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林巧稚故居 捐巨资修葺泉州西塔

时间:23:46:22作者:admin分类:事物浏览:29评论:0

  春暖花开·康来厦门

  厦门鼓浪屿

  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景点外

  还有1000多栋风格各异的老别墅

  每栋老别墅都有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

  这些老别墅历经鼓浪屿黄金岁月的浸润

  也蕴藏着极为珍贵的人文情怀

  见证着鼓浪屿名人荟萃

  这不,最近许多网友就在讨论这栋

  位于鼓浪屿泉州路73号的红砖三层小洋楼

  长长的走廊、拱形门窗、雕花罗马柱

  在泉州路上相当显眼

  据传这里是秋瑾年少时在厦门的故居

  不少游客纷至沓来追忆女侠的年少时光

  ↓↓↓

  ▲鼓浪屿泉州路73号洋楼

  虽然不少文史学家和爱好者

  对此提出了异议

  秋瑾的鼓浪屿故居具体位置还有待考证

  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

  大家对鼓浪屿名人故居具有浓厚的兴趣

  今天,就跟着A萌君

  穿行在万国建筑博览的寻常巷陌

  伴着悠扬的琴声、馥郁的花香

  去寻访这座小岛上的名人故居

  01

  廖家别墅(林语堂故居)

  从马约翰纪念广场(兴贤宫旧址)进入漳州路,在路北的一条深巷内有两座建于19世纪80年代后期的外廊式建筑。一座建筑坐东朝西,建在高台基之上;另一座坐北朝南,建筑入口上部横嵌着书写着“立人斋”的牌匾。

  立

  人

  斋

  牌匾

  两座建筑的外观和平面格局都基本保持原状,除部分加建外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改造。两座建筑之间形成方形院落,院内两棵香樟树绿荫遮地,环境清雅幽静。这里是闽籍华侨实业家廖悦发的住宅,当地人称为廖家别墅。

  别墅最著名的使用者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他与妻子廖翠凤(廖悦发二女儿)在1919年成婚后曾暂居在这栋朝西建筑二层入口右侧的第一个房间。

  林语堂与夫人廖翠凤

  名人小知识

  林语堂(1895-1976),福建漳州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代表作有《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老子的智慧》等。

  廖家别墅地址:鼓浪屿漳州路44号、48号

  02

  海峡博客 学海无涯 摄

  小八卦楼(林巧稚故居)

  林巧稚从出生到1921年赴北京协和求学,都居住在这栋小八卦楼,此楼又叫八角楼,因二楼呈八边形而得名。小八卦楼为砖木结构,附地下隔潮层,四面回廊,拱券大小相间,分外秀美。廊间花岗石压条下装琉璃花瓶,透出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手法。别墅二楼最有特色,屋顶为多折屋面,八边形八面开窗,正对日光岩开一巴洛克式尖叶拱券大门,增加了别墅的艺术美。

  海峡博客 学海无涯 摄

  对于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迹感兴趣的小伙伴,还可以前往毓园。毓园位于鼓浪屿复兴路,占地5700平方米,为纪念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厦门市**府于1984年修建此园。

  毓园之“毓” ,就是培育养育之意,故得名。园内建筑,布局自然,园中屹立着林巧稚大夫汉白玉雕像,建有林巧稚纪念馆,馆内展出其生前用过的部分实物、著作、工作生活照片、外国友人赠送的纪念品、各种证书和其他珍贵资料。

  名人小知识

  林巧稚(1901-1983),医学家,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诸多贡献。因一生中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小八卦楼地址:鼓浪屿晃岩路47号

  毓园地址:鼓浪屿复兴路102号

  03

  黄家花园(黄奕住故居)

  黄奕住耗资百万元重建的“黄家花园”,规模之宏大,建筑之优美,超过当时鼓浪屿所有的别墅,号称“中国第一别墅”。别墅请中外设计师精心设计,既具欧式别墅风采,又有贵族的华贵装饰,还有中国传统特色,是一座中西合璧的高级别墅。

  中楼为四面回廊,前为双向步阶,后为弧形宽廊,可以远眺日光岩。廊柱为剁斧凹槽,纤细高雅,挑檐水平划分,造型简洁华贵,气度非凡。回廊幔挂丝绒长帘,帘外看不到帘内活动,帘内却可透视帘外景物。别墅的双向台阶、廊面铺装、楼梯及扶栏,均用意大利大理石,工艺精湛,至今光可鉴人。

