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私募大佬徐翔 中国经济快速发作

时间:15:26:19分类:事物浏览:38

4月5日,应莹发微博宣布,她和徐翔的离婚案已判,但其诉讼请求没有得到法院支持。

应莹目前已在准备上诉材料。

截图自微博

应莹称,2019年8月在青岛城阳监狱开庭时,她和徐翔都当庭表达了离婚的意愿。

去年年底在上海第二次开庭时双方仍一致要求离婚,黄浦区法院却依然做出了夫妻感情没有破裂的判断。

“法院给出的意见是‘难以认定原、被告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并以此为由判决不予支持离婚”。

应莹称,离婚案已拖了4年,现在法官做出他们夫妻感情没有破裂的判断,令她感到愤怒又无奈,她将依法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4月5日午间,应莹向红星资本局出示了法院的判决书。

判决书显示:从原告(应莹)的角度看,被告(徐翔)入狱后,双方因客观原因无法共同生活,原告即将自己需要独自处理各种生活事务、承担较大社会压力归结为夫妻感情破裂,从而提出离婚诉请。

从被告的角度看,在第一次庭审时,被告对感情破裂与否未作任何陈述,对法庭的发问态度消极,难以从其情绪化的表现判断其真实意思;在第二次庭审时,被告认为双方无原则性矛盾,仅因处理被告的刑事案件致分居多时,同时引发婆媳矛盾。

可见,双方均认为被告服刑入狱是产生感情问题的重要缘由。

除此之外,被告入狱前后未产生其他事由致双方感情恶化并达到破裂的程度,双方之间的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现被告已刑满释放,原告所述产生感情问题的原因已消除,在此情况下,双方仍要求判决离婚,并在第二次庭审中新增了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求,要求处理刑事案件尚在执行中、无法分割的财产。

鉴于双方关于离婚事项的诉辩意见均缺乏感情破裂的相关事实,且未提供任何有关感情破裂的实质性证据,综合分析现有情况,本院难以认定原、被告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根据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对原告的诉请难以支持。

最终,法院判定: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原告应莹要求与被告徐翔离婚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公开资料显示,徐翔被称为“私募一哥”。

2015年,徐翔案发,约210亿家庭财产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和冻结。

2017年1月22日,徐翔被判决犯操纵证券市场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没收违法所得逾90亿,罚金110亿元。

据红星资本局此前报道,2019年3月,应莹递交起诉状要求离婚,两人的离婚案因涉及上百亿元的财产分割而备受关注。

应莹与徐翔的合法财产有100多亿元,应莹要求依法分割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徐翔与应莹的财产分割涉及到大恒科技(600288.SH)、宁波中百(600857.SH)、文峰股份(601010.SH)、华丽家族(600503.SH)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权。

应莹曾向媒体表示,希望能把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割给她,上市公司股权长期冻结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股神”徐翔的传奇人生

  2015年11月1日,这个星期天的上午10:33。

作为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徐翔前往宁波老家,参加祖母的百岁生日聚会。

徐翔创办的泽熙投资,是中国最成功的对冲基金。

产生的回报,令人难以置信:他旗下表现最差的基金,五年内回报都有800%。

他过去成功躲过了无数的腐败调查,市场下跌和其他的恐慌。

然而,对自己的传奇生涯,徐翔坚持保持着强大的神秘性。

  徐翔打造了一个完美适应中国市场的策略,在这个市场,信息被高度控制且不易释放。

即使徐X已经变得富裕和强大,他对自己个人生活和交易技术的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小心翼翼地隐藏。

  2015年6月,中国股市的平衡被打破了。

股市开始自由下跌,三周时间内,跌去了1/3。

这是一个灰暗的夏天。

在此期间,由人民日报称呼的一个黑色星期一里,上证暴跌8.5%,创下八年来最遭的记录。

两个半月时间里,5万亿美元的市值蒸发了。

全世界都感受到这一震动。

美国也发生黑色星期一,开盘后不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超过1000点,伦敦富时100指数损失1160亿美元。

