

如果到若尔盖,怎能不说飞鸟?

黑颈鹤、天鹅、赤麻鸭、灰雁、白骨顶……若尔盖保有鸟类超380种,其中,黑颈鹤种群数量已达2000多只!

黑颈鹤

我国黑颈鹤分布图

黑颈鹤对生境非常挑剔,一定要生活在空气清新水草丰茂且远离喧哗的地方。

四川若尔盖、威宁草海、云南纳帕海等重要湿地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它们驻足栖息。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 2017年09期

除了野生动物,若尔盖也是我国三大名马之首河曲马的故乡(另外两大名马是三河马、伊犁马)。

若尔盖,河曲马的故乡

《中国马驴品种志》一书曾根据我国不同地方马品种的历史来源、生态环境及体尺类型等综合因素,划分出五大独立的马种类型:

河曲马(河曲马类型)、蒙古马(蒙古马类型)、云南马(西南马类型)、哈萨克马(哈萨克马类型)以及藏马(西藏马类型),在五大马种的各项体尺指标对比中,河曲马均名列最高。

河曲马作为世界上奔跑力极强且易被驯服的动物,在辽阔的青藏高原上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藏族传说中的民族英雄格萨尔王,就是骑着河曲马去地狱救母的。

绘图/易生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 2019年12期

毫无疑问,河曲马是诸多古老而优秀的马种,在若尔盖湿地草原特有生境下,经过混血和选择的典型产物,一方水土养一方“马”。

高原油菜花田

若尔盖,浩瀚的沼泽补给着黄河的水源,阻挡着漫漫黄沙;巨厚的泥炭层记录着数万年来的雨雪风霜;长征的足迹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历史印记;这里是一方圣洁的雪域,一片神奇的土地,它是高原碧宝若尔盖,黄河美园若诗若画。

交通建议:

公共交通:先到成都,从茶店子车站乘班车到若尔盖县城,每天早上6:30和7:00有两班,当天傍晚能到;也可乘飞机到松潘县川主寺镇的九黄机场,然后再坐班车到若尔盖县城;

自驾:从成都到若尔盖,可走九寨沟环线,西线经成都、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至若尔盖,或经成都、都江堰、汶川、理县、红原至若尔盖;走东线经成都、绵阳、红油、平武、九寨至若尔盖。

※入秋后,若尔盖昼夜温差可达10度以上,请注意防寒。

【参考文献】

[1] 《若尔盖泥炭湿地:高原上的碳库》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21年12月6日

[2] 《土壤是有生命的》 中国农资周报 2018年12月21日02版

[3] 《有一种风景叫“蛇曲”》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02期

[4] 《若尔盖湿地》 中国国家地理 2005年02期

[5] 《若尔盖不只有湿地 河曲湖泽之外的野性世界》中国国家地理 2020年06期

[6] 《阿坝黄河大草原 河曲马的故乡》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 2019年12期

因微信近期推送规则改版

未加“星标”就无法展示完整封面

将会错过我们精挑细选的大图封面

后续精心编辑内容

也很容易被淹没

若您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为我们添加爱的“星标”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更多精彩视频在这里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Jubei

设计:巍巍

图片:视觉中国、图虫

话题

如果你也去过若尔盖,第一印象是什么?

中国的原子弹,在这里横空出世!

来自天空的礼物:一份云彩观赏指南

西南F4,组团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