  名人小知识

  黄奕住(1868-1945),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市,印尼前首富及糖王,著名的爱国华侨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家业遍布各领域,仅于厦门就有约160栋别墅,曾对厦门大学、广东岭南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新加坡华侨中学等倡捐巨资。黄奕住及其家族创办了中南银行、厦门自来水公司、厦门电话公司,是厦门自来水和电话业的奠基人。

  黄家花园地址:鼓浪屿晃岩路33号

  04

  海天堂构(黄秀烺故居)

  海天堂构由菲律宾华侨黄秀烺和黄念忆建于1920年到1930年间。原址为西方人建造的厦门俱乐部,黄氏购置后在其基础上改造建设。与之前西式俱乐部相对自由的布局不同,海天堂构建筑群采用了具有中国传统礼制空间意向、主次分明的中轴对称格局。

  不得不说的,便是海天堂构的中楼,这座建筑堪称鼓浪屿中西合璧建筑的代表。作为海天堂构的核心建筑和视觉中心,从中庭望去,建筑外围环绕的外廊、方形廊柱清一色用清水红砖顺砌,白灰勾缝,透露出古希腊柱式的优雅高贵。但最为出彩的一笔,却是安在整座建筑之上的中式大歇山顶以及位于前方门廊顶上的小重檐四角攒尖式屋顶。在海天堂构的建筑细部,更是有很多奇特的中西结合的折中主义创新:以混凝土来仿陶瓷、仿石、仿木,做出了很多传统上需要石木材质才能做出的透雕花构件,然后装饰在翼角、斗拱,甚至门楣、护栏等,给人一种不一样的美。

  于是,海天堂构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中国式的古色古香压缀在堂皇沉稳的古希腊柱廊式建筑之上,中西杂糅中透出和谐的异样之美,庄严气派里弥漫着让人着迷的、檀香般的清幽雅致。

  名人小知识

  黄秀烺(1859-1925),晋江人,旅菲华侨。曾回厦门开设“炳记”银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曾积极资助辛亥革命,捐巨资修葺泉州西塔、厦门同文书院、檗谷黄氏大宗祠,营建厦门码头,发动华侨筹建漳厦铁路等。1899年回国来到鼓浪屿定居,20世纪20年代建海天堂构。

  海天堂构地址:鼓浪屿福建路38号

  05

  容谷别墅(李清泉故居)

  容谷别墅有着“鼓浪屿别墅王”之称,1926年由菲律宾华侨李清泉先生打造,目前坐落在鼓浪屿的老别墅当中,有大部分都已经改头换面。而容谷别墅是鼓浪屿岛上为数不多的、保护得较为完好的老宅之一。

  大门口“容谷”二字赫然在目,据说取“有容乃大,虚怀若谷”之意。别墅设计精巧、用料上乘,虽历经90多年风雨,但至今仍然坚固如昔。屋内进口名贵家具、楼梯、门窗等设施保存完好,古董珍玩历久弥新。别墅里有大大的庭院,花园里有喷水池及几十种的花木品种:南洋松、罗汉松、龙谷、水竹、黄金木、玉兰树、人参果、菲律宾芒果树、大龙眼树、琵琶树、柠檬、扶桑等等,还有假山、观景亭,可登高望远。

  名人小知识

  李清泉(1888-1940),生于福建晋江,是菲律宾有名的“木材大王”,1920年,他还开办了马尼拉第一家华侨私人银行。身为马尼拉中华商会的会长,李清泉积极维护华侨的权益,对厦门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花费了近两百万修建了厦门朝向鼓浪屿沿海的堤岸码头,并且在厦门还修建了数十栋的商业和住宅大楼。此外,他一生曾多次捐款赈灾、支持抗日,是著名的爱国华侨。

  容谷别墅地址:鼓浪屿旗山路5-7号

  06

  菽庄花园(林尔嘉故居)

  菽庄花园参考了林氏家族在台北板桥故居的园林设计,结合了这里的滨海特点,创造了“藏海”“补山”两组景区,并以中国园林传统的“题名景观”方式各造五景,景点命名与林尔嘉主导创立的“菽庄吟社”的诗歌创作思想紧密呼应。