然而,徐翔在市场这一自由落体中毫发无损。

  尽管富有,祖母在宁波的百岁寿辰在低调中进行。

要求匿名的徐的家族成员透露,徐翔妻子喜欢坐地铁胜过坐专车,徐的祖母仍然居住在徐翔从小居住的普通小区里。

但庆祝活动在周日上午10:30之前被打破了。

徐翔接到警告:当局将来找他。

  徐翔立即离开聚会,狂奔上G15高速公路前往上海。

他自己开车,通过了邻居暗灰色的公寓楼,穿过奉化河,上桥。

但他不知道警察已封锁交通。

当他到了桥上,警察把他从车里押出,关在高速公路边的公路巡警办公室。

  那天晚上,网上出现了一张照片。

穿着白色的阿玛尼外套,灰色衬衫,无框眼镜,杂乱的黑头发下,胖乎乎的脸颊刮得干干净净。

  有人仔细放大照片,透过套在徐身上的外衣,可以隐约看到他手腕上的手铐。

徐的目光直接进入相机,看似无动于衷或不理解。

脸上没有一丝惊讶或心烦意乱。

直到那天上午,这是徐翔迄今为止唯一一张正面照,他一直是中国股票市场的国王。

  徐翔的故事几乎同步于A股。

当上交所1990年开设时,徐翔还只是高一学生,居住在宁波一个下层阶级的社区。

但很快,股市在宁波这个历史悠久的商业中心深入人心。

  徐翔在高中时就开始交易。

他完全是自学成才的:他的父母,一个退休工人和家庭主妇,也不知道投资。

  经验不足的个人投资者很容易被谣言所左右,并且对市场基本面缺乏理解,使得他们更容易被更系统、更老练的交易者收割。

“所有这些小的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上称为‘韭菜’,”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洪雁说,“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被收割,但他们每次回来,都像小野草一样。

  徐翔早期,在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交易。

在当时,股票价格被写在黑板上,股票发行规则任意改变和不完善的公司信息披露,这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市场。

1992,上证指数增长了167%,然后在1993年4月和1994年7月之间下跌了大约75%。

徐翔身边的人或者一夜暴富或者一夜赤贫。

  中国早期股票市场几乎就是徐翔风格的显著表现:大手笔,快进快出。

这是一种常见的日内交易的精神,在这样一个类似狂野的西部市场中,信息是稀缺的,不可靠的或不存在的。

徐翔很快赢得了名声。

传言中,他成为两个强大上海黑帮势力争夺的操盘手。

那一年是1995年,徐翔刚满19岁。

网上有传闻是因为有两大黑帮为了抢他操盘而血拼,我这里给大家澄清一下,那个时候并没有血拼只是双方都带了一两百号人马,就在上海城隍庙边上谈判,最终被陆老把徐翔给带走了。

那个时候陆老在上海滩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了,最关键的是陆老黑白两道通吃,一起抢人的另外一边就是当时的上海四大家族之一的张家,张老爷子一直在上海做烟酒生意,自己现金太多,一直放在银行,虽然拿出来一些给人打理,但都做的一塌糊涂。

碰巧有个经销商说到老家有个叫徐翔的小伙子非常厉害,于是张老头子就带着人去找徐翔,而此时为了寻找具有天赋的操盘手的陆老也在找徐翔的路数,就这样两家碰巧在徐翔住的地方撞上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当时张老爷子根本没把陆老放在眼里,虽然陆老常年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但对比起张家那种实打实的经济和收入,张老爷子以为陆老就是个小小的操盘手,没多大能量,顶多也就是有点钱,没啥势力。

当天强行安排手下一次性拿出10亿,要给徐翔操盘,盈利55分。

陆老此时也是压着心中的怒火,直接说走着瞧,就在徐翔被带往上海操盘的第二天,陆老就带着几百号人跑到张家去抢人,那可真的是明抢啊,手下都是清一色的黑西装黑墨镜,还以为是斧头帮来了,张家也不甘示弱,马上从自家码头调了两百个兄弟过来,眼看就要开始干架了。

