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纳黎萱 暹罗王的亲人被俘

时间:16:02:21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12评论:0

阿瑜陀耶的意思是“永远胜利之城”,华人更习惯称呼它为“大都”,路易十四的使臣曾这样描述:“尽管在浑然的天地间,寺庙是唯一突兀的雕琢,但我不曾见过比这更秀丽的了。

可见其在兴盛时期是一个多么繁华的王朝!

但是这样一个强胜的王朝又怎么会在历时400余年后惨然退出历史舞台?

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阿瑜陀耶王朝末期,内部统治阶层出现了巨大的漏洞,为王朝大厦的坍塌埋下隐患。

其次,外部矛盾的加剧,内部的矛盾只是间接原因,直接原因还是外来力量的一击毙命。

最后,既算是历史原因,也可以说是个人原因,前期太过于优秀的政治和经济交到一些没有才能的君主手上,最后的下场只有灭亡。

王位频繁更迭

阿瑜陀耶王朝一共历时417年,共传位35位统治者,如果是按照平均算下来,一位统治者在位时间大概可以达到12年左右。

但是,就在这个王朝即将灭亡之际,短短三个月竟传位3个国王!

这就直接导致了原本第32位在位者的病逝给王朝带来的恐慌进一步扩大。

统治阶级的恐慌也就造成了民众的恐慌,“城头变幻大王旗”之类的现象一旦发生,也就意味着战争就在不远处伺机待发了。

邻国威胁,战火四起

公元一世纪至九世纪,中南半岛地区小国林立。

后来随着这一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到公元十世纪后,出现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多民族封建王朝。

有封建王朝就意味着有兼并,有兼并就意味着有战争。

这一时期,由于几个王朝之间的不断吞并,导致了几个王朝不断兴盛又衰落,它们之后又在不断进行战争,这使得十世纪之后的中南半岛战火连绵。

但是我们就只看其中导致阿瑜陀耶王朝最终灭亡的缅甸与暹罗之间的战争。

缅甸的第一个封建王朝——蒲甘王朝在三次元缅战争失败后转换为东吁王朝,这一时期依旧是战火连天,但是整个缅甸王朝已经在莽瑞体的带领下开始统一缅甸的进程了。

据缅史记载,莽瑞体统一下缅甸后就与已经到达丹那沙林的暹罗人发生了冲突。

但是当时莽瑞体并不想与暹罗人打仗,缅甸尚未统一,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

缅甸于是要求作为附属国的阿瑜陀耶王朝献上一头白象,但是当时的暹罗王依仗自己有葡萄牙的雇佣兵,没有打印这一要求,而是准备迎战。

于是莽瑞体为谋求对地方的绝对权力,在1548年11月入侵暹罗,发动了缅暹的第一战。

缅军除了有象兵、骑兵和步兵外,还有配备火枪的400名葡萄牙雇佣兵,兵分三路中仅莽瑞体所在的那一路就有80头战象,800匹战马和4万名战士。

但是缅军包围阿瑜陀耶王都后久攻不克,城内有1000余名葡萄牙雇佣兵抵死守城,缅军又是远程作战,很快就粮食耗尽,莽瑞体见势立刻撤军。

暹罗军此时乘胜追击,却不想落入缅甸人的埋伏圈。

不得已,暹罗王只能提出求和,给出了两头白象和其他贵重礼品,以及约定好每年继续供奉白象和金钱,使得缅甸方同意停战。

莽瑞体的时代在他被谋害身亡后就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是他的妹夫莽应龙的统治时期。

缅甸人一直认为,阿瑜陀耶王朝一直对北部邻国清迈和老挝有侵略的想法,但正好这些地方也是缅甸想要的,于是阿瑜陀耶王朝与缅甸的战争一直持续到阿瑜陀耶王朝灭亡。

莽应龙的统治是缅史上最具有侵略性的,他吞并和兼并了多个地方,并始终没有放弃对暹罗的征服。

第二次缅暹战争的导火索据说是因为暹罗王得到了7头白象,缅甸要求他献出2头,暹罗人不同意,婉言拒绝后引发了莽应龙的第二次侵暹战争。

莽应龙这次的战争似乎是早有预谋,在动员大军后,1563年12月,就率领5路大军南下萨尔温江进入暹罗国土。

这一仗打得暹罗人措手不及,很快暹罗北方土地就沦陷了,暹罗王的女婿也投降了。

莽应龙并不满足于此,而是继续南下,一路到阿瑜陀耶城下,包围了阿瑜陀耶城,无数房屋寺庙被毁坏,暹罗最终同意以4头白象和数不胜数的财宝作为投降的条件,还把王子和主战派的大臣送入缅甸做人质。

