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颜回之死 实现内心的满足

时间:22:13:14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9评论:0

孔子在匡地时被误认为是阳虎,遭到当地人的围困,情况危急师生离散。

后来危机化解,学生们都陆续回来了,唯独不见颜回。

孔子焦急地等待着,内心很是担忧:“颜回该不会出事了吧!”

当颜回拖着疲惫的身子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孔子才松了口气:“回呀!你可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出事了!”颜回跌跌撞撞地跑过来,泪流满面:“您还好好的活着,我又怎么忍心丢下您,孤身赴死呢!”

孔子以为颜回躲过这次劫难,日后应该平安无事吧,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可是颜回还是出事了。

噩耗传来,孔子愣住了。

这难道是真的?自己一把年纪了还好好的活着,颜回那么年轻,怎么会死呢?可是怎么不可能呢?虽然平时看不到颜回为生活发愁,但他家境确实不好,粗茶淡饭勉强糊口,一定是不注意饮食,再加上太过于用功修订《易》而劳累过度吧。

弟子们围在孔子身边,有心安慰老师,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孔子看着他们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这是上天要我的命啊!要我的命啊!”一旁的子路实在忍不住,伸出袖子一抹眼泪,红着眼睛冲了出去,弟子们也都轻轻啜泣。

子夏带着哭腔说道:“老师,您哭得太伤心了。

”孔子哽咽着说道:“我能不伤心难过吗?除了颜回,还有谁让我这么伤心啊?”

颜回之死对孔子打击很大。

《论语》记载这是孔子最伤心的一次。

孔子在颜回身上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之所以让颜回修订《易》,就是为了让颜回知道他的使命,保重身体,待孔子百年之后,颜回能接过这面文化大旗,继续同这班弟子宣扬文武之道。

可是颜回年纪轻轻就死了,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呢?

除此之外还有命运的问题。

孔子自己出身贫苦,从小小官吏到位列三公,再到辗转列国,终究不能一展抱负,眼看着各国的政治风气一年比一年坏,周王朝也是江河日下,这个时代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

但是又不甘心这一肚子的学问后继无人,于是开始招收年轻一代弟子讲学,传承自己的理想,也是将文化命脉传承下去。

如果三代的文化在自己这一代断绝了,历代圣贤的心血都付之东流,那华夏文明又和蛮夷之人有什么区别呢?

孔子讲学

孔子自己一直是相信命的,相信天命要中华文化一直传承下去,所以他在被困于陈蔡之间、被匡人困围都能镇定自若,因为他相信上天不会就此让他死去。

可是孔子实在想不通自己苦心培养的接班人颜回为什么会死,为什么经历过那么多的磨难,本该大器将成之时却英年早逝,是上天不认可颜回吗?还是只不过孔子自己的命运比较好,上天就是要断绝中华文明?孔子实在想不通。

孔子的痛哭不仅是为颜回,也是为自己,为了这个国家,也是向命发出的叩问。

什么是命呢?

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一直懵懵懂懂,只知道别人如何自己如何,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这么做,没有想过自己将来要怎么样。

突然某一个瞬间受到很大震动,开始思考自己和别人的不同,自己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在丰衣足食之后还要追求什么?活着有什么意义?

关注到自己的命,并对命产生疑问,才是认识命的开始。

我们无法猜透生命的意义,也无法得知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也无法看清自己一生的命。

我们理解的命首先是对现有生活状况的不满,对更好物质条件的渴望和追求;其次是寻找一生精神的寄托。

于是我们开始明白,命就是自己这一生追求什么,自己这一生将付出多大的辛苦与努力;命就是在别人高卧东山之时自己挥汗如雨而无怨无悔,是别人潇洒享受生活之际自己拼命努力向前而默然无声。

命就是充满希望的挣扎,充满底气的承受;命就是成功时的坦然,失败后的笃定。

命是一种信念,能让我们活得不那么焦虑。

命有过去静态的总结,也包含着未来动态的可能。

个人的命运可以因为一种良好习惯的坚持而变好,也会因不良嗜好的放纵而变坏。

相信命不是安于现状的不思进取,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去奋斗、坚持,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绝望,安心投入,必有收获。

相信命,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更优秀的自己和理想中美好的生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