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米雕 在所有类型的米雕当中

时间:19:43:39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2评论:0

他是一位非常神奇的老爷爷,如果说他是画家,然而他却从来没有用过一块画布。

如果说他是书法家,他也从来没有写过一副书法作品。

他曾在一粒米上刻过一首《沁园春·雪》,足足114个字,一个尖嘴钳,一粒米粒,一把自制的刻刀,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正是凭借这些东西,他成为了中国米雕第一人。

说百姓故事,品百味人生,本期子牙童趣咱们老百姓儿,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听听米雕师傅闫交生的故事。

闫交生,1959年出生,家住在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吕庄村。

从小就生活林州,闫交生骨子里写满了林州人的坚韧和倔强。

在洛邑古城的一个小角落里,一位戴眼镜的老人在这里摆了一个小摊,他的东西非常简单,只有一把米,一把尖头钳,一把自制刻刀。

看着这位穿着朴素的老人,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他的摊位上面高高挂起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中国米雕第一人”。

每当别人因为这个牌子询问时,闫交生总是谦虚的说到,自己只是一个手艺人,这些,都是大家对他的谬赞罢了。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诧异,这位老人敢称为中国第一人,那么就说明他的米雕技术,真的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其实,他还是中国硬笔牡丹的创始人。

闫交生小时候就比较喜欢绘画雕刻这些东西,所以每当他空闲的时候,他总会在一些物品上面练习自己的雕刻技术。

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有限,所以闫交生一开始只能够在一些木头和一些石头上面进行雕刻。

然而他用的雕刻小刀也是家中废弃的刀具,闫交生在进行简单的改造之后,就把它当作了自己的刻刀。

由于闫交生从小就比较聪明,所以在他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的书法篆刻作品,就在当地的县里获得了相应的奖项,他还因此获得了一笔奖金。

但是闫交生在拿到这笔奖金后,并没有随便使用,反而是用这笔奖金买了一些材料,然后他自己制作了一把真真正正的刻刀。

记得有一次闫交生为了有地方雕刻,他竟然打起了家中用来当作房梁的木头的主意,趁着自己的父母外出工作的时候。

闫交生就偷偷一个人拿出自己的刻刀,开始在上面雕刻自己的作品。

一个下午过去,由于他太过入迷,并没有发现父母工作回家以后正站在他的后面。

闫交生在发现了父母之后非常紧张,他把自己的刻刀藏在身后,不敢抬头看自己的父母,生怕父母批评他,然而父母并没有对他说什么,而是从他身边直接走过去了。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着顽皮的一面,所以没有人会想过闫交生以后会在雕刻的领域,有着极大的成就,甚至说可以是达到了顶尖水平,然而事情往往充满着未知。

后来闫交生的家庭,由于经济贫困无法支撑他的学费。

所以,只能够选择辍学,可是辍学在家的闫交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雕刻。

当时的他或许还不懂什么叫做传承,什么叫做艺术,但是他知道这是自己的兴趣,自己一定不能放弃。

后来随着时间逐渐流失,闫交生也慢慢长大。

为了寻找工作。

他曾经在自己的村里当过木匠也曾经去当过兵,可是后来他才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还是雕刻,自己最爱的也还是雕刻。

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闫交生知道了有一种雕刻叫做微雕。

微雕就是在一些非常非常小的物品上面进行雕刻,这对雕刻的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可是闫交生就对这种雕刻技术非常感兴趣。

由于当时他没有钱买来其他雕刻用的物品。

闫交生便把主意打到了米粒上面,所以他也就开始了自己的米雕之路。

米雕就是在米粒上进行雕刻,雕刻出来的作品,必须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才能够看清,可是对于他来说,微雕本来就是要用小的东西来雕刻。

如果借助外物就显得比较虚假,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所以闫交生在开始学习微雕的40年间,他从来没有用过任何的放大镜,全都是凭借自己的肉眼。

也正因如此,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也练成了高超的记忆。

为了练习米雕,闫交生吃了非常多的苦。

他经历了我们正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事情。

他的手上经常布满着各种刻刀刮出来的伤痕。

有时候还可以清晰的看到伤口的血迹,因为米雕非常困难,所以在练习的时候也要特别小心,一个不注意或者是中途被打断这个作品就废了,然后又要重新来过。

闫交生在雕刻的时候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他从来不会在纸上,把要雕刻的图案画出来,因为图案就在他心中,他的雕刻基本都是一气呵成,中间从来不带休息,也不会说因为突然忘记图案而中途卡壳。

闫交生是一个幸运的人,也是一个不幸的人,幸运的是他凭借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凭借自己的执着,终于将米雕这门艺术发扬光大,不幸的是在他学习米雕这几十年以来,他从来没有受到过任何专业老师的指导,全凭自己摸索。

曾经有人问过闫交生在学习米雕的过程中,会不会觉得非常苦非常累,闫交生回答说,因为这是一种坚持,他把米雕这种事情当作自己的信仰,所以他并不会觉得有任何的疲惫,反而只会一如既往的向前。

皇天不负有心人,努力终究会有回报。

在2003年的时候,闫交生雕刻出了自己的第一届米雕作品。

虽然此时的他并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可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件作品已经算是相当有价值的东西。

接着闫交生又陆陆续续的,雕刻了许多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等,为了练习自己的雕刻技术,闫交生经常会自己独自坐在角落里好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整夜都不睡,他的心思全部放在自己的米雕上面。

闫交生告诉我们,他这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就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米雕,因为这个作品花了他整整10个小时,雕刻完成以后他的手都僵硬了。

2010年闫交生在上海世博会上,雕刻出了100座国家场馆的图案。

见过的人都佩服他。

,闫交生告诉我们雕刻肖像是最难的,因为想要将一个人的雕像栩栩如生的展示,必须抓住肖像的每一个特点,否则雕刻出来的作品,就是一副没有生机死气沉沉的米雕,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如今的闫交生在米雕技术上已经走上了巅峰,他的作品也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普通作品,拿来贩卖维持生计,而另一种精品,他打算上交给国家。

闫交生告诉我们,艺术是需要传承的,他希望我们中国人,能够将这项米雕技术一代一代的继承下去,因为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瑰宝。

听了他的故事,你们对于他有什么想要说的话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动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