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离天三尺三 奔赴抗日前线

时间:15:44:39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5评论:0

创作背景

这三首小令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途中写的。

红军长征所经历之路大部分是绵延不断的高山峻岭。

从江西、福建一直到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红军一路在万山丛中击溃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在这三首小令中抒发了什么样思想及情感呢?

毛主席在这三首小令中以极其雄伟简劲的笔触描绘出了峥嵘磅礴的莽莽群山和红军行进途中的壮阔景象。

作者写的不单是山,更主要的是写征服这些高山峻岭的英雄好汉——工农红军的崇高伟大形象。

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

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山高耸入云,高得要顶天了。

然而,我们英雄的红军战士不但“未下鞍”,而且是“快马加鞭”腾跃而过。

在峭峻的山岭之中挥鞭策马飞奔急驰。

作者形象的描写,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工农红军藐视一切敌人,不辞千难万险,北上长征的景象。

短短数字,使红军的英雄气慨与惊人的胆略都跃然纸上。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一阵急驰之后,猛一回头:啊!天只有三尺三哪!“惊”字写出立于群峰的高处览视身后山峦重迭的奇情异景使人惊讶,也渲染出红军征服高山险群山乱峰,象倒海江的巨大波涛,象酣战中的万马奔腾。

红军长征是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进行的,前后有敌军围追堵截。

天空中有敌机轰炸,沿途高山大河无数天险阻挡,然而这一切因难都被红军克服了,终于胜利到达陕北。

长征途中的斗争是极其艰苦的,然而,红军斗志愈来愈旺,更加雄姿焕发。

这里“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形象地概括了红军万里长征所向无敌。

压倒一切的磅礴气势。

红军浩浩荡荡的长征队伍也象倒海翻江卷起的汹涌怒涛,奔向前线,荡涤着旧中国。

旧世界的反动统治在动荡,在崩溃!

第三首,“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高大的山峰象插入云霄的宝剑,刺破了青天,然而锋刃却没有半点残缺。

天就是塌下来也可以靠它支撑着。

巍峨大山正是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与工农红军的高大坚强形象。

红军跨越千山万水,击溃敌人的围追堵截,所向披靡,锐不可挡。

“刺破青天锷未残”,不正是红军这种擎天撼地的英雄气概的写照吗?正如毛主席所说的:“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毛主席说:“共产党和红军不但在现在充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而且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中必然要成为坚强的台柱子。

”又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一九三五年,日寇大举进攻华北,中华民族处在危急关头,在反动统治下的中国人民灾难深重,“天欲堕”也正是当时形势的描写。

但是,有了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天是塌不下来的!它一定能击败日寇,拯救民族危亡建立独立自由的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中国革命的擎天大柱!这里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和工农红军的无限的豪情与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