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我们相信上帝 盈手赠佳期2

时间:01:38:07作者:admin分类:实践浏览:8评论:0

  一般人听到尼采那句“上帝死了”都会非常兴奋,认为终于可以打败某种权威了,但是从尼采去世到今天,宗教不但没有消亡,而且人数还在增加,拿基督教体系当中的“一教三系”,也就是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为例,其人口达到25亿。如果你现在拿一张美元,上面都会有一句“In God We Trust”,我们相信上帝。

  我们为什么相信宗教

  我们人是“意义”的动物,宗教就是生产意义的,世界上各大宗教都在以不同形式生产着意义。我们可以接受现实条件的恶劣,也可以接受国家的破坏,我们甚至可以放弃眼前的利益,但是我们人类都会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

  那么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有什么用呢?一切生物都是演化的产物,出现在生物身上的一些特征都是经过历史演化之后的产物。之前我们认为野生生物会把自己所有的资源用在竞争上,奖励那些在竞争当中的获胜者。

  比如猎豹为了奔跑,会牺牲脂肪,把自己身体进化出流线型,成为速度最快的猎食者。可是哪种进化有用?哪一种没有用?并不是通过观察就能够看出来的。比如孔雀留着一个巨大的尾巴,不但耗费身体中的能量,而且还很容易暴露自己,从进化的角度看完全是一项“冗余”,但是往往是这种“冗余”,让孔雀有了炫耀的资本,在选择配偶的时候有了优先权。

  人类在中世纪,花费了巨大的财力与物力,建造一座大教堂,有些教堂甚至花费500多年,可是这些用石头垒成的大教堂,冬天不但寒冷无比,而且也不适宜吃饭睡觉。看上去这些并不能延续人类基因的“冗余”,毫无意义,但是如果从演化角度思考,它是开启人类心智的一条通道。

  人类祖先无论从力量、爆发力、咬合力以及爪子的力量上,都大幅落后于其他自然生物。我们之所以能够胜出,在于智力的高度发展,弥补了各种生理上的不足。

  人类打造复杂工具的能力,只不过是智力发展的一个出口而已。我们在理解自然规律,掌握生产工具的同时,不可能不去思考自己所看到的自然现象,太阳的起落,月亮的圆缺,还有寒暑季节变换等等。

  宗教是我们人类智力发展的副产品,是我们人类思考自己存在意义的产物。在这套意义体系当中,所有的事物都会找到合理的解释。在古代巴比伦宗教当中,有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生育女神到阴间去寻找爱人,但是却被困在阴间的道路上。没有了生育女神,整个大地的生命都不再繁衍,主神只好将生育女神救回,万物才恢复生机。

  有意思的是,这类神话故事,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存在,在印度教神话当中也有。不同的宗教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四季,冬天时候万物为何凋零,春天的时候万物为何复苏?

  同时宗教还回答了人类常见的生死问题,在印度教当中,今世的苦难是在替下一世做准备,因此人们才坦然接受今世的各种苦难,才接受种姓制度对人的设定。

  “意义”的重要性

  宗教就像孔雀的尾巴,它超出我们生活所需,超出我们人类日常经验,超出了整个世俗世界,但是它给人类生产出意义。这些超越生活所需的意义,表现的形式就是“神”,可以是玉皇大帝,也可以是印度教里的大梵,还有可能是超越世俗观念的一种境界,比如涅槃。

  二战期间一个叫朋霍费尔的神职人员,因为从事反纳粹被关进了集中营当中。在集中营内,他随时都面对死亡的威胁,但是朋霍费尔却在给朋友的信当中写到,承受痛苦的人比正常人更能够理解上帝。

  二战当中有600多万的犹太(温柔干净的网名有哪些:1、盈手赠佳期2、夏树繁花3、零皮冰点4、薄荷微风的夏5、与日暮同辉6、情归何处7、声音好听8、起司奶香猫9、美人如玉)人被屠杀,1948年他们终于建国成功,可是虔诚的犹太教信众,也就是萨特玛派,他们却反对犹太人建国,他们认为犹太人遭受歧视和迫害是神的启示,如果建立了一个世俗政权,反而背叛了犹太教。

