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运大同 大家相互亲爱
孔子在《礼记礼运大同篇》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的“大同”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雏形 “大同” 社会是中国古人先贤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其基本原则是:社会以天下为公为最高原则;共有共享社会财富,人人为了全体的利益而劳动,每个人都能享受相应的社会福利、和平而没有战争等。
这种理想是我国古代思想的精髓之一,具有深远的影响。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提出 “天下为公”的理念。
可见。
“大同”思想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也是我国人民追求的理想目标。
那么我们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与古人讲求的“大同”思想有何异同呢?
和谐社会与古人“大同”思想有文化上的继承性。
和谐社会的六大构成要件:公平公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学有所教、劳有所用、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与古人的思想中心是一致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大同”境界与理想追求。
其次,和谐社会比“大同”思想更具有现实制度保障。
“大同” 思想追求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距现实仍有巨大差距。
原始社会的“大同”建立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基础之上,人们必须团结协作才可战胜自然,保证生存。
因此产品平均分配,相互关爱,但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阶级差别。
统治者出现了,物质生产也出现了剩余,产生了两级分化。
“大同”亦随之逐渐消亡了,压迫剥削成为必然。
在古代即或有“大同”思想因素或文化火花也是统治者为调节统治手段的缓冲器或减压阀,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大同”。
综上所述,和谐社会的雏形我们应该追溯到孔子的“是谓大同”的思想。
这种“是谓大同”的思想火花也是点燃中国梦的火种,让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实干开创未来之路,以实绩浇灌幸福之花,续写精彩无限的中国梦。
6月20日一6月27日百度一下[好学知识节]来活动页面抢购知识购物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