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满族有什么节日 小祭每年都可以举行

时间:12:32:21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17评论:0

  除了我国传统节日,还有:添仓节、颁金节、上元节、走百病、二月二、虫王节、中元节、开山节、腊八节、小年(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特有的节日习俗 ?

  一、莫勒真大会?

  满族的那达慕大会,莫勒真大会是满族群众的传统文化体育盛会,主要运动项目有骑射,布库,男子珍珠球、女子狩猎、拔河、双飞舞、男子拉地弓等。还设有民 族舞、三人骑马戏、武术等表演项目,这些都是女真人从以前的日常生活和军事锻炼中演变而来的项目,女真人善于骑射,爱好运动。

  二、太阳日

  满族人称太阳为“日头”,? 农历二月初一。满族人认为这一天是“太阳的生日”。用面做糕上放用粘米面掐成各色的花小鸡。予喻金鸡报晓,迎日出。?

  三、阿涅业能业 ? ?

  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三至五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 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

  四、结缘日

  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要“普结善缘”,用煮熟的一碟盐水豆,彼此互敬互吃对方两颗“结缘豆”,表示“普结善缘,天下一家”。结缘都是先敬长辈长者,长者再从自己碟内掐两颗给晚辈吃,表示不分长幼尊卑,团结友善。

  五、民俗节

  农历四月初八日之后的第一个周六,为满族同胞的除“颁金节”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节日―民俗节。是沈阳满族联谊会于二 OOO 年六月份邀请辽沈地区满族专家、学者进行考查论证后确定的。是日在春光明媚的郊外举行民族庆祝活动。

  六、抹黑节 ?

  居住在吉林省东部地区的满族,民间还流行一种这样的习俗:每到元宵节,要往亲族的脸上抹黑,这种风俗称之为“打画墨儿”。 满族的规矩是很多的,做媳妇的不但在公婆、叔公等长辈面前要有规矩,就是在大伯子面前,也要毕恭毕敬。唯独到农历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就可以打破常规。?

  七、马王节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满族祖先狩猎征战,多靠骑马射箭。就是出门远行也多骑马,故多敬重马王。供马王爷时,用烧羊肉一方、鲤鱼一尾、雄鸡一只、还有白酒,行三叩首礼。供后全家饱餐一顿。 ?

  八、颁金节

  农历十月十三日。公元 1635 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清太宗皇太极在沈阳发布一道谕旨,就是用“满洲”这个新族名代替“诸申(女真)”的旧族名,所以,人们便将这一天视为满族族称的诞生 日。而“颁金”一词是满语音译,为诞生、出生之意。满族人愿意接受它是因为这两个汉字有吉祥尊贵之意。因此约定俗成,各地满族同胞就都称这一盛大节日为 “颁金节”。 ?

  九、祭祖节?

  满族祭祖分大祭与小祭。小祭每年都可以举行,时间可选在中秋前后,或农历10月末,也可选在过年前后或正月15前后。祭祀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上供,礼拜家谱上的祖先等。 ? ?

  十、大祭

  大祭没有固定日期,满族富户每年一次,贫家三、五年一次,一般在腊月举行,连祭三日。第一天祭祖,上午叩头杀牲为朝祭,晚上背灯祭。第二天祭天,亦称“外 祭”,又叫“立杆大祭”,叩头杀牲,吃“小肉饭”和“大肉”,“大肉”俗称“燎毛肉”。第三天祭佛托妈妈,即“背灯祭”之神祗,但“背灯祭”为感恩、报 恩,此祭则为求子孙兴旺、人口平安。

  十一、药香节

  新宾满族农家,有许多人将五月初五称为“药香节”。妇女们唠起家常都说:“五月节”天不亮采来的草药可灵了。还有的说这天露水就好像灵丹妙药,若是用这天 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你一年眼睛明亮,真是圣水一般。把桃枝插在大门上。或用桃核雕刻成小花筐挂在房门上或挂在孩子手腕上、脖子上,人们认为这能避邪。

  民俗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