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董伟案 “你带了两个女孩

时间:16:05:15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43评论:0

20年前,一名死刑犯被押往刑场,就在距离执行枪决还剩4分钟之际,一通电话暂缓了他的性命。

这通或将改变一个人命运的电话,究竟出自谁之手?他又为何要为一名死刑犯奔走?事情还得从2001年说起。

1.那年深夜,人们都沉浸在劳动节的假日欢愉中。

25岁的青年董伟,也想趁着假期陪伴热恋中的女友。

于是他跟女友和女友的同事一起,准备去一家舞厅跳舞。

谁也想不到,一次情侣间的约会,最终酿成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就在董伟一行人即将踏入舞厅大门时,一名男子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不如把那个个高的交给我。

”牛里牛气的挑衅轻蔑之举,激怒了董伟。

他愤愤回怼对方之后,继续朝前走,不料对方却抽出皮带朝他身上抽了过去。

本是高兴的事,董伟虽然气愤难当,却也只想息事宁人。

被舞厅工作人员拉开后,为了示好,他还主动递给对方一盒香烟,恳请他给自己“面子”。

待对方离去,以为闹剧结束的董伟,独自来到舞厅前的电话亭打电话。

这时,那名男子带着一拨人径直冲了过来,二话不说就开打。

被打到双腿跪地难以招架的董伟,出于本能朝地上捡起一块砖头,砸向那名挑事儿的男子后,也顾不得许多,只想赶快爬起,逃离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那晚,在一个暗黑的小巷子里飞奔逃命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一次无意间的自卫行为,会将自己送上绝路。

7天后,劳动假期结束,人们的生活开始回归忙碌,而董伟这样一个老实的小镇青年,却顷刻间沦为十恶不赦的死囚。

原来,那晚寻衅挑事的男子,被董伟的砖头砸中头部送医后,没几日便不治身亡。

2.男子重伤离世,便坐实了董伟的牢狱之灾。

可被判死刑,这样的罪名是董伟一家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2002年元旦前夕,距离董伟死刑执行期还有不到4个月。

焦急万分的董父,听闻有为死刑犯辩护成功的案例,便多方打探。

很快,当时在这方面已经小有名望的律师朱占平,成了董父救子的全部希望。

朱占平,陕西子洲人,原本毕业后从事的是记者和编剧工作。

但发生在家乡亲戚身上的一件事儿,让他做出了放弃这份稳定工作的决定。

事件起因,源自自家亲戚与当地权贵的房产纠纷,这场打了足足10年都没有结果的官司,使朱占平意识到法制的重要性。

他想让贫民的冤屈有处可诉,让权贵的恶行无处遁形。

于是,他开始考取律师证。

终于,在33岁那年,他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律师。

说来也巧,朱占平律师职业生涯中接到的第一个案子,便是一起死刑案。

案件起因是4名民工到了年末也没拿到工钱,于是他们铤而走险,劫持3辆客车后,将赃款瓜分。

被捕后,这4名民工均被判处死刑。

要知道,当时司法制度,人一旦被判处死刑,便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

要想从死神手里捞人,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始终认为这4名民工罪不至死的朱占平,经过实地走访以及法庭上的据理力争等多方努力,最终为他们争取了死缓。

打响了律师生涯第一战,朱占平也因此声名鹊起。

3.董父找来朱占平,也是看中他能为死囚辩护的律师头衔。

但朱占平真的能让董伟死里逃生吗?原本一审就已判定死刑的案子,又有几层把握能够在二审中被推翻?一切并非想象中简单。

虽是为死囚辩护,朱占平也不能一口应下,他必须细细翻看卷宗了解详情后,才能判定案子是否可接。

董伟一案,过错明明在于死者,董伟的行为至多算过失伤害,且完全出于自我防卫,并无剥夺他人生命的意图,压根不够判处死刑。

了解完案件来龙去脉后,朱占平没有犹豫,决定出任董伟的二审律师。

重新调查取证后,他又多次与狱中的董伟会面。

在他的印象中,董伟是一个英俊又老实的小伙子,虽然戴了死刑犯的重镣,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处事却很乐观。

