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经济学论文 数据做扎实了

时间:22:10:23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6评论:0

众所周知,经济学是一门实证主义的学科,因此在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数据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现实中也有一些做纯理论的学者,但是绝大多数经济学论文都是实证研究(据说高达90%),需要运用相关的数据,或者检验已有的理论学说,或者根据数据所揭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去发展理论。

那么,经济学中所用到的数据都是什么样的呢?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经济学研究所用到的数据可以分为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前者指是的国家层面或者地区层面(如省份、城市)的数据,而后者则指是的企业层面、个人或家庭等微观个体层面的数据。

那么,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空间孰优孰劣呢?

坦率地说,二者各有优缺点。

宏观数据较为容易获得,然而由于它过于"宏观"(如跨国研究中一个国家某年的经济增长只包含一个数据点),许多可能的影响因素无法在计量模型中捕捉到,而导致宏观数据的研究往往不能揭示更为精细入微的内在机理;同时,宏观数据的易得性,使得某个研究者的数据和其他人相比,并不具备独特性,你能得到的数据别人也能得到,这导致的结果是,研究者往往需要追求模型的复杂性或者研究话题的新颖性,这也是宏观经济学模型往往较为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学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精细,学者们对微观数据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

微观数据允许研究者对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看得更"微观",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揭示经济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然而其最大的劣势便是难以获得,或者说,获得它们的成本非常高昂。

一般而言,研究者通常用到的微观数据包括如下三种:一种是通过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如国内最为知名的CGSS数据库、CHIPS数据库和CHARLS数据库等;二是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包括田野实验和实验室的实验),这类数据由于可以人为控制一些不重要(或研究者不关心)的变量而非常适合进行因果关系的研究,不过它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尤其是田野实验),因此现实中使用这类数据的研究者也不是那么多;还有一类数据是研究者自己收集、整理、构建的数据库,这类数据分散地存在于现实中(如网络上或者档案室里),但是它们往往不是现成可用的,需要研究者自己进行整理,将其变为可以做实证分析的"干净的"数据。

如近两年一些研究者手动收集中国裁判文书网中的法院判决书,通过阅读裁判文书而构造相应的微观数据,进行法经济学的研究,得到了非常有趣的研究结论,又如有些人使用网络爬虫技术,从购物网站获取大量的交易信息而构造自己的微观数据集,再如计量经济史领域的学者往往需要从古代的县志等档案资料中,将文字信息变成可以做计量分析的微观数据。

微观数据的难以获得性,使得运用它们进行的研究往往非常珍贵,尤其是前述第三种类型的数据。

北京大学的姚洋教授曾说过,投稿到《经济学》(季刊)的文章,如果使用的是微观数据,最终会有60% -70%的录用率,尤其是经过他自己处理的文章。

这也启示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及学者们,一定要多在数据上下功夫,特别是自己手动搜集、构建的数据集,才更有可能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