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苏联70年腐败史 等级鲜明的官僚体系

时间:21:21:59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8评论:0

从1922年苏联建立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整整七十年。

这七十年既有辉煌,也有坎坷,但苏联内部的特权阶层腐败现象始终如附骨之蛆,严重阻碍了苏联政治进程的正常运转。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提到苏联干部集团的贪腐现象并非偶然,早在列宁时代就已经凸显。

一般来说,新政权建立伊始,气象不说风清气正,但国内也必有一番励精图治。

可在列宁时代,苏俄内部的腐败问题就已经极为严重,他们的行为不比之前的老牌资产阶级逊色。

诸如公车腐败、住房腐败、权钱交易、挪用公款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当然,最高当局对于贪腐之风也不是没有采取过相关措施,像列宁就曾对高级干部的工资作出明确规定,自己也带头执行此类规定。

但问题是,苏联干部的工资并不是必需品,随着经济条件和官员权力的扩大,领导干部很快就不靠工资生活了。

或许是出于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欧洲国家在贪腐问题上并不强硬,他们没有朱元璋近乎残酷的惩罚措施,也没有关羽刮骨疗毒的勇气。

正因为如此,到了斯大林时代,干部集团的贪腐之风已愈演愈烈。

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而干部任命制更是强化了官僚体系的等级结构。

由于上级掌握着下级的升迁任免权和所谓的奖惩权力,所以在整个苏联时代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官场文化:只对上级负责,对民众可以不负责。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下级官员对上级领导的溜须拍马、谄媚逢迎现象愈演愈烈,甚至达到了无法收场的地步。

据悉,整个斯大林时代已公然将干部集团的特权腐败制度常态化、合法化。

为保证集团内部的正常运转,斯大林赋予官僚阶层诸多特权:如宅地权,只要是等级较高的官员,几乎人手一份别墅,有的甚至拥有多套别墅。

而更为明显的则是特供权和特教权。

苏联干部在生活上拥有诸多特权,特供权就是其一,外面商店里看不到的奢侈品在内部供应网络里已不罕见。

除此之外,特教权也为干部集团终身化提供了便利,只要是苏联高级官员的子女,他们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享受着专门教育机构的培养。

至于保送入学制度,在苏联内部已经成为既定惯例。

1935年,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应邀到苏联进行访问。

访问期间,他拜访了苏联作家高尔基,他惊讶的发现就连高尔基也深陷于腐败制度的安逸圈。

据悉,在高尔基的私人别墅里,仅为高尔基一人服务的侍者就多达四五十人,这让曾经无比崇敬高尔基的罗曼罗兰大失所望。

应当说,在苏联政治体制的设置下,每一个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职责。

这种固定体制看起来行之有效,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表现出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

例如,在官僚体制的刺激下,整个官僚体系就会形成不同的政治派别,这一现象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已经分外突出。

其实,赫鲁晓夫上台后曾对现有官僚体制发起改革,但随着特权阶层和干部集团的联合抵制,赫鲁晓夫的政治改革旋告失败,其本人也在政变中黯然下台。

为维护既得利益,特权阶层将勃列日涅夫送上了龙椅。

作为回报,勃列日涅夫也为这些干部集团创造了极好的贪腐环境。

他不仅恢复了赫鲁晓夫时期废止的官员特权,还在诸多特权前面加上了一个“干部终身制”,这事实上也让勃列日涅夫坐稳了政治宝座。

据资料记载,勃列日涅夫本人终冲在腐败的最前沿。

他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之后,将分化政治派别手段运用得极为老道。

在其任期内,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出现了所谓的“官僚氏族集团”,而这其中,以勃列日涅夫女婿丘尔巴诺夫建立的官僚集团最为庞大。

他们不仅掌控了苏联内务部门,甚至还卷入了诸多肮脏勾当,像名噪一时的“驸马案”就是明证。

苏联官僚队伍中盛行的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可以说是苏联干部腐败的温床。

而特权阶层的产生更是将苏联推入了解体的深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