陆老直接给上海税务局局长打了个电话,税务局马上就派人去查张家的账,这些年张家做生意虽然也算本分,但是这税收方面总会有些偷税漏税的,这一查不得了,直接罚款了6000万,张家老爷子气的青筋直冒,但也是没办法,只能认栽。

这一闹腾后,张老爷子也是知道了陆老的厉害,马上赔礼道歉啥的,徐翔也就这样被陆老带走了。

陆老把徐翔带走不是想着要徐翔帮他操盘,然后赚多少钱的,当年徐翔也才20多岁,虽然自己摸索了一些股票操盘技巧,但是对涨停板,尤其是大资金涨停板的操作方法还是有所欠缺,很多人都以为什么事情都是可以自学成才,那是大错特错了。

令狐冲学习独孤九剑是由风清扬的传授,很多人看起来这么厉害都是因为背后有高人指点,而陆老就是藏在徐翔身后的高人。

 这一争夺后来被中国一个臭名昭著的黑帮头目所调停——这个插曲,可能后来成为一系列香港黑社会电影关于股市天才的灵感。

  徐翔的名气越来越大,包括他的人脉关系网。

到上世纪90年代末,他成为“宁波敢死队”的队长。

借助A股特有的涨跌板限制,来操纵廉价、相对未知的股票。

在这个系统游戏里,敢死队设计了一个策略:莫名其妙的,用大单拉升一只股票。

其它散户,看到价格突然上升,将跟风推动股票封板。

一旦股票在第一天涨停,势头将会持续。

到第二天,急于交易的交易员们冲去买股票,再次将其封板。

这一过程产生了市场自我宣传效应。

再过几天,敢死队就会砸盘获利卖出。

  这一策略,令人联想起美国早年市场上炒作的廉价股。

一个中国的日内交易者曾用虔诚的音调谈论杰西·利弗莫尔的选股。

  由于敢死队暴得大名,其他交易员开始监控来自银行证券宁波解放南路的买单。

任何一支他们选择的股票很快就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并且吸引跟风盘。

利润几乎是唾手可得的。

  尽管徐翔选择低调,也避免跟敢死队其它成员一样购买炫目的新跑车摆在交易营业部前,宁波敢死队开始有了神话般的地位。

市场上出现以之为宣传噱头的“宁波大师”甚至旅游研讨会,答应教新手投资者赚钱的秘密。

山寨敢死队也突然出现在中国的其他城市。

  他们也吸引了一些不愿得来的关注。

在2003年中国证券报报道这一现象后,证监会成立特别小组借此交易行为展开调查。

特别小组组织当地的知名交易者开会。

宁波敢死队从市场上暂时消失。

一星期后,小组发布声明,没有发现任何不法行为的证据。

  到2005年,宁波已经承载不了徐翔的财富和梦想。

他需要更接近权力及扩大规模。

他带着过亿资金搬到上海,当时中国的对冲基金业刚开始起飞。

这一行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萌芽,但在那些日子里,交易量很小,而且没有地方专业知识和法律框架。

在阴影中存在的资金来源何处,没有任何政府监管。

“谁能管理对冲基金?一位前中国官员说。

“在那个时候,这是一个公开的问题。

  2005年中国证券法的修订,为对冲基金发作铺平了道路。

那些决定在新的监管框架内公开经营的基金被称为“阳光私募基金”,这有别于民间私募。

,一个新的富裕阶层诞生,突然发现自己的数十亿人民币需要投资。

市场正在上升,而你拥有一批高净值人士。

这是徐翔的机会,借此在中国建立一个适当的对冲基金——最大、最成功的对冲基金。

  2009年12月7日,泽熙投资成立,初始资金3000万人民币。

公司名称来源于徐翔最钦佩的两个人:“泽”毛泽东,和“熙”的康熙皇帝,中国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

