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施耐庵为什么取宋江名字 这里与九江距离遥远

时间:16:28:26作者:admin分类:娱乐浏览:16评论:0

  唐代诗人元稹有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讲的是闻知白居易被谪贬到江州任司马这件事情。这首诗是这样写的:“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这首诗的标题讲的是白居易去江州任职,而诗中又写的是乐天被谪贬到九江,显然,这是同一个地方。毫无疑问,江州就是现今的江西九江。

  白居易在江州任职期间,写过一首著名的《琵琶行》,诗的最后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也是讲自己任职的地方就在江州。而在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讲到江州在浔阳江之畔。浔阳江则是长江流经江西这一段的特指,这也无可争议的证明,江州就是在江西境内的九江市。

  但是,施耐庵笔下的江州却未必就是写的江西九江,而是另指他处。

  宋江反诗否定了江州就是九江

  “浔阳楼宋江题反诗,梁山泊吴用举戴宗”这回书中,讲了宋江题反诗的故事。其实,不用多说,宋江是在浔阳楼酒店喝高了,想起自己壮志未酬,沦为阶下囚的不幸遭遇,便在酒店的粉壁上题写了反诗。浔阳楼就在江西九江,那么,毫无疑问,施耐庵笔下的江州也应当是今天的江西九江。但是,若仔细读一读宋江的反诗,便觉得不对了。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第一句就出问题了。这句诗讲的是虽然人在吴地心却在山东,那么,“吴”又指哪里呢?

  吴,是周代的一个诸侯国,封地在现今的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来,逐渐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历代“吴”所指,基本上就是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九江属于江西省,不在“吴”的范围之内。所以,施耐庵用宋江的这首反诗告诉读者,江州并不是写的江西九江。

  施耐庵移花接木地理位置经常错乱

  然而,施耐庵在这回书中反复描述了江州的几处风景。一处是宋江第一次与戴宗、李逵出来喝酒,他们所进的酒店叫做琵琶亭,这是因为白居易在附近送客留下了著名诗篇而建造的一座亭子,就在浔阳楼附近。

  宋江从山东郓城发配到江州,途中渡过了浔阳江,上岸后就到达了目的地。上文讲到,既然与浔阳江有关,那么,江州还是指九江。

  不过,从江州倒回来,查一查宋江所经之地,又不对了。施耐庵说,宋江从梁山泊下来后,到了一个叫揭阳镇的地方,而揭阳镇与江州只有一江之隔。查揭阳镇之所在,应当是现今江西赣州的石城县,根本就不是只隔了一条浔阳江。

  宋江获救后,请求梁山兄弟帮他捉黄文炳报仇。黄文炳的家,也是与江州隔岸相望的无为军。这也是一处严重的地理位置错误。无为军是现今的安徽无为县,与九江毫不不搭界,距离远着呢。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经常搞错地理位置。从这几点看,施耐庵在书中惯用的移花接木之术,同样用在了江州这个地方。而且,江州在古代话本小说中,被经常用来虚指地名。所以,施耐庵笔下的江州未必就是江西九江。

  施耐庵笔下的江州应当是江苏镇江

  为什么这么讲呢?镇江在宋江反诗中“吴”的范围内。那么,“吴”所指的地方如此之宽,为什么就是镇江呢?

  这回书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江州知府蔡九。施耐庵很明确的写,蔡九是蔡京的儿子。考察《宋史》,蔡京还真有个叫蔡翛的儿子与镇江有非常大的关系。此人曾出任过礼部尚书,在他哥哥的推荐下,于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到镇江镇守。

  《水浒传》的主要蓝本是笔记历史《大宋宣和遗事》,也参考了《宋史》等相关史料,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写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比如高俅,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大节不亏的人,立有边功,知恩图报,善待苏轼家人,力荐他曾经的长官之子刘錡,使之成为一代抗金名将。但在《水浒传》中,高俅是最坏的人。因为高俅在《宋史》中没有立传,便于演义,所以尽情的去黑他。而在《宋史·奸臣传》中,蔡京大名在列。所以,在施耐庵笔下,蔡京反倒不如高俅坏(指七十回本)。

  同样,蔡翛也是有史可查的人物,施耐庵尽量进行虚写。蔡翛之所以化身蔡九出现在江州,施耐庵是在以真实的历史人物讲真实的历史隐秘。这个蔡九就是曾经到镇江做一把手的蔡翛,因而,江州在施耐庵的笔下指的是江苏镇江。

  此事涉及到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这回书,很多读者都只看其中的情节,知道宋江得了天书这回事。但是,这一回与洪太尉误走妖魔共同构成全书总纲,是一种翻转式的照应或者对写。此处,只讲一个与问答相关的隐秘。

  话说宋江得了天书,由两个使女送他出殿。当这三人走到一个桥上时,使女对宋江说:星主看石桥下水里二龙相戏。宋江于是往桥下看,趁宋江没注意,两个青衣女使一把将宋江推倒桥下。

  这是施耐庵在预演北宋王朝最为悲惨的一幕:靖康之难后,徽宗、钦宗这两条真龙被金国俘虏,父子二人在五国城坐进观天,这部就是“二龙相戏”吗?那么,这件事情与“江州”有什么关系呢?

  蔡氏兄弟结联童贯试图复辟

  蔡攸、蔡翛兄弟二人同时在朝为官。蔡翛感到,父亲蔡京如此折腾,总有一天会遭到失败。这兄弟二人便先找退路,由蔡攸举荐蔡翛到镇江镇守,一旦朝廷有变,便到镇江避祸。

  此时,恰逢童贯在金国的威逼下仓皇从太原逃回。宋钦宗打算御驾亲征,与金国作战,遂命童贯留守汴京。童贯仗着太上皇徽宗之势,拒不奉旨。为免遭钦宗降罪,童贯继续打算继续利用徽宗这张牌。童贯与蔡攸密谋,挟宋徽宗南渡,并扬言徽宗要到镇江复辟。

  宋钦宗知道这件事情后,采取强硬措施,连贬童贯官职,并遣人将童贯、蔡攸、蔡翛追斩与途中。

  如果童贯及蔡氏兄弟阴谋得逞,镇江将面临一场血光之灾。这就是宋江在反诗中讲到的“血染浔阳江口”。

  现实中的江州,就是江西九江。而施耐庵笔下的江州,却难以考证。从《水浒传》文本及背后的故事中,江州大概指的是江苏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