接连两次的被迫投降,使得已经遁入空门的老暹罗王回国后与王子谋划摆脱缅甸的控制,这也为莽应龙的第三次侵缅战争找到了理由。

1568年11月,第三次侵缅战争开始,莽应龙大军依旧从北部侵入并南下。

关于这两次的缅甸军力说法不一,缅甸编年史记载第二次缅甸军力是60万,第三次是54万5千人,吴迪编著的《暹罗史》说第二次是90万多,第三次是100万余,还有当时的威尼斯旅行家记载第二次是30万人。

总之,“不管正确的数字究竟是哪一个,莽应龙所指挥的军队之庞大,在东南亚确实是前所未有的。

缅甸军仗着滑膛枪和大炮装备的一千多名葡萄牙雇佣兵的支持,1568年12月就打到了阿瑜陀耶王城下。

虽然暹罗群众拼死抵抗,但是第32任暹罗王突然病逝,一时间朝野动荡,人心惶惶,短短3个月间换了3位君主,暹罗军士气大减。

最后,在缅甸军队切断城内物资供应和挑拨离间等方法下,阿瑜陀耶王朝最终于1569年8月30日陷落。

1571年,之前被俘虏的王子纳黎萱回国,重新恢复阿瑜陀耶王朝,1584年6月,纳黎萱宣布暹罗独立。

1581年莽应龙结束了他大肆征战的一生,由他的儿子莽应里接任缅甸王,莽应里就没有他父亲那样的赫赫战绩,他在位期间共发动了5次侵暹战争,不过一次都没有成功。

纳黎萱在位期间,不仅成功抵抗了缅甸的5次进攻,还为缅暹两国维持了长达150余年的和平。

1752年,缅甸雍籍牙王朝取代了东吁王朝,这是缅甸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鉴于纳黎萱对周边小国的兼并和对贸易港口的控制,雍籍牙王朝的统治者阿郎帕特发动了长达五十年的侵暹战争。

雍籍牙王朝一共发动了多次侵暹战争,在1764年,雍籍牙王朝的第三代统治者孟驳发动了最后对陷落的侵略战争。

这支军队兵分两队,一路先占领老挝后借老挝南下,另一队先占领南方的土瓦再北上。

这支军队一共有5万人,耗时1年左右,终于在1766年2月初在阿瑜陀耶城下会面。

暹罗人民与缅甸军队顽强抵抗了10月之久,最后缅甸军挖了地道来摧毁城墙,于1767年3月28日占领了阿瑜陀耶。

一个长久而久经战乱的王朝终于落下帷幕。

君王无能,内部腐朽

正如前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的外交事务秘书蒙拉差翁所言,“除非考虑到君主政体的作用,否则任何研究或试图了解泰国的努力都是不全面的”。

十五世纪以后,阿瑜陀耶王朝的发展达到了强盛的时段,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统治者的英明措施。

首先他们加强中央集权制,戴莱洛迦纳王执政期间,他通过民政与军政分开,制定“授田等级”制度,制定“宫内法”,改革司法等方面将阿瑜陀耶王朝变成了封建王朝。

1518年,拉玛铁菩提二世改革了兵役制度,是军队直接受中央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些统治者还借助僧伽的支持,深化王权统治,由于这一王朝对佛教的狂热信仰,统治者获得僧伽的支持也就是获得了民众的支持。

上述的措施,使阿瑜陀耶王朝的势力范围大大扩大,还成为了东南亚贸易重要国际市场之一。

扩大的疆土和外贸都需要之后源源不断地跟进才能一直保持,显然,阿瑜陀耶王朝做不到这点。

这样丰厚的家底也许可以允许之后的统治者碌碌无为的挥霍几年,但没想到,之后的统治者中再也没有出现有才能的了,每一个都忙于内讧,直至王朝覆灭也依旧不停止内部消耗。

历史借鉴

像阿瑜陀耶这样的一个无论财富、文化还是政治都如此出彩的一个伟大王朝,最终还是难逃覆灭的命运,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但是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内讧不断而外患虎视眈眈,再加上后代统治者的昏聩无能,最终也就只能任由曾经叱咤风云的阿瑜陀耶王朝消散在历史的云烟中。

或许后来的人们还能在阿瑜陀耶王朝的遗址中窥探到当年的辉煌,只是这一王朝真正的盛状,也就只能存在于那些断壁残垣的记忆中了。

阿瑜陀耶王朝覆灭了,留给我们的只有一个教训,攘外必先安内,国家的兴盛与统治者的能力息息相关,内部没有纷争,即使是弱小的国家也能立足于强国之林,若是内部起了纷争,国家就会如同内部腐烂的水果一样,表面看上去尚可,毒素却已渗透到骨子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