2010年三月,泽熙一期成立,规模10亿。

技术上,这是一个阳光基金,投资者少于200人,不需要透露客户名单。

  作为一个老板,徐工作偏执而不知疲倦。

朋友说,出了股市,他没有其他爱好和习惯。

每天早上8:45,他来到泽熙上海办公室,经常呆到凌晨2点。

在公司交易大厅,他亲自指挥了投资,即使公司的资产接近300亿人民币。

他依然保留强烈的神秘性。

  泽熙研究人员不知道如果他是否听从他们推荐的股票买卖建议,直到年年底看到自己的绩效评估。

  “徐翔总是交易,”一位老朋友说。

“如果他没有交易,他就在考虑交易。

  在会议上,徐翔一直拿着两个智能手机,一个显示市场价格,另外一个浏览相关经济新闻。

他宁愿让别人说话,而当他插嘴,他的回答简单而不屑一顾。

一个西方的基金经理说,徐翔好像是“经常对回答问题感到无聊,宁愿回到交易大厅。

”他穿着随意,时不时着运动服。

  如同在宁波时一样,徐翔似乎总是在无可挑剔的时间,定期将数十亿美元投入到高风险的赌注中。

他把精力集中在那些既小又比较不知名的股票,在底部下注,迅速拉升一旦盈利,快速退出。

这一战略部分是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性的反应。

在美国,对冲基金可以卖空股票进行对冲。

但在中国,这是被限制的。

基金经理几乎完全依赖于在适当的时间买入和卖出股票获利。

  徐翔的成就令人难以置信。

从2010年3月到2015年10月,泽熙1号基金产生了3270%的回报,这期间上证指数只增长了百分之11.6。

其他泽熙基金增长率同样惊人。

到了2015年,徐翔控制了至少28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对冲基金经理中排第一。

一个崇拜者,激动于他白手起家的故事,称他为“中国的卡尔伊坎,、”徐神奇”和“对冲基金No. 1”。

  在徐翔整个职业生涯中,他的野蛮成功围绕着无尽的传言和猜测:内幕交易、精明交易时机和富有的不为人知的政府关系客户。

最持久的传言认为,徐翔为某些二代和权贵管理资金。

回报是内幕消息并保护他免受起诉。

针对这些需求和隐藏的投资金额和投资者的身份,传言介于完全可信和无法验证之间。

  在宁波一个优雅的海滨咖啡屋,我遇到了一位年轻的股票交易员,他推测了徐翔的政治和财富网络,“徐翔被推上了前台,上海很多关键人物,把大量的钱投入到他的私人基金中,以作为他们的私人银行账户。

  在这位交易者的描述里,徐翔的整个运作掩盖了一个简单的计划。

“徐有七个产品,”交易员告诉我,“最成功的一个为关键客户,其它则是老鼠仓--用于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和抬升关键客户净值。

  几乎每一个向我述说的专家,都重复了一些相同的传言:徐翔与其说是一个金融天才不如说是一个权力傀儡。

  大多数时候,这一解释是在回答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金融界的观察家:徐翔为什么不早停止?在收获数十亿美元个人财富的过程中,他非法方法的传闻是公开的秘密。

已经在中国建立了最成功的对冲基金。

为什么要继续冒险呢?

  一位前对冲基金研究人员告诉我说:“这是对投资者的共谋”。

“谁把钱交给他管理的人不愿意看到基金倒闭。

”徐翔是否一开始就需求关键人物或者是被迫可以说是一种猜测。

但上述研究员说:“当你有一个政治上强大且很好地联系到你的人,说需要你管理金钱,这要求很难说不,对不对?”