  “藏海”蕴含将祖国山河揽入怀抱,切莫再任人宰割之意;“补山”以人工补缀天然景色之不足,隐含山河破碎、亟待修补之意。

  一块不到十亩的坡地,创造出了宽阔的空间,把能看到的景色全纳入花园的怀抱。花园内设置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听浪阁、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观潮楼、小兰亭等十景,组成了风格统一的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群体,使整座花园既有江南园林的秀美,又兼闽南园林的亮丽。

  名人小知识

  林尔嘉(1875-1951),字菽庄,又字叔臧,祖籍龙溪(今属龙海市),其父林维源为中国**著名绅商。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他不愿成为日本的“顺民”,随父内渡,定居于厦门鼓浪屿。他担任鼓浪屿公共租界工部局“华董”的14年里,为鼓浪屿的华人居民争得合法权利,做了许多工作,深得居民们的信任。他担任厦门总商会会长、厦门市**会会长期间,为厦门第一波城市改造建设贡献颇大,厦门老市区就是在他当会长时形成的,至今仍在造福厦门人民。

  菽庄花园地址:鼓浪屿港后路7号

  07

  许斐平故居

  爬上鼓浪屿笔架山,沿着林荫小道走到山顶,不难找到一座红白相间的小洋楼,这栋小洋楼也依山而建,底层为地下室,地上两层,它外观朴实,线条简洁,看似并无特别之处。

  但六十多年前,这里却出过一位鼎鼎有名的“钢琴神童”——许斐平。如今大门紧闭,人去楼空,许家后人早已移居海外,但不时有游客在门前驻足拍照留念,小洋楼也被叫做“许斐平故居”。

  名人小知识

  许斐平(1952-2001),中央乐团旅美钢琴家,生于厦门鼓浪屿。被认为是中国钢琴界少数的几个天才之一。6岁时在鼓浪屿三一堂举行公开演出,8岁前往上海音乐学院学习钢琴。1979年进入著名的茱莉亚学院,他的教授认为他是20年来茱莉亚学院最有成就的学生。1983年,获钢琴界最悠久的赛事——鲁宾斯坦国际钢琴赛金奖。1989年,进入华盛顿肯尼迪中心演出,这意味着他进入世界一流钢琴家行列,《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称他为“钢琴界的国际之星”。

  许斐平故居地址:鼓浪屿笔山路19号

  08

  怡园(林鹤年故居)

  怡园,坐落于鼓浪屿福建路24号,约于1896年建成,为两层清水红砖别墅,四周均系华侨所建的各式别墅,居住环境清静幽雅,十分理想。

  怡园别墅采用西欧拱卷内廊,附隔潮层形式,又取闽南民居常用的两厢夹一厅中轴对称布局,一家人和睦相居,亲和温馨。廊柱为红砖砌叠的方柱,中厅内收与内廊相连。两个突龟前厢为六角形,以便吸收更多的空气和阳光。厅前为一长石阶,进入别墅必须通过侧门,步过小花园登石阶上中厅,站在中厅内廊或突龟前厢里,视觉效果颇佳。加上颇有规模的花园衬托,怡园显得更为高雅。

  林鹤年把别墅前后和左边的大片空地,布置成高雅清幽的“小桃园”花园,园内置太湖石、筑曲径、小亭,供文友、诗友来访叙谈品茗,赋诗唱和,抒发思念家乡的情怀。

  名人小知识

  林鹤年(1846-1901),晚清著名爱国诗人,著有《福雅堂全集》。林鹤年以一种“先锋”的姿态致力于宝岛**的开发,除了建铁路,他更是从欧美购买先进的机器,兴修水利并且开发金矿。然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马关条约》割台,他感到“台事”不可为,1895年举家内渡,定居鼓浪屿。林鹤年在厦期间,倡导创办东亚书院,地方上发展轮船、矿务、报馆等事务,也大都因其倡导和促使而办成。

  怡园地址:鼓浪屿福建路24号

  历史上,鼓浪屿涌现了不少名人

  这里被称为人杰地灵一点也不为过

  论其人杰地灵的原因

  是鼓浪屿的历史演变和地理环境

  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是文化的传承与熏陶

  让生活在鼓浪屿的人们

  确立了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价值观……

  这里还有太多的名人故居等你来探寻

  春暖花开

  让我们走进这座迷人的海上花园

  凝视一扇扇雕窗、

  一座座花墙、一层层台阶

  聆听一个个人生故事

  感受时光留下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