他对朱占平说:“我不相信,因为这样的事就能被枪毙,我不想死... ..."听了董伟的话,朱占平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他内心深处也同样认定,一审判决对董伟很不公平。

同年1月23日,向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递交完新的辩诉材料后,朱占平信心满满地等待着二审的改判结果。

只是,他等来的不是喜悦,而是二审维持原判的噩耗。

来不及愤怒,朱占平无奈之下,只好远赴北京,将申诉材料递交给北京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名女法官。

不料当晚,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再次将希望毁灭。

来电者是董伟表哥,他打这通电话,就是告诉朱占平,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次日早晨,便是董伟枪决的执行之日。

4.挂断电话后,朱占平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回想董伟一家期盼的眼神,回想连日来的不断奔走……哪怕有一丝希望,他也要跟时间赛跑,奋力将董伟的命拉回来。

2002年4月29日9点40分,董伟被带上囚车,等待他的将是生命的终结。

而此刻,朱占平还在法院门口与保安费力地交涉着。

到了10点,朱占平终于走进最高院的大楼,在刑事一庭的办公室里,他见到了李武清副庭长。

而此时,距离董伟被枪决仅剩半小时。

这意味着,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精简的语言说服对方。

10点15分,一声枪响,另一名死囚被击毙。

望着眼前刺目的阳光,董伟心想,这大概是此生最后一次见到它了。

彼时,远在家乡的亲人,也已为他备好棺材和墓穴。

一切准备就绪,只为迎接一场悲剧的落幕。

这份痛心,大底是旁人难以体会的。

10点24分,法场法官的手机响起。

10点26分,朱占平接到董伟家人的电话。

一句“救下了”让他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

这就是震动司法界的“4分钟枪下留人”事件,作为事件主角之一,朱占平这位专为死囚辩护的律师,也因此留下“中国枪下留人”第一律师的名号。

对于突如其来的名声大噪,朱占平显得格外平静,他说:“从做律师那天起,我就觉得律师理应为百姓说话。

因为本身就从百姓中走来,自然明白什么是委屈,什么是冤枉。

”只是,这份荣光,还是为朱占平的律师生涯带来一丝晦暗。

5.2002年9月4日午后,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再度让董家人陷入绝望。

“董伟被执行原判,明早执行。

”这个来自法院的临时通知,令所有人错愕。

来不及悲伤,来不及挽救,悲剧一旦被命运击中,没有回旋的余地,痛也只能接着。

第二天一早,董父见了董伟最后一面,时限只有3分钟。

这个来自小镇的青年,临刑前十分平静。

除了与父亲会面时的只言片语,他留在世上最后的遗物,是在狱中一年多来,写给热恋女友的日记。

董伟走后,没能见上他最后一面的朱占平十分自责,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那段时间,他关掉手机,拒绝任何媒体采访,每天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思考中国的死刑制度。

在他看来,法律的基本精神是拯救,而不是仇恨。

他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除了本身存在精神问题的人,没有谁会有无缘无故的恶。

相比对他们口诛笔伐,他更愿意探究恶是怎样产生的?于是,沉寂一段时间后,他再次走进律师事务所,决心为董伟案的失败赎罪,专做一名为死囚辩护的律师。

这些年来,他对待每一个死囚,都像对待董伟一样。

恨不能将他们的生命,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争取。

在他的辩护下,被改判死缓或无期的死囚并不多,毕竟冤假错案在少数。

但那些依然维持原判的死囚,最终还是被他深深打动。

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他们的狱中生活也变得意义非凡。

结语:一万遍对恶的指责,不如一次对恶的探究。

恶必须受到惩罚,那是他们应得的。

但恶也应该究其由来,找不到作恶的根,也就绝不了由恶带来的果。

这大概是朱占平执意为死囚奔走的根本原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