  如果徐翔确实和某些不透明的社会精英联系在一起,他精心保护的匿名性就更重要了。

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控制是分不开的,而最闪光的往往是第一个倒下,剩下的未知的可以作为一种生存技巧。

他的资产的真实价值仍然是一个谜。

2015年胡润百富榜排名,徐翔排名国第一百八十八,坐拥22亿美元财富。

但这一数字并不包括他所有的收入,他通过家庭成员控制的资金或泽熙之外的财产不为人知。

徐翔真正财富是未知的和不可知的。

  当泽熙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公司开始通过扑朔迷离的市场渠道操作。

买入和卖出股票已不再能保持帝国快速成长。

徐翔需要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2010和2014之间,泽熙投资的45家公司宣布高分红,比例远高于同一时期其它对冲基金投资的公司。

“这一战略是相当独特的,”投资中国的西方基金经理告诉我。

“也许部分是因为只有少数的管理者可以拒绝泽熙。

”对徐翔来说,一个公司的业绩或基本面似乎并不构成困扰。

只有他看上的股票,他可以用自己的策略,进行推升获得巨额利润。

泽熙会用分红购买公司增发的股份,当可以卖出时促使价格上涨,并抛出获利。

  要执行此方案,徐翔依赖于一个可信的代理网络。

  最重要的是他的父母。

作为泽西控制的几个相关公司的股东,徐的父亲和母亲帮助他们儿子的名字直接投资数十亿。

他们还经营了许许多多的公司,这些公司是由许许多多的秘密帝国组成的。

通过泽熙附属基金,徐的父亲拥有宁波中百大份额,徐翔家乡的百货公司。

而其他公司,比如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是由朋友和盟友运行。

 伴随股市崩盘,徐翔的成功和恶名同时到达顶峰。

政府对危机的反应快速出手重。

大股东限售、IPO叫停。

政府还动员一个“国家队”,用了3万亿人民币进行救市。

  但是,当市场崩溃,许继续茁壮成长。

从2015年初开始,泽熙的一个基金增长了百分之357,在中国1649只基金产品中排名第一。

另一个增长了百分之187。

所有这五家上市基金在六月股灾中旬的三个星期中,至少有百分之20的增长。

  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徐翔从看似神奇的运气和时机中受益。

至少三成泽熙重仓股被国家队大量购买。

更引人注目的是,徐翔所有资金似乎就在精准的时机从股市全身而退。

到了夏天,泽熙基金的平均年回报率超过了百分之200。

  但随着市场的枯竭,徐翔成了目标。

九月,社交媒体帖子批评泽熙参与腐败和内幕交易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

  网络帖子声称,泽熙曾密谋与中信证券直接买入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促使其股价飙升在股灾期间。

泽熙否认徐翔曾与中信操纵美特斯邦威的价格,但多名中信高管落马引来更多的猜测。

  股灾期间,市场讨论徐翔招呼中信证券的支持者,一周内“国家队”购买了百分之15的公司总股份。

这引起了证监会的注意并开始调查。

几乎同一时间,徐翔被边控。

  九天后,徐翔逃离祖母的生日聚会,试图到达上海。

几乎在同时。

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央纪律检查委员即将对证监会展开巡视。

公开拿下徐翔并让照片证据流传,政府在度过一个焦头烂额的夏天后显示力量和能力。

  徐自己似乎感觉到了末日来临。

在他被捕前一年,2014年11月,他搬到北京,并开设了一个办公室距离证监会总部不到半英里。

此举是徐为期一年的努力的开始——利用自己的关系和金钱来避免清算。

  但尽管他有几十亿,作为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的普通人。

就其本身而言,徐的市场违法行为足够导致他的垮台。

  徐翔在北京某个地方的一个秘密设施里仍然被拘留。

在他被捕后的几个月,政府披露唯一的一个细节是,他已经因内幕交易和股票操纵被拘留。

但没有录音,没有正式指控或公开披露的证据。

在他缺席的情况下,泽熙已经崩溃。

没有徐翔,泽熙魔法消失了。

  在股灾之后一个月内,中国政府开始对金融市场的非法行为进行彻底的打击。

  据彭博社消息称,从2015年初到九月,中国股市上有34家公司报告称,高管失联或被调查。

你可能想看: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  175019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