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第一集团军 原第3团编入第1

时间:18:42:38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8评论:0

1996年,“皮旅”原属第一集团军,为何却改编为武警机动师?

1955年9月,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前夕,军衔评定工作已经初步完成。

部分高级将领的军衔评定拿捏不定,需由毛主席敲定,皮定均就是属于这一情况。

根据军衔评定相关原则,皮定均原定授予少将军衔。

毛主席考虑到皮定均的历史功绩,写下了享誉军史界的六字批语:皮有功,少晋中。

皮定均的历史功绩非常特殊,早年曾率部实施中原突围,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皮定均也因中原突围而声名大噪,所部获封“皮旅”。

▲皮定均

“皮旅”后经演变为第一集团军181师,于1996年转隶武警部队,改编为武警机动师。

想要搞明白“皮旅”为何改编为武警机动师,非常有必要了解其前世今生。

1944年4月,日军为打通所谓的的“中国大陆交通线”,纠结15万兵力,发动了臭名昭著的豫湘桂战役。

战端一开,日军旋即攻占郑州、洛阳等地,整个豫西地区落入敌手。

▲豫西抗日根据地旧址

是年9月,中央军委以太行军区第3、35团为基础,组建了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全支队1500余人,皮定均、徐子荣分任军政主官。

独立支队组建之后,迅速南渡黄河,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

1945年4月,独立支队划归河南军区战斗序列,正式番号为河南军区第1支队兼第1军分区。

▲皮定均早年照

至抗战胜利之际,独立支队进行大小战斗200余次,毙、伤、俘敌3500余名。

同年11月,第1支队改编为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1旅:

原第1支队所属第35、3、59团依次改称第1、2、3团,皮定均仍任旅长,故称之为“皮旅”。

1946年4月、2团,原新四军第5师14旅4团调入第1旅,改称第3团。

6月,蒋介石调集30万优势兵力试图围歼我中原军区部队。

▲中原突围

第1旅临危受领掩护主力突围的重任,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史称“中原突围”。

第1旅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后,继续向南挺进,越过大牛山、大别山,艰苦行军2000余里,粉碎敌围追堵截。

7月,第1旅胜利进入苏皖解放区(后编为华中野战军第13旅)。

由此,“皮旅”威名享誉全军。

随后,第13旅先后参加了两淮保卫战、涟水保卫战、盐城保卫战。

1947年1月,第13旅开进鲁南,改称华东野战军独立师(师长方升普),参加了莱芜战役、蒙泰战役、孟良崮战役。

12月,独立师改归晋冀鲁豫军区战斗序列。

▲孟良崮战役旧址

1948年2月,独立师改称晋冀鲁豫军区第13纵队37旅。

随后,第37旅随部参加了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

1949年2月,时属华北军区第1兵团的第13纵队改称第61军。

在此背景下,第37旅亦改称第181师,其所属第109、110、111团依次改称第541、542、543团。

4月,太原得以解放,第61军脱离华北军区建制,转隶一野战斗序列。

6月,第181师在咸阳阻击敌“援陕兵团”,歼敌1169人。

此次胜利意义非凡,这是第61军进入大西北后的首胜。

随后,第181师随军先后参加了扶郿战役、秦岭战役。

▲解放大西南

秦岭战役结束后,第61军转隶二野建制,参加解放大西南。

1950年1月,第61军兼川北军区,第181师亦兼遂宁军分区,遂行剿匪任务。

1951年3月,第181师脱离第61军,调归第60军建制,奉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第181师在朝作战期间,歼敌16754人。

1953年9月,第181师奉命回国。

▲“英雄皮旅”巨型石雕

1954年12月起,第181师担负军事学院、总高步校的演习师范任务。

1960年,第181师承担迎外任务。

1969年12月,第181师改称第180师。

1970年11月,迎外殊荣交由“临汾旅”第179师。

1985年1月,第180师恢复第181师番号。

同年9月,第60军撤编,第181师调归第1集团军建制,执行北方乙种师编制。

▲第1集团军181师某部旧照

1996年10月,“皮旅”脱离第1集团军建制,改称武警机动第181师,下辖武警第541、542、543、711团。

行文至此,大家可能殊为不解,“皮旅”为何改编为武警机动师?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皮旅”的乙种师身份;

就军史传承而言,“皮旅”确实是一支功勋卓著的英模部队。

但是,“皮旅”转隶武警部队序列,并非“皮旅”一家。

同时期的第20集团军128师、第39集团军117师、第42集团军126师等13支英模部队,也都转隶武警部队序列。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武警

但凡是转隶武警部队序列的英模部队,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乙种师。

乙种师什么来头?这个需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说起。

建国后,我军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中央军委基于此考虑,对陆军系统体制编制进行了调整,分别实行了重装师和轻装师编制、满员师和简编师编制。

进入六十年代,我军又改为大、中、小师编制,并进一步区分为南、北两种类型编制。

七十年代,我军进一步调整为甲种师、乙种师编制,仍分为南、北两种类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我军某部

根据甲种师、乙种师编制的相关规定,甲种师为齐装满员的部队,而乙种师则为缩减编制的半满员部队。

以南方乙种师为例,兵员多在5000至6000人不等,辖3个步兵团、炮兵团和高炮营、通信营、工兵营等。

▲对越自卫反击战

乙种师在战时,可快速扩编为甲种师。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中央军委动员了29个步兵师,其中乙种师就占据了21个。

以成都军区第50军149师为例,全师扩编了一个营部和36个连,补入兵员5647人,并补充调整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以达到奇装满员的状态。

二、精兵、合成、高效的建军目标;

乙种师是相对于甲种师而言,长期处于非满编状态为其最大特点。

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乙种师在武器装备、训练水准、作战方向与甲种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进入九十年代,我军提出了精兵、合成、高效的建军目标。

何谓“精兵、合成、高效”?说白了,这三个词之间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

其中,“精兵”为建军目标的重中之重。

精兵工作的推进旨在打造“小型化集团军”,为我军机械化、合成化、信息化建设做铺垫。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我军某部

需要注意的是,我军将14个乙种师转隶武警部队后,也取消了甲种师、乙种师之分,师、旅级建制更加精简,合成程度提升了一个等级。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皮旅”为何转隶武警部队。

三、武警总部的升格

武警总部自1983年4月成立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副大军区级架子。

1988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实行警官警衔制度的具体办法》,着重强调: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结合武警部队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基于此,武警警衔设置初期,武警中将主要授予武警部队司令员、政委,而按照《军官军衔条例》中将是副大军区级的基准军衔。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佐证了武警总部是副大军区级架子。

▲武警部队臂章

1996年12月,中央军委针对武警部队编制人数较多、地理位置特殊、任务较重等特点,将武警总部由副大军区级升格为正大军区级。

大家注意看,14个乙种师调归武警部队序列与武警总部升格,基本上是一前一后。

“皮旅”虽脱离了解放军序列,可在武警部队却依旧赓续红色基因,创造新的辉煌。

笔者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能明白“皮旅”的不平凡之处。

我军唯一的现役“独臂将军”丁晓兵,早年就曾担任过武警机动第181师542团政委……

参考资料: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1军军史沿革》(君威·军事史林);

[2]《毛泽东褒奖的皮旅-解放军60军181师历史》(徐一朋·江苏人民出版社);

[3]《我军集团军三次裁减:从24个减为13个》(军史专家·徐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