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农历起源 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

时间:15:55:40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25评论:0

  农历起源

  我国农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历。黄帝历据说是黄帝把蚩尤打败,统一天下以后,命人制定的。因此黄帝历的元年,就是黄帝继位的那一年,也就是西历的公元前2698年。黄帝历与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为“古六历”。

  农历,是中国传统的历法,它的周期根据月相的变化而变化,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将一个太阳回归划分为24段,形成二十四节气。

  农历又叫夏历、阴历、旧历、华历、中历等。农历是阴阳合历,其年份有两种,为平年和闰年。平年是十二个月,闰年是十三个月。把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农历起源于什么时期

  农历也叫夏历。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是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它之后的商、周、秦、西汉初都分别提前,直至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又恢复夏王朝历法的原有月序,以后各王朝也基本沿用这一月序,故辛亥革命后中国传统历法为“夏历”。

  但到了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泛滥,“横扫四旧”,认为 “夏历”是夏王朝的印记,必须改名;因传统历法在农村使用较普遍,故通过报纸改名“农历”,并影响港澳台。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

  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

  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称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机械地安排。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为此,通过每十九年安插七个闰月的办法回以协调。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

  以上就是关于农历起源的全部内容,以及农历起源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