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五祖 则是年纪越大的禅师
禅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崇高,又名佛心宗;不过禅宗又有别于其他的派系,因为禅宗不施设文字,不安立言句,直传佛祖心印,称为教外别传,意思是在如来言教以外的特别传授。
所以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国化后的佛教。
禅宗的初祖是摩诃迦叶尊者,第二十八位禅祖则是大名鼎鼎的菩提达摩大师,后菩提达摩大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开始了禅宗在中国的传承;中华禅宗二祖为慧可大师、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至于第五位禅祖则是弘忍大师。
话说四祖道信大师圆寂后,弘忍禅师继任双峰山法席,领众修行。
其后,参学的人日见增多。
他于双峰山东冯茂山另建道场,取名东山寺,安单接众。
由是其禅法,被称为东山法门;后世尊师为禅宗五祖。
中国的禅学,自达摩以来,以《楞伽》印心。
至四祖道信,又增加了一行三昧的修持方法。
弘忍是道信的弟子,他继承了老师的禅学传统,但他又增加了以《金刚经》印心的新内容。
这反映禅学在不断地发展。
五祖弘忍禅师收徒众多,但随着年事渐长,也要开始寻觅衣钵传人;当时弘忍禅师足下高徒众多,因为当时的禅宗在弘忍时代,进入了一个大发展阶段,学禅的人越来越多。
所以弘忍的门徒数以万计,但是能够弘法的人并不多。
《楞伽师资记》和《历代法宝记》说有十一人,《传灯录》作十三人。
圭峰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作十人,又说十三人。
各说不同,甚难统一。
综合不同的说法,共约二十五人。
弘忍临死之前也说到他弟子中能够弘法的人不多。
他对玄蹄说;“吾一生教人无数;好者并亡,后传吾道者,只可十耳”。
这十个人,据说就是神秀、智诜、刘主簿、惠藏、玄约、老安、法如、惠能、智德和义方。
而在此十人中,最突出和影响最大的是神秀与惠能。
但是禅宗之祖只能有一人,所以弘忍为觅法嗣,乃命门人各呈一偈,表明自己的悟境。
其时上座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惠能听说之后,亦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将两偈比较,认为惠能的悟境高于神秀,夜里为惠能宣讲《金刚经》大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惠能大悟,遂将衣法密传给惠能,命他连夜南归。
为何让惠能连夜南归如此匆忙?因为当时尊崇神秀的门人众多,弘忍担心惠能会遭遇不测。
惠能大师南归后,在岭南重建禅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他弘化于岭南,对边区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皇室屡次迎请惠能进宫,并为其建寺造塔。
而神秀在惠能走了之后,他在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大开禅法,声名远播。
四海僧俗闻风而至,声誉甚高。
武则天闻其盛名,于公元700年的时候遣使迎至洛阳,后召到长安内道场,时年90余岁。
深得武则天敬重,命于当阳山置度门寺,于尉氏置报恩寺,以旌其德。
南方惠能大师的禅讲究“顿悟”,而北方神秀大师的禅讲究“渐悟”;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都是修禅,只是方式不同罢了;在前期的时候,神秀大师的北方禅宗声势远超南方禅宗;不过南方禅宗也丝毫不弱,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学术争论。
最终,在滑台大云寺的无遮大会之后,通过对南北是非的辩论,奠定了曹溪禅(南方禅宗)在禅宗的地位,在惠能入灭一百年后,禅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谈禅。
武宗灭法之后,曹溪禅即位居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
不过这里有一点要说,或许南方惠能大师的禅更为高深,但是太过于高深,尤其是对领悟的要求极高,如果没有慧根,终其一生也不过碌碌而为而已;而北方神秀大师的禅,则更贴切大众,只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最终还是能领悟大道。
所以南方禅宗的人不能以年龄大小分辨禅法的高深程度,而北方禅宗,禅法越高。
虽然五祖弘忍大师的传教导致禅宗分裂为南北两派了,但是这应该也是弘忍大师希望看到的,让禅宗的修炼有无数种可能性,最终都能到达大成之境,可惜门下的弟子终究还是因为差异而爆发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结局是以南方禅宗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