  清教徒认为,他们都是被上帝选中之人,在世俗当中是为了增加上帝的荣耀,要远离享乐。所以清教徒选择勤奋工作,而不是拜金,从而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这样一来,平凡的工作,就和人的终极追求发生了关联,获得了更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意义的重要性。

  同时这个超越生活所需的意义,又不能漫无边际,必须在某个限定范围内,这样才能构成共同的想象,否则像烟花一样,向四周散去。这或许也是多神教无法对抗一神教的原因,罗马的万神殿无法应对基督教的冲击。

  如果我们把宗教比喻为一个生产意义工厂的话,那么标准性就是这个工厂必要的条件。在摩西十诫当中,第一条就是:“除了我之外,不能有任何别的神。”当摩西从西奈山领受了十诫,看到以色列人不再崇拜耶和华,而是崇拜金牛犊,于是他怒不可遏,将十诫的石板重重地摔在地上。

  于是摩西带领这些以色列人出埃及,在“耶和华救赎子民”的口号下,成功实现教义的净化。如果过程当中,意义被污染了,教徒不再崇拜上帝了,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就失去了意义。

  在这个生产系统里,不但能够生产世界的起点,还能够解释终点的意义,人们所有的疑惑都会给出完整的解释,同时最大限度地整合世界内部的差异,让不同的人聚集在同一个意义之下团结合作。

  中国宗教的“标准工厂”

  中国在上古时期,有段时间几乎人人都可以掌握与神对话的能力,这时候人和神都在同一个世界当中,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问题,你和神沟通的是向东,他跟神沟通的是向西,那么社会秩序如何统一呢?

  于是颛顼大帝命令大臣们,将天人分开,让人神互不干扰,各按秩序。同时抬高巫师的准入的门槛,民间再也不允许擅自占卜或者与天沟通。只有垄断了意义的生产,才避免信仰的不统一。

  同时为了强化自己的正统性,还让君主和大祭司身份重合。这一点上,中国的标准化要比西方走的更彻底,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教皇和世俗政权分庭抗礼的局面。

  商朝时期,把“意义”的生产权和血缘关系绑定在一起。当周武王灭了商朝的时候,就面临了“意义”生产合法化问题。于是周朝就推广了另外一套标准,以德配天。“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也就是说解绑血缘关系,“意义”生产的合法性来自于“德”。如果你没有品德,你就不配拥有这个政权,上天不会庇护你。

  神离我们远吗?

  每个时代,我们都会对神有一个新的解释,比如自然神论。他们认为神不再是事无巨细的上帝,而是超自然的智能存在,自然神行为仅限于世界之初的设定,也就是宇宙至高无上规则的设定,从此之后,这个神就不再干涉任何后续的事情了。

  自然神不再对任何事情感兴趣,不会回应人的祈祷,对罪恶、忏悔等毫无兴趣。比如宇宙学当中四种力,引力、电磁力,量子力学中的弱核力,以及强核力,背后有一个简单的规则,统治着宇宙万物的所有秩序。

  人类也在不断升级对这个秩序的了解,比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发现了质能方程:E=mc2,每一项规则都是简洁而又美丽,人们在不但发现的过程中,文明也在不断跃迁升级。万有引力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贡献,电磁力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贡献,以及量子理论对核能贡献,都是对神信仰的升级。

  结束语

  神是我们意义的存在,只要我们一直思考着存在的意义,神就会一直存在,它是最后那个无法解释的落脚点。在很多地方,宗教的影响力依然很大,在更多地方,宗教已经和政治脱钩,和世俗政权和平共处,宗教和宗教之间,宗教和科学之间,那些曾经存在过的矛盾,也已经不是问题,甚至还可能会携起